分享

讲座回顾 | 希拉·贾萨诺夫:知识政治——STS的方法和视角·北大政治学讲堂(第十六期)

 常乐46n2h5fy36 2024-06-0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6月4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北大政治学讲堂”第十六期暨2024政管国际论坛在政府管理学院340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知识政治:STS的方法和视角”(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from STS),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希拉·贾萨诺夫(Sheila Jasanoff)教授主讲。讲座由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顾超主持。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增科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协、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北大医学部和校内各院系的60余位师生参加讲座。

贾萨诺夫教授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领域的先驱。她的演讲从科学和政治的差异出发,指出传统上,人们认为科学是客观的、普遍的,科学知识通过同行评审、实验等方法产生,被认为是普遍适用的事实;而政治则是主观的、地方性的,观点和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政治的本质在于决定谁赢谁输,强调权力和利益的分配。

图片
图片

贾萨诺夫教授认为,STS研究对科学与政治的传统分界提出了挑战。她的早期研究提出了“监管科学”的概念,即科学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方式。基于此,科学和政治之间的互动是动态和循环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真理,更是为了服务于公共政策。在政策制定中,科学评估和管理之间的反馈循环是必要的,这打破了科学与政治的传统分界。

图片

贾萨诺夫教授讨论了STS在德国、英国、美国和法国等不同国家中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升,STS的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扩展。例如,她正在努力将中国和印度的经验纳入她的研究框架,以获得更全面的全球视野。

贾萨诺夫教授指出,科技政策常常面临如何在科学进步与公共利益之间达到平衡的问题。她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包括技术官僚模式、市场模式、伦理模式和民主模式,每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优缺点。她认为,科技发展不应仅仅由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决定,而应广泛吸纳公众的意见和价值观。她提倡在创新过程中应强化公众参与,以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

在演讲结束后,贾萨诺夫教授与在场的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大家围绕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政治科学与STS在方法论上的差异、科技伦理、STS研究手册的翻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图片
图片

撰稿:刘燚飞

摄影|技术编辑:曹政杰

友情推荐:

政治学基础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