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这届中年夫妻不能说的痛

 我的书海601 2024-06-0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图片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

今年高考考生,有1342人。

因参加人数是历史最高,而被称为“史上最难高考”图片

但也有大数据显示:

再过几年,孩子们考大学就不会这么难了。

因为生育率下降得厉害,参加高考的人数会越来越少,到时考大学会变得很容易。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

“越来越多夫妻不过性生活了。”图片

关于性生活,有人还专门做了严肃调查。

调查显示:

每三对夫妻,就有一对是“无性婚姻”。图片

这事儿,咱们要好好聊聊——

01

前段时间,某平台搞了一项投票调查。

#你能接受无性婚姻吗?#

图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完全可以接受”。

很多网友表示:

没结婚的情侣过得像夫妻,结了婚的夫妻过得像单身。图片  

图片

还有人调侃说,现代夫妻的现状就是:

“把家过成了寺庙,东屋住着方丈,西屋住着师太。

基本不同房,同房不同床。

外人面前好夫妻,晚上回家好邻居。”图片

图片

而且不光普通人这样,连明星也逃不过“无性婚姻”的魔咒。

之前,吴彦祖就在社交账号上说过“结婚十年,我的xx大概是全身最干净的部分”。图片

“lack of use”,就是“缺乏使用”。

图片

你看,那么帅的男神,结婚久了也后续乏力。

其实种种迹象表明,他跟老婆感情还是挺好的。

但是感情是感情,性是性,两码事。  

图片

差不多情况的还有张智霖和袁咏仪这对模范夫妻。

有一次接受节目采访,被问到“避孕”的话题。 

张智霖一脸不可思议:

“什么?避孕?我们根本没有那个行为,避孕干什么?”

袁咏仪在旁边笑而不语。

让人瞬间想到那句话:

婚姻才是最好的避孕药。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好啦,接下来咱们说点正经的。

这两年很多人都在聊无性婚姻。

那什么样才算是“无性婚姻”呢?

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性生活。图片

根据社会学给出的定义:

一年当中性生活少于十次,或者经常连续一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就算是了。

20多年前,人大教授潘绥铭就做过一项调查。

每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是多少?

当年,他针对三个国家做了数据调查。

分别是中国、韩国和日本。

结果显示,中国“无性婚姻”的占比是28.7%

韩国是36.1%。

日本是47.2%。

有网友调侃“东亚人欲望大衰退,一起戒掉了性生活”。图片

最近几年,学者李银河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已经超过30%

相当于每三对夫妻,就有一对“无性婚姻”。

同志们,这个比例,不低啊。

难怪有人吐槽:

什么夫妻,都是中国好室友。图片   

图片

03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夫妻,不过夫妻生活了?

原因基本分为两类。

一是“不行”。

二是“不想”。

“不行”的情况有各种——

男人性功能障碍,女人性冷淡,夫妻长期异地等等。

家卫生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0.5%图片

我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有点震惊。

不过后来发现它也包括了几乎集体丧失功能的老年男性。

那那那也许应该大概差不多吧。

总之很多兄弟是有男言之隐的。

这咱就没啥可说的,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争取早日恢复健康,重振雄风。图片

04

然后还有一大类,是身体没问题,但人家就是精神上“不想”。

这就比较有说头了。

我分析了一下,“不想”的伙计,有好几种。

第一种,夫妻本来感情就不和,没那个心思。

第二种,生活太累,没那个心思。

第三种,刚生完孩子,没那个心思。

第四种,岁数大了,夫妻久了,没那个心思。

咱先说第一种。

很多夫妻,凑凑合合结的婚。

婚前感情很勉强,婚后也是互相看不上。

在一起纯属搭伙过日子。

别的想法,是真没有。   

图片

爱不爱一个人,身体是最诚实的。

既然彼此身体都在说不,也没必要勉强。

不过就不过吧。图片

05

而更多人“不想”的原因,就很扎心了——

生活压力太大。

图片

在头条新闻发起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无性婚姻”的投票中。

有3.5万人参与。

超过一半人都认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压垮了性欲”。

有网友吐槽——

“别说夫妻生活,连生活都没有了,现在只有生存。

饱暖才会思淫欲,现在各种缺钱一身压力,先养家糊口吧。”

有调查显示,大城市的“无性婚姻”夫妻比例更高。

因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更大。

大山压顶,整天忙得跟孙子似的,还有啥心思整那些没用的。

图片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性福生活不一定要有钱,但一定要有闲。

我有个东北姐们就把这事儿叫“扯闲篇子”。

一点空闲都没有的人,可能确实没精力扯这闲篇子。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过一篇文,叫《北上广没有性生活》。

标题触目惊心,内容也有理有据。

文章列举了一系列数据。

GDP排名前两名的北京和上海,平均每周至少一次性生活的夫妻比例为45%。

二三线城市就好一些,分别有53%和57%。

有网友说,自己和老公毕业后留在了北京。

刚开始工作的前两年,他们还能每天按时回家一起吃晚饭。

后来两人都经常加班,有时候晚上回家都半夜了,躺到床上倒头就睡,压根没精力想别的。

还有位妈妈,吐槽得更狠:

“上个班都快累死了,还过什么性生活?图片

一天24小时,我要上班,要照顾孩子,还要做饭做家务,连看手机都挤不出时间。

再让我进行性生活,无异于让我在床上加班。”

嗯,非常可以理解。图片

图片

06

除了生活压力大,还有很多夫妻的“无性婚姻”,是从生完孩子后开始的。

“身边的宝妈基本都不喜欢过夫妻生活,有些还很抗拒。

一天到晚照顾娃,有的还得上班,累死累活的每天只想好好睡觉。”图片

图片

图片

而男方也有自己的问题。

一是目睹妻子“血腥”的生产过程,会让男人产生心理障碍。

二是有些男人会本能地认为,行使母职的妻子不该是一个性对象。

有位男网友吐槽说:

床头一盒三年保质期的避孕套,已经放到过期了。 

媳妇生完孩子后,我确实有好长一段时间毫无欲望,媳妇也一样。

一方面媳妇怀孕开始就辞职了,儿子出生后花销剧增,房贷车贷尿不湿,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初为人父,照顾孩子手忙脚乱,精疲力尽,真是倍感无力……”图片

07

当然啦,其实无性婚姻最最最常见的原因,还是——

年纪大了,夫妻久了,欲望消退了。

前几年曾经有个很火的计算公式:

正常性生活频率=年龄的首位数×9

如果你四十多岁,那么就是4×9=36。

那么你的性生活频率就应该是30天6次。

这个公式……

咋说呢,我感觉像是山顶洞人的次数。

过去人没工作压力,也没啥业余生活,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

八成能达到这个数。

我们疲惫的现代人,能达到一半恐怕就算优秀了。图片

(有能达到公式次数的小伙伴,待会在评论区偷偷举个手,我倒要看看有多少)

不过这公式的逻辑我是认同的:

岁数越大,人越消停。

人上点年纪,啥都看淡了,身体也退化了。

非要保持某个兴致逆势长红,也不太现实。图片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年纪越大,夫妻相伴的年头可能就越久,想法也就越少。

性生活靠的是激情。

激情靠的是新鲜感和神秘感。

所以越长久越熟悉越稳定的夫妻,激情就越少。

得不到的才永远骚动。

太长久的都情同弟兄。

一个床上躺了二三十年,早就心如止水了,根本不想频繁给自己加戏。

跟年轻时相比,好像确实少点啥。

但是好像哪里不对,又好像没啥不对。

咋说呢,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不过大家也不必太悲观。

老夫老妻确实少了点激情。

但能长期保持供应,安稳可靠。图片

也是莫大的优势。

而且比次数更重要的,是质量。

数量不够质量凑。

如果每次都能保证高质量,那也不失为性福老夫妻。

专家说,一次高质量的性生活应该有三个条件:

第一,欲望自然产生。

第二,过程放松且享受。

第三,完事后不累,第二天精神状态好。

大家可以偷偷合计合计,看能达标不。图片

(我刚才跟一个姐姐聊这个事。她说算完次数觉得很不行,再看质量标准,更闹心了。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安慰她。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出出主意)

08

最后一个问题来了——

“无性婚姻”,还能幸福到老吗?

这就因人而异了。

有人认为,真正的爱,是一定有生理反应的。

如果没有夫妻生活,一定是因为不够爱,也不能彼此满足。

不能忍。

而接受“无性婚姻”的,也大有人在。

我闺蜜就跟我说,“自从做了兄弟,轻松省心多了”。图片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一对年轻人,正是有激情也有需求的时候。

那“无性婚姻”确实很难忍,需要好好想想办法。

但要是老夫老妻,性致本身就不多了。

那一个月一次还是半年一次,只要双方都不计较,就一点问题没有。

不就那点事儿嘛,没啥大不了的。

其实激情不再,并不影响感情深厚。

夫妻俩只要精神契合,相互关爱,一起出力。

那就是好两口子。图片

据说这也是最近流行的“养生型婚姻关系”。

之吧:

婚姻的模式有很多种。

如胶似漆夜夜笙歌是一种。

处成道友无欲则刚也是一种。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自己觉得好,那就很好。  

最后:

对家里的性有心无力,这是能力和精力问题;

在家外的性胡作非为,那就是态度和作风的问题。

能力和精力的问题,有情可原。

态度和作风的问题,自担因果。

愿大家性福。

周六愉快。

感谢你读到最后。

图片

—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