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孙权石头城不在山上

 金陵夜寂 2024-06-09 发布于江苏

南京六朝史玩家 刘宗意

  

        南京成为大古都的历史,是吴人孙权来建石头城所开启的。

东汉后期,孙权领导的江东割据势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乘此扩张良机,《三国志·张纮传》说:纮(读宏)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孙权听从了谋士张纮的战略建议,将行政治所从京口(镇江)顺长江往上迁到秣陵。

金陵王气的传说

晋代《江表传》说,张纮给孙权讲了金陵王气的故事:

秣陵,(最早是)楚威王所置(邑),(当时命)名为金陵。地势(自钟山)冈阜连(接到)石头(山)。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看风水)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秦始皇)掘断(钟山至石头山的)连冈,(以泄王气),改名秣陵。今处所俱存,地有其(帝王)气,象天之所命,宜为都邑。这是金陵王气的最早版本。(括号及内文字是我加的)

有人又借诸葛亮之口,解释为什么说金陵地形有王气: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乃帝王之宅也(晋代《吴录》)。这不是说钟山像条龙、石头山像只虎,不是动物比喻,而是古代风水学上的神秘文化表达:金陵东面的钟山象征青龙星象,西面的石头山象征白虎星象,有龙虎天神护卫,是为帝王之都。正如唐朝刘知己《史通》所说:虎踞龙蟠,帝王表其尊极(最高的权威)。

     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曹操挟天子以伐诸侯,刘备以皇族身份争正统,而孙权没有任何名义证明自己身份的正当性,天之所命的金陵王气就成了他高举的旗帜。

十几年后,孙权称帝,金陵首次成为帝都,随后又有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以此为都,这是最先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就是指这个特别的历史时期。李白诗中有云: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主,遗迹见都城。

石头城不是用石头建造

《三国志》说,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权徙治秣陵,明年(212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孙权将治所(官署)迁来秣陵县,并改名建业县,但他并没有着急修造建业城,而是先建了一座石头城。

石头城不是用石头建造,而是得名于石头山。石头山体是红色砂质胶结的砾岩,可以见到被地质沧桑磨去棱角的各种大小砾石。我认为,石头山的名称并非指山体是岩石构成,而是特指山体有砾石大如人头者,即石,是一个比喻而来的名称。古人另把小而光滑的卵石叫做石子,《三国志·诸葛恪传》说: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冈。石子冈就是南京雨花台一带的山冈,最漂亮的石子是雨花石。

古志《丹阳记》说:石头城,吴时悉土坞(防卫的堡),义熙初,始加砖累甓(读辟,砖)。孙权石头城用夯土建造,使用二百年后,到东晋义熙年(425),才加叠砖护面,成为砖城。

古人用语经常省简,石头山只叫石头,石头城也叫石头,石头山一带地区也叫石头,区分在于表述时与上下文的关系。

今天的石头山因明显的冈岭而分为四个部分:

主岭是清凉山公园,内有清凉寺。

西岭是国防园,其外侧面是明代峭壁城墙,俗称鬼脸城。

南东岭是波罗山,大部削平,辟为中学操场。

南西岭是红土山,明朝于其外侧建城墙,近年又开发,所剩无几。

石头城缘江扼淮口

南朝《舆地志》说,石头城缘大江,南抵秦淮口。(注:秦淮河是唐朝人开始叫的,此前的六朝只称淮水,所以这里的字是后人所加)。

南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记》说:吴孙权沿淮立栅,又于江岸必争之地筑城,名曰石头,常以心腹大臣镇守之。

石头城南临淮水,西傍长江,所以这里既是河岸也是江岸。南朝谢灵运《撰征赋》里说:次石头之双岸,究孙氏之初基。意思是,来到位于河岸与江岸的石头城,探究孙权初来金陵时的立足之地。

南朝梁代儿歌唱道:石头捣两裆,捣青复捣黄。青者为淮水,黄者为江水。这是把淮水与江水交汇处喻为裆,石头城在裆中。

江南水网交织,南人以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江河为交通要道,傍水临河就成为建城选址的重要原则,长江沿岸则于入江的河口内建城,城前河流就是泊船港湾。《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记载,孙权说:秣陵有小江(淮水)百余里,可以安(泊)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居之。这是孙权徙治秣陵在地理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与垒

有战争就有防御工事,即用各种方式构筑障碍,以抵御敌人、保卫自己,最典型的就是城与垒。

城的本义是围绕城邑的高墙,也指城邑本身。用拔地而起的城墙封闭起来的防御实体就是城邑。大型城墙有相当宽度,顶部平坦通达,甚至可以走马,用于防守军队快速调动和运送后勤物资。

垒,军壁也,单纯军事掩体。通常利用陡峭山体,就地取材,沿山脊构筑障碍,最大局限是调兵和补给都要爬山越岭,也不能大规模驻军。为了克服弱点,明代建造了超大型最宏伟的砖砌军垒——长城,成为历史奇观。

孙权来金陵城石头,是在江岸必争之地起造一座城,而不是建到山上,所以史书里没有记载进入石头城需要爬山。

南宋岳飞之孙岳珂在《桯史·石城堡寨》中说:自清凉寺而上,皆古石头颓墉(墙),犹可识其址。他爬上石头山,以为找到了石头城遗迹,其实那是山上军垒遗迹,而非石头城。

六朝在石头城前面的淮水岸上立栅栏,以防敌人从正面渡淮水进攻;也在石头城后面的山上筑垒,以防敌人占据制高点,山上还建有烽火楼。这些都是石头城防御的组成部分。

六朝在南京还有过几处著名的军垒:白石山(狮子山)上的白石垒,覆舟山(九华山)上的药园垒,新亭垄上的新亭垒。

石头城是军城

城也因功能不同而有所区别。常见的是有居民和商业活动以及驻有行政机关的城市,而石头城是军事单位,常以心腹大臣镇守之

晋朝左思《吴都赋》称:戎车盈于石头,军车停满石头城。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说,石头城以贮财宝、军器,有戍。

唐朝李善注《文选》说,石头城其中有库藏军贮

孙权来金陵先造一座军城,即军事基地,说明他并不想止步于此,而是以石头城为跳板,剑指长江中游,进一步与曹操、刘备争霸。

后来孙权常驻武昌(今湖北鄂州),并建造了武昌宫。229年,他不再委屈于当曹魏所封的吴王,自己在武昌即位称皇帝,变王国为帝国,史称东吴,但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的舆论中,孙权当年就返回建业,并启动修造建业都城和皇宫,南京作为大古都的历史这才真正开始。

南京古代没有在山上筑城

古志《丹阳记》称,石头城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护城河)。这里的因山是依山,依靠石头山,不是占山为城。

冷兵器时代,南京周边的大山是天然军事屏障,山上无需建城,如果你一定要上去建城,只能自困牢笼,进退两难。南京幕府山和钟山这样的大山,古代没有建城于其上。

小山向来是兵家必争的地势,但只会在上面筑垒,而不会筑城。因为在平地上筑城更方便,且平地之城的功能更全面。

南京古代三次建都城,没有一次建到小山上。第一次建的六朝都城,完全避开小山,建于平地,形成山围故国(都)之势。第二次五代时期杨吴建金陵城,后来成为南唐都城,把几座小山围进城,也没把城墙建上山。第三次是明朝建南京城,十分夸张,把周边小山几乎都围进城,宁可把城墙建在小山外侧,也不愿省材料而建上山。古人非常清楚在平地上建城的优越性。

水淹石头城

石头城不在山上的最有力证据,是六朝时期多次长江发洪水淹进石头城。

南朝著名学者沈约(444513年),在其所撰《宋书·五行志》里,记载有东晋时多次水淹石头城:

永和七年(351年)七月甲辰夜,涛水入石头,死者数百人。

咸安元年(371年)十二月壬午,涛水入石头。

太元十三年(388年)十二月,涛水入石头。

太元十七年(392年)六月甲寅,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淮水上的浮桥,即朱雀桥),漂船舫,有死者。

永兴二年(403年)十二月,桓玄篡位,其明年(404年)二月庚寅,涛水入石头,是时,贡使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胔(读字,尸体)相望,江左虽有涛变,未有若斯之盛。

淹水深度推算

史书没有记载石头城淹水的深度,我从有记载的六朝都城淹水深度来推算。

《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记载,太元元年(251年),秋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

这是一次长江超级大洪水。农历八月,长江汛期,有台风袭来,又恰逢朔日(初一)海水天文大潮,长江水被海潮顶推,下泄受阻,水位高涨,造成洪水泛滥。淮水被江水逼涨,无法下泄,导致都城内平地水深八尺。

南京考古出土象牙晋尺实物,长度24.3厘米。晋代是紧接孙权东吴的朝代,借用晋尺换算,水深八尺为1.94米。

《梁书·武帝纪》记载,梁武帝天鉴六年(507年)八月,戊戌,大风折木,京师大水,因涛入,加御道七尺。水深七尺换算为今尺是1.70米。

这是有记载淹水深度的两次标志性大洪水,都造成灭顶之灾,其实水深二尺就已经能造成灾害。

淹水深度的地理还原

平地水深八尺加御道七尺,是以都城核心地带平地为零基准的水位相对高度,我们能找到六朝都城核心地带的平地吗?

南京城中有一处地名叫大行宫,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于江宁织造署改造的行宫,故有此名。古建筑已无存,大行宫成为一个泛地名,指中山东路与太平北路、太平南路相接路口附近一带。这里现今有总统府、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图书馆新馆、地铁大行宫站。

在总统府东侧,一巷之隔,从前是汉府街长途汽车站。该车站拆迁后的2007年拍出地块使用权,市考古部门进行了规定的工地考古,发现一段认为是六朝的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皇宫(建康宫)宫墙遗迹,随后原地保护,在上面建了六朝博物馆。该馆资料说,这处六朝宫墙遗迹在今天地表以下2米处。

人类活动居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生活遗弃物和毁弃建筑的堆积,人来人往,在其上不断有新的堆积叠加,一层层的堆积具有各自时期的物质文化特征,考古学上依此区分不同的历史地层。历史地层的不断叠加也增长了地面的高度,六朝地面在以后的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地层相继叠压之下,被埋深已达2米。六朝都城地层也被大行宫一带其他考古发掘所证实。

南京图书馆新馆地下发现的六朝地面,在今地表以下2.10米。

江宁织造博物馆西侧,发掘出两口六朝砖井,井口在今地表以下分别是2.20米、2.30米。

大行宫路口以南400米,利济巷2号东侧发掘出的六朝地面,在今地表以下2.40米。

所谓平地,不是大片水平地面,只是相对而言,地面有自然起伏,地层也有沉降。我把大行宫一带六朝都城核心地面综合定为在今地表以下2.20米。

六朝都城淹水深度的两个水位是1.94米(八尺)、1.70米(七尺),相当于接近淹到今大行宫地表的高度。换句话说,六朝当时建筑物的墙根所在平地,只要达到今大行宫地表的高度,就绝对没有被淹之虞。

东吴时的淹水深度,本应以东吴皇宫(太初宫)地面为零基准来测算,但南京考古至今尚未发现太初宫遗迹。古志记载,太初宫在吴亡后的战乱中已被焚毁,而后东晋在其遗址的东北造建康宫,两者处于六朝都城内的相邻地块,地面高度如有差别也很小,不影响本文考证结论,何况本考证结论已留了足够的余量。

我把今大行宫一带地表,简单直观地作为六朝建筑物不会被水淹的安全高度。石头城会被水淹,说明石头城所在地面高度,没有达到今大行宫地表高度。

大行宫一带地表高度的科学测量

地面高度的科学测量就是海拔,也叫高程。国家先制定一个全国通用的海平面零基准点,测量某地点与零基准点的相对高度,就得到某地点的科学高程。

我国长江流域自晚清引入世界先进测绘技术,在上海设立了吴淞高程基准。上世纪,国家又在青岛设立黄海高程基准(1985。这两个零基准不同,但可以换算。南京通常沿用上海吴淞高程基准

官方1992年《南京自然地理志》和1994年《南京水利志》说,南京城市一般平地高程为710米。由于近几十年来城市基础建设,这个数值会有所升高。

公开的地铁资料显示,大行宫地铁站的高程是10.72米,这可以视为大行宫一带地表的高程。也就是说,如果当年六朝建筑物所在平地达到此高程,就绝对不会被水淹。


汉中门路口与大行宫路口

从大行宫路口的中山东路直向西行,就是新街口广场(高程10.56米),再往西是汉中路,可以一直走到外秦淮河边。当初是被明代城墙所阻的,1931年破墙开路,新建一座城门,因路名而叫汉中门

1970年代末,为开辟城西干道(今称虎踞路),将汉中门及两侧古城墙拆除。虽然汉中门不存在了,但这一带已习惯称为汉中门,成为与大行宫一样的泛地名。其中心即今汉中路与虎踞路交接路口,也是汉中门原址所在。

汉中门路口南侧有一座明代古城门,原称石城门,俗称旱西门,讹称汉西门,现只局部残存。1997年将汉西门原址建为汉中门广场(公园)。官方2010年《南京城市规划志》说,汉中门广场高程为11.80米。视觉直观可以发现,汉中门路口地面要比汉中门广场低,推测高程约11米。汉中门路口高程与大行宫路口高程相当。

石头城地面低于石头山南麓山脚

前已论证,六朝时的建筑物所在平地,只要达到大行宫路口一带的地面高程,就不会被洪水所淹,同理,达到汉中门路口高程,也不会遭到水淹。六朝石头城频繁遭水淹,说明石头城所在平地要低于汉中门路口地面,而汉中门路口是在石头山南麓山脚,这就表明,石头城不仅不在石头山上,且所在地面比山脚地面还要低不少。

石头山上的清凉山公园大门前平地高程为20米,高低蜿蜒的山脊高程在40米上下,山顶高程是63米。如果石头城是在山上,试问,多大的长江洪水能淹上去?

比汉中门路口更低的地方,就是路口西边的河西地区,即外秦淮河以西,属于长江河谷里的漫滩,高程约58米。

我曾在《石头城新考》论文(载于《江苏地方志》杂志2000年第二期)中说:“石头城应在今汉中门石城桥西侧一带,南为莫愁湖。

(本文为刘宗意石头城考证三部曲的第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