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经验1000条,让你快速成为国医大师(12)

 风声之家 2024-06-09 发布于江苏

中医方剂应用 2024-06-09 17:44  听全文

传统文化阁,经典传承

分享国学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可点击下列链接:

肿瘤癌症秘方偏方与验方(子雨禾秘藏)( 一 )

肿瘤癌症秘方偏方与验方(子雨禾秘藏)( 二 )

肿瘤癌症秘方偏方与验方(子雨禾秘藏)( 三 )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症)辩证论治、配方及临床案例记录(一)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症)辩证论治、配方及临床案例记录(二)

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13)糖尿病专辑

中医治疗乙肝病毒药方

硬皮病中草药秘方验方

中医临床经验1000条,让你快速成为国医大师(12)

265、颈动脉斑块形成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对中老年患者威胁很大的疾病,不适合做手术,目前有效的西药很少。中医治疗此病,当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但用寻常之品,往往力量不够,投峻猛之药,则担心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更大的危害。近年来,我以参三散、桂枝茯苓丸加减,采取缓消的方法,治疗了数十例此类病,只要坚持数月,最后都达到了消融的目的。不仅如此,有些患者,还恢复了正常血压,不再需要服降压药。
参三散加减:西洋参90g、 丹参30g、 三七30g、 红景天60g、 穿山甲15g、 水蛭120g、 研末,每天两次,每次3g、,饭后开水送服。
桂枝茯苓丸加减:葛根9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茯神30g、 天麻15g、 黄芪60g、 生姜10g、 红枣10g、
案例:参三散加减、桂枝茯苓丸加减
刘某,男,67岁,广西梧州市人,2010年11月23日初诊。
患者多年来心肌缺血,血脂高,血压高,服降压药尚能控制在140/90左右,上周检查有颈动脉斑块,左总动脉6.1mm,IMTO.8mm,颈内动脉5.1mm,右总动脉6.1mm,IMTO.8mm,颈内动脉5.0mm。经常头晕,容易疲劳,睡眠欠佳。察之舌淡暗红,脉弦细涩,偶尔有歇止。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参三散加减:
煎剂:葛根9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茯神30g、 天麻15g、 黄芪60g、 生姜10g、 红枣10g、 十五剂
散剂:西洋参90g、 丹参30g、 三七30g、 红景天60g、 穿山甲15g、 水蛭120g、,研末,每天两次,每次3g、,饭后开水送服。

2011年1月3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明显好转,睡眠得以改善,精力充沛许多。没有停服降压药,但血压稳定在低于140/90范围,察之舌淡红,脉弦细。患者服煎剂不方便,要求长期服散剂。用参三散加减:

西洋参300g、 三七60g、 丹参60g、 红景天60g、 琥珀30g、 天麻60g、 水蛭300g、 鸡血藤100g、 丹皮30g、 桃仁30g、 赤芍30g、 穿山甲30g、 葛根90g、 山楂90g、,研末,每天两次,每次3g,服后开水送服。
2012年9月25日三诊:患者服上方后,感觉舒适,因为没有机会到长沙来,即用原方反复研末服散剂,将近1年8个月,2012年9月检查,颈动脉斑块已经消失 ,血脂正常,血压正常,已经停服降压药半年多。
心得体会:
参三散最初只有人参、三七两味药,后来又加入丹参。岳美中、邓铁涛等著名中医都曾经用专文介绍过其方对防治中老年心血管病的作用。近年来,我在使用参三散的过程中,经常加入红景天、水蛭两味药。红景天是藏药,产自青海、西藏,质量高尚者气味芬芳,质地致密。我见凡到西藏旅游的人多要吃红景天,以缓解高原反应,推想此品必有增加心肺供氧的能力,这是中药中很少有的。三七、丹参也可以活血,疏通血管,但没有改善肺部功能的作用,所以在参三散中,我常加入这味药。然而,翻遍所有的本草著作,包括《中药大辞典》,只是简单介绍其有活血止血的作用。水蛭是虫类药中,最能够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药物,在动脉斑块形成之后,一般草木之品很难消除,非此品合穿山甲不能担当软坚散结的作用。水蛭的药性貌似峻猛,但我亲自尝试了一年,每次3g到5g,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我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颈动脉血流量过缓、不足密切相关。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由于颈动脉供血不足,经常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葛根制剂有很好的增加颈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故我在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时,凡见到有颈动脉硬化或手足冷、舌暗淡、脉细涩的患者,往往改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葛根、生姜、红枣、黄芪、天麻,则效果更为显著。在本案中,先用桂枝茯苓丸加减送服参三散,随后又两方合用,做成散剂常服,终致颈动脉斑块吸收。
266、颈动脉斑块中药配方:桂枝茯苓汤:
葛根90g,桂枝10g,甘草10g,赤芍10g,牡丹皮10g,桃仁10g,茯神30g,天麻15g,黄芪60g,生姜10g,红枣10g,15剂。
267、颈动脉狭窄患者病历处方:
(1)患者女,70岁,颈动脉斑块,颈椎狭窄,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胃及背中热足手心发热,脉玄滑数,舌质暗,苔心厚,证属肺肾心气虚,血淤痰火郁结,胃中火郁,两寸脉沉,关尺滑数,微玄。
首诊处方:黄连10、 防风10、 川羌10、 葛根20、 柴胡10、 虎杖10、 黄精15、 玉竹12、 五味子15、 麦门冬15 、太子参20、 丹参10、 炒枣仁15、 半夏15、 陈皮10、 竹茹10、 黄芩10、 茯苓12、 党参12、 枳壳3、 当归15、 山楂20。
二次就诊:颈动脉斑块,服药好转,近头疼,乏力,由劳累后引起心血气不足,胃中郁火,肝火上亢,气血流滞。
处方:黄连10、 防风6 、葛根10、 柴胡10、 蔓荆子10、 蒿本7、 黄芪15、 当归10、 半夏10、 陈皮10、 草决明4、 菊花12、 寸冬10、 五味子10、 党参12、 炒枣仁15、 牛膝6 、木贼10。
(2)患者男,74岁,多发性斑块,右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右侧中重度狭窄,主诉头晕的厉害,便秘,小便次数多,甘油三酯微高,病人平时体质偏寒,冬天容易怕冷,饮食清淡,除了头晕,其他方面没有明显症状,无自汗盗汗。
首诊处方:鸡血藤30、 赤芍20、 丹参10、 葛根20、 黄芪15、 火麻仁10、 当归15、 地龙10、 桃仁10、 红花10、 木贼12、 山萸肉10、 玉竹10、 天麻10、 半夏10、 白术10、 酒大黄3、 金樱子10。
二次就诊:病人服药一个疗程后,头脑模糊稍微有点清醒,精神稍好,去医院检查,发现血管壁增厚减轻,但是还是头晕,下肢有穿靴感,口苦,大便可,睡眠可,体质偏寒,冬天怕冷。饮食可,清淡,大小便正常。
二次就诊处方:鸡血藤30、 赤芍30、 丹参10、 葛根30、 黄芪20、 草决明10、 当归15、 地龙10、 桃仁10、 红花10、 泽泻30、 白术10、 天麻10、 半夏15、 酒大黄3、 杞子10、 菟丝子15、 茯苓12、 川牛膝15、 陈皮10、 菊花12。
(3患者女,61岁,两年前发生腔隙性脑梗,血压高,颈动脉多发硬斑、混合斑,头晕、记忆力下降,脑动脉轻度硬化。头痛时晕,腰痛,时心悸,脉滑微玄,舌苔稍腻,心烦急躁,证属痰火上扰,肝肾阴亏,肝阳偏亢,阴血不足,脑动脉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硬化,供血不足,主动脉硬化
首诊处方:枸杞子 10、 山萸肉 10、 牡蛎 20、 槐花 25、 生山楂 25、 丹参 25、 木贼 25、 黄精 15、 青礞石 15、 徐长卿 15、 川牛膝 15、 虎杖 15、 制何首乌 20、 白芍 10 、桃仁 10、 玉竹 10、 茯苓 10、 当归 10。
二次就诊:病人最近检查颈部斑块,B超显示内膜增厚,右侧颈动脉球部前后壁探及2个强回声斑块,7.1*2.2,11.1*3.3,左侧强回声斑块17.1*3.3,未发现混合斑块,血流正常,经颅多普勒检查未见异常,未发现。病人前段时间有一次着凉,项背疼痛,头痛,加强保暖后,项背疼头疼缓解。之后病人很注意保暖,怕着凉,平时血压基本稳定,胸闷不太明显,饮食清淡,病人自述舌体有齿痕,舌苔薄白,舌质稍暗。
二次就诊处方:枸杞子10 、山萸肉10、 生牡蛎20、 槐花25、 生山楂10、 木贼15、 黄精10、 青礞石15、 徐长卿15、 川牛膝15、 虎杖15、 何首乌20 、生白芍10、 桃仁10、 玉竹10 、茯苓10、 当归10 。
(4)患者男,60岁,双侧斑块:0.6*0.1CM 0.7*0.2cm,狭窄小于50%,血压偶尔受刺激略升高,低密度胆固醇略微偏高,有腰椎病、颈椎病
首诊处方:白术10 、泽泻20 、茵陈20、 何首乌20 、徐长卿15 、葛根12、 杜仲12 、补骨脂10 、槐花20、 川羌10、 桂枝6、 苍术10、 荷叶15、 草决明7 、川牛膝10、 绵萆薢15 。
二次就诊:病人最近检查,血脂血糖完全正常。血压低,跑步后舒畅,只有头还要有点跟带个帽子一样的感觉,未做检查,前几日因血压低,张主任嘱其药中加党参15克、黄芪20克、当归12克
二次就诊处方:白术10、 泽泻20、 茵陈20 、制何首乌20、 徐长卿15、 葛根12 、杜仲10 、补骨脂10 、槐花15 、川羌10、 桂枝6、 苍术10、 荷叶15、 牛膝10 、绵萆薢15、 黄芪15、 党参10、 当归10。
(5)患者男,84岁,患颈椎病多年,现在查处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狭窄60%左右,5.1前住院一个月,行扩张血管治疗,5.2号出院,现头晕(晕倒),小腿无力,乏力,左腿外侧发冷,神疲顿困,有痰(干),甘油三酯正常(一直在服用他丁类药物),血压正常(一直服用降压药),住院前胆固醇微高,。在服药物有辛伐他丁、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脉血康等,饮食可,大小便正常。
首诊处方:黄芪30、 丹参10、 葛根20、 赤芍15、 桃仁10 、红花10 、鸡血藤30、 地龙10 、当归15、 杜仲10、 白术10、 泽泻20、 杞子10 、菊花15、 黄精15 ,为汤剂。
二次三次均情况良好,处方调整不大,略。
四次就诊:现将患者吃药三个疗程情况作一回顾,希望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好第四个疗程的药,切实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目前,三个疗程的药即将服完(还剩三天药)。第一、二疗程效果比较好,没有出现头昏症状。第三个疗程,做了各种检查,除颈动脉硬化斑块儿形成外,其余基本正常。现在头昏症状 跟以前比较有所不同,以前是一过性头昏,现在头昏前有感觉是慢慢开始,一般持续3-6分钟,浑身出汗,休息一会儿就好啦。血压:不吃 降压药的情况下基本上是80-130或80-140,大小便、睡觉均好。口舌不干不苦,耳背,颈部没有不适的感觉。
现在,左腿膝盖以下怕冷,左胳膊膀子怕冷,已经穿上秋裤,并且戴上护膝。除此之外,上半身有时很热出汗,持续时间半小时左右, 为此,医院作了甲状腺和胸部检查均没发现问题。有关医院的做的其它检查8月下旬已给发去,希望能作些参考
第四次就诊处方:黄芪50 、葛根30 、丹参20 、赤芍15、 当归15、 地龙10、 桃仁10 、红花10、 鸡血藤30、 杜仲10、 白术10、 泽泻20、 杞子10、 菊花15 、徐长卿15、 生牡蛎25、 地骨皮10 ,为25天丸剂。
267、降脂消斑汤 
【配方】:葛根 30 克,虎杖 12 克,红花 10 克,山楂 12 克,玉竹 10 克,银杏叶 10 克,沙棘 10 克,水蛭 3(研末分冲服),荷叶 10 克。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两煎混匀,分二次服。 
【主治】:颈动脉斑块。
268、治颈动脉硬化斑块经验
西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弹性减低的原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前驱因素和重要病理环节,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因此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本病,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本病的早期治疗,可起到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虽无“颈动脉斑块”病名,但其证候则在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多散在于“眩晕”“心痛”“胸痹”“厥证”“眩晕”“中风” “痰浊”“痰瘀”等病证门类之中。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黄帝内经》的膏脂学说是中医认识本病的重要理论依据。膏脂与津液同一源流,是津液之稠浊者,并能化入血中。若摄入过多,利用、排泄失常,均可使膏脂增多而为痰浊。痰浊阻于脉络,气机不利,久则瘀血内生,痰瘀胶结,留于颈部脉道,脉道狭窄,最终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致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胸痛、纳呆呕恶、肢体麻木、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等痰瘀胶结之证,血瘀既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故活血化瘀、通行经脉是本病的治疗关键,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此病主要是先天遗传、性格特点、饮食失节、情志过极、劳累过度等,导致脏气失衡,气机逆乱,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滞脉络所致。病机为肝热血瘀、痰瘀互结、导致脉络痹阻,故治疗当以清肝活血、化痰化瘀、通脉化浊,益气养阴。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化裁,自拟通脉舒络汤。药用黄芪3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地龙15克,川牛膝15克,丹参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该方具有清肝活血、化痰化瘀、通脉化浊、益气活血的作用,临床运用时常根据症状加减用之,气郁或痰湿者加郁金、菖蒲、僵蚕、胆南星、姜半夏、天竺黄、胆南星等;有头痛者去红花、桂枝,加菊花、蔓荆子、葛根、白芷、天麻等;肝阳上亢者去黄芪、桂枝,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珍珠母等,湿浊重者加茯苓、白术、薏苡仁、藿香、佩兰等,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等,便秘者加大黄、决明子、肉苁蓉、火麻仁等,抽搐者加钩藤、白芍、僵蚕、鳖甲、龟板等,失眠者加炒枣仁、夜交藤、柏子仁、合欢花。


【典型病案】
患者马某,男,56岁,2013年4月11日初诊。
患者主诉耳鸣30多年,伴头痛左侧肢体麻木1年。患者不明诱因引起耳鸣30多年未治疗,一年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眼花,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入院治疗。经治疗好转后出院,仍有上述不适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就诊。颈动脉多普勒示:双侧颈动脉硬化,右侧颈动脉可见一个16.3mm×2.6mm的硬化斑块。患者现头胀,右侧颈部血管跳动,头刺痛,头上易汗出,腰困,腿沉,食纳尚可,二便调,夜休可。舌暗红,苔薄白,舌下脉络迂曲,右脉弦滑,左脉沉细,测血压120/90mmHg。
用药:黄芪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天麻12克,磁石(先煎)30克,蝉蜕6克,丹参15克,水蛭5克,琥珀6克,茯神15克,炒枣仁10克,夜交藤30克,黄连6克,葛根12克,地龙10克,赤芍10克,远志6克,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咐其每日用药渣加水煎煮后泡脚1~2次。
二诊 2013年4月25日:病史如前,服药后病情进一步好转,原有症状,右侧颈部血管跳动明显缓解,耳鸣较前减轻,左侧肢体麻木,头出汗,腰酸腿沉,咽中有痰,量少色白质黏,口干苦,喜温食,二便调,舌黯红苔薄白,舌下瘀丝,右关寸浮略数,余脉沉弱。仍守前法,用初诊之方,去赤芍,当归,加川断15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 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咐其每日用药渣加水煎煮后泡脚1~2次。
三诊 2013年5月9日:病史如前,服药后病情进一步好转不适症状大减,服药后自觉颈部血管跳动、发热、耳鸣、左侧肢体麻木等症状消失,腰困腿沉减轻,精神明显好转,咽中有痰,量少色白质黏,喜温食,手足冰,时有晨起腹痛欲大便,大便成形,小便调,舌黯红苔薄白,舌下瘀丝,脉沉细,左脉弦。仍守前法,用二诊之方,去益智仁,加生杜仲12克,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嘱咐其每日用药渣加水煎煮后泡脚1~2次。
效不更方,后来继续上方稍事加减,持续调养至2014年5月13日已1年余,现已基本痊愈,复查颈动脉B超示:右侧颈动脉斑块缩小至10.6mm×1.5mm,无其他不适。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