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申伯公是谢字的本源,是历史上第一个谢人,是谢氏始祖,是德教法式“揉此万邦、闻于四国”的德圣,是周宣王任命系统东方、“南国是式”、“式是南邦”的方伯。申伯与谢是一起的,是拆不散的。 申伯的申字产生于西周,由“系+東+田”组成,字义就是系统东方田地。所以周宣王任命的“申伯”字义就是系统东方田土的方伯。申伯是“侯伯有功德者”,是“申伯之德,揉此万邦,闻于四国”的方伯。《周礼·大宰》注文说:“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周代建牧立监的目的正是《周礼·大司马》说的:“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史记·索隐》说:“五侯之长,谓方伯。方伯,州牧也。”《诗经·崧高》译文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申伯勤勉能力强,王委重任理南疆”。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了宗法制与分封制,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具体来说,西周社会分为周天子(王)、诸侯、卿大夫、士和庶民5个大的阶层。诸侯又分“公、侯、伯、子、男”五等。《逸周书·职方氏》“凡国:公、侯、伯、子、男”,《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凝章采壳五等”。据《周礼》记载,公爵封地面积为五百里。 那么申伯能称申伯公吗?回答是肯定的!申伯做为五侯之长,在侯伯之上。公,本意正直,取正直无私的意思。善于治理百姓,能公正地为万民做主,就称为公。申伯做为五侯之长,正如尹吉甫所记“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谢姓是一个因得姓始祖申伯公之德,而成为百家姓中世代受人感恩、感谢的代词。诗经说:“因是谢人……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意思是谢姓始祖申伯公温和宽厚,仁慈善良,而又正直不屈。这就是孔子崇拜的德教圣人君子申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魏国的王肃对先秦《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中的注解有:“孔子曰:'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是故天地之教,与圣人相参。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岳降神灵和气,生申甫,成大功也。)惟申及甫,惟周之翰。(翰,干。美其宗族,世有大功于周。甫侯相穆王,制详刑;申伯佐宣王,成德教。)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言能藩屏四国,宣王德化于天下也。)此文武之德也。(言文武圣德,笃佑周家,天为之。生良佐,成中兴之功。)'矢其文德,协此四国’。”德教圣人君子申伯公之德,号令申伯之德的法度,还有代表中华美德的谢,传承和发展了2800多年。 申伯用什么系统东方田地呢?那就是“南国是式”、“式是南邦”的谢字。谢字产生于西周,由“言身寸”组合而成,造字本义是号令申伯之德的法度。言在这里是号令的意思。身在这里指申伯之德。《白虎通》:“申者,身也”。【释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使备成也”。《道德经》:“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在《礼记●乡饮酒》中有:“德也者,得于身也”。寸字在这里是法度的意思。《黄帝四经·经法·君正》明确提出:“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乱也”。 谢字因周宣王号令申伯之德的法度施于天下,而产生的,所以谢与申伯公是不可分割的。《诗经·崧高》记载很清楚:“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周邦咸喜……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但是,有些人不顾历史事实,否定申伯谢历史,非要把申伯与谢分离。2023年申其光、申雯龙、申华军在南阳市长网上留言板上的提了几点建议,其中包含申伯公园申伯公像底座两侧不该镶“谢”字、否定申伯公是谢姓始祖和不允许申伯谢历史文化出现在申伯文化上等内容。随着南阳申伯公园申伯像底座两侧“谢”字被拆,还有申伯雕像基座上“申伯公”字被去掉后,谢氏内部几个谢奸与侵犯谢氏的人里应外合,不断炒作,分裂申伯与谢的关系。 这三位做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申姓委员会南阳申伯文化研究会的成员,连自己申姓的文化都没研究好,难道能研究好“谢人”申伯?能研究和发展好申伯文化?看看是怎么回复你仨建议的。 建议中拿宋代邓名世撰的《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书中写的“楚文王灭申以为县,其后,以国为氏,楚大夫申侯是也”,就认定申姓是申伯后裔吗?申姓最早的家谱是在什么时候记载申伯是申姓始祖的? 宋代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序》:“申氏以楚邑而得氏。”宋代程公说《春秋分记》云:“楚之申氏有三 :申公巫臣之后屈氏别族也。申舟之后及申无宇 即申氏也。申叔时而下申叔氏也。” 《左传》对楚国大夫申侯的出身进行了追溯,言:“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意思是申侯是楚县申邑女子所生,受到楚文王宠爱。楚文王临死之前,知道申女所生之子申侯没有有力的人支持他当储君,胜任不了楚王,又怕其与文夫人之子争王位,从而性命不保。于是,楚文王对申侯交代后事,并把楚国国宝“和氏璧”交给申侯,让他找个可靠之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公元前675年安葬楚文王后,申侯前往郑国,并把“天下所共传宝”和氏璧献给在郑国避难的天子周惠王。历史记载秦始皇命人用和氏璧雕刻成玉玺,并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是权力的象征,这个玉玺成了符应,权力争取的人们把它奉若奇珍,视为国之重器。得到它的人则象征着他“受命于天”,而丢掉了则表现为“气数已尽”。申侯献璧后,与郑厉公协助周惠王平定“子颓之乱”,惠王复辟。申侯因功获赐予虎牢关,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东的地方。申侯的到来,带给郑厉公好处,所以郑厉公对申侯特别宠爱。楚文王在临死之前,都能安排好与申女所生之子申侯的未来,这就是父对子的宠爱吧。从中可知,宋代邓名世撰的《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书中所记“楚文王灭申以为县,其后,以国为氏,楚大夫申侯是也”中的“其后”正是所谓的楚文王之后。 申姓的创造者楚文王,不只是他的直系后裔有申氏,他的家族也都在源源不断的在发展申氏。 申舟(?一公元前595年) 芈姓,文氏,名无畏,字子舟,因被封于申,以邑为氏,别为申氏,又被称为文之无畏、毋畏、文无畏。楚文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 申叔时。东周时期楚国公族,子姓,申氏,名叔时,因封地在申(今河南南阳),人称申叔时。其后代有以申、申叔、时为姓。 申包胥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生卒年不详 ,芈姓,螃冒氏,名包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楚螃冒(楚厉王)后代,又称王孙包胥。 申公巫臣,芈姓,名巫,一名巫臣,春秋时期人,楚国贵族,楚国申县(今河南南阳北)县尹。 儿子是申蒯( Kuai )。 申姓的图腾是闪电之申,他们崇拜的是“挟雷带电”之申,崇拜的是申姓的创造者楚文王。公元前688年“系甫田”之申被申姓创造者楚文王灭,成楚邑申县。《楚史》称楚文王“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如挟雷带电”之申是从天上来的。 “系甫田”、“系東田”之申是地上生的,跟田地有关,跟西周的分封制有关。《诗经·崧高》记载:“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申伯之申产生于西周,字由“系+東+田”三字组合,造字本义是系统东方之田地。随着周平王东迁,系统东方之田地的“申伯”方伯职责被取消,“系東田”申伯国也就退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系甫田”之申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在讲述南阳府时写道:“夫周之盛也,申吕方强,为周之翰,故荆楚有所惮而不敢肆。周室东迁,申吕亦削,楚既灭申,而俨然问鼎于中原矣。”众所周知申吕国是姜姓国,申伯这支出自姜太公吕望。在先秦时期的西周末到东周初,申吕就是申甫。根据申甫的历史关系可知“系甫田”之义是根系姜姓吕氏之田地。西周诗祖尹吉甫在《诗经·大雅·崧高》里记载:“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南申伯大宰中爯父簋”带我们看清“系+東+田”之申的历史真相 在南阳市宛城区姜营机场附近李八庙村考古发现的西周“申伯戈”的申也是由“東+田+系”三字组成的。河南省平顶山博物馆藏的古应国铜器“应申姜鼎”铭文记:“应申姜乍宝鼎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应申姜是姜姓申国(南申,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公主,是应国国君的夫人。作为应侯夫人应申姜得以铸造铜鼎这种十分重要的礼器,表明当时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她执掌着应国的行政与祭祀大权。这不仅反映了应国与申国以政治联姻的形式结成了政治同盟,也揭示了春秋早期应国妇人执政的历史事实。铭文中的申字是由“系東田”组成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六)》第01篇《郑武夫人规孺子》中记载“女申(由系甫田组成)”,指的是南申伯国申侯之女、郑武公夫人武姜。在清华简中,发现有几个申字都跟地上的田有关的,而不是天上的闪电之申。申王之孙叔姜簠,春秋时期器,1990年湖北郧县肖家河楚墓出土,铭文:“申王之孙叔姜,自作飤簠,其眉寿无期,永保用之。”“申王”的申是由“系甫田”组成。 由此可知,“申伯”之意就是系统东方田地的方伯。考古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中偁父簋”和“申伯戈”都能证明申伯之申是“系+東+田”,而不是申姓的闪电之申,不是申姓制造者楚文王“强硬如挟雷带电”之申。申姓之申是楚国青铜器“王子申盏盂”中的闪电之申。《左传·成公六年》:“楚师换,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王子申”和“楚子申”是同一个人,是楚王之子。《左传成公七年》记载“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楚)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从史记和楚国青铜器考古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申息”的申与“申吕”的申也是有区别的。 申字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从西周系统东方田之申,到东周根系甫田之申,再到申吕被灭国后,申县的人、一草一木和田地都成了楚国的。春秋时期楚国申公彭无所繁鼎之一及全形拓,说明申字已经改变。楚邑申县申公的申字是由“系+屮+畺”组成,造字本义是唯系楚国草木疆土。 申字由西周申伯的“系東田”之申,到东周申吕的“系甫田”之申,再到楚邑申县申公的“系屮畺”或“系畕”之申,除了青铜器铭文上有记载申字,包山楚简上也是有的。包山楚简是战国简牍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其司法文书、卜筮祷祠及丧葬文书等都是迄今所见同类文本中的首要资料。包山简保存状况良好,不仅记载的内容丰富,用简的制作也精良,出土至今,虽已经脱水,字迹仍不失清晰。更是由于其所属的包山2号墓未遭盗扰,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随葬简牍的完整性,巩固了资料研究利用的可靠性。楚简中32、259编号的字是由“系畕”组成(附表2-B、2-C)。包山简中有“系東田”组合字,如简145、159“系東田”组合字(附表2-D、2-E)。在上博简《庄王既成、申公臣灵王》篇中既有“系東田”组合字,也有从二“田”作的“系畕”组合字,如简6“系東田”组合字(附表2-F)、简4“系畕”组合字(附表2-G)。楚国历代申公做为楚邑申县县公,维系着楚国疆土。 除了谢与申伯不可分割,与南阳的简称“宛”也是不可分割的。申伯38世孙千古名相东晋著名风流宰相谢安(320-385年)说宛地就是申伯“南国是式”、“是式南邦”、“揉此万邦,闻于四国”的谢邑。谢安赴任扬州刺史恩教曰:“吾忝属负荷,任总侯伯,受饯元戎,作牧中甸。此地五都杂会,四方是则。”译文是说:“我有愧于家族继承啊!(谢氏始祖申伯公)担任总诸侯长,(周宣王)设酒食送行,给予统帅一职,充当治理中原。宛(指南阳,汉 以 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 为五都)这个地方混集各种人,申伯治理的南阳成为天下的榜样”。 汉代时期,南阳郡治宛城是著名的大都会,人口众多,富冠天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中西交流的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史 记·高祖本纪》云:“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后汉书·梁冀传》也称宛(读yuan渊)为大都,士之渊薮,意喻南阳为藏龙卧虎之地。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 :“周为申伯国, 春秋属楚 , 战国属韩, 秦取韩地於汉水之北 , 洛阳颍川之南 , 置南阳郡治宛 , 以其在中国之南, 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曰南阳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记载 :“南阳县,附郭。周申国 楚文王灭申为楚邑。秦为宛县,南阳郡治焉。汉因之,魏、晋以后俱为郡治。后魏分置上陌县。后周并宛县入上陌,改为上宛县。隋初郡废,改县为南阳县,属邓州。唐初置宛州。” 当今南阳市的简称“宛”,和宛城区的“宛”,就是来源于南申伯国都邑谢。《诗经·大雅·崧高》说: “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申伯,式是南邦”所说的“式”,就是施于南国的号令申伯之德的法度,也就是谢。“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的宪指法式、模范。 把申国都邑谢比喻成寸口,把手腕比喻成申国,把中医切脉的方式比喻成南国是式,这谢就在离手掌一寸的手腕经脉处。 也就是说这手腕经脉处就是谢,中医切脉法就是在这手腕经脉处。 申国被楚文王灭后,取而代之的是楚国申县,接着就是宛。郦道元《水经注·淯水》明确说:“宛城……其城故申伯之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东汉王符《潜夫论》说,申城在'南阳宛北序山下'。独山,古称序山、豫山。先秦时序、豫、谢又相通。 先秦时宛与腕也是相通的《玉篇》:“手腕也”。《释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手腕基本解释是人体连接手掌和前手臂的部位,也称腕部。手腕也有本领、方法和技巧的意思。也有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或手段。因此,西周申伯时的都邑谢,和后来的南阳简称“宛”和南阳市州府所在地宛城的“宛”的命名都来自于法式。所以,现今的宛城区,就是西周时的谢邑所在地。结语:希望大家知道谢与申伯、谢与宛、申伯与宛的真实历史。希望申伯公园相关建设部门分辨是非,恢复在南阳宛城区申伯公园申伯公像底座正面的“申伯公”和两侧镶的“谢”字。申伯公与谢是拆不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