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营流程三件宝:抓节点,找痛点,抄近路

 韩知书 2024-06-11 发布于北京

亚朵酒店,一直喜欢,一直寻求机会想体验一次,但还未能实现计划的一家酒店。

既然从未住过,何谈喜欢呢?

之前,在得到的《产品思维30讲》中,听梁宁讲什么是服务流程中的峰值、终值体验的课程中,讲到亚朵的案例。

亚朵酒店,把对用户服务流程,划分成了12个服务节点:预定-走进大堂的第一面-到房间的第一眼-和你联系,向酒店提供服务咨询的第一刻-吃早餐的那一刻-在酒店等人或需要呆一下的那一刻-中午或晚上想吃夜宵的那一刻-离店的那一刻-离店之后点评的那一刻-第二次向主亚朵的那一刻-和朋友推荐亚朵的那一刻-第二次预定的那一刻。12个节点。

这12个节点,体现出亚朵对客户提供服务的一幅全景地图。在亚朵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有哪些节点,是可以让客户留住记忆;有哪些节点可以让用户产生回忆;又有哪些节点,是可以让亚朵产生第二次复购的机会。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亚朵,通过这12个服务节点的设计,把酒店运营管理,算是玩明白了。书里呢,也举了一个类似的服务流程的商业案例,当然书中举的案例绝不是亚朵酒店的,而是丽思·凯尔顿酒店的服务流程。和亚朵这12节点的设计思路,有类似的地方,其核心的目的,都是在针对酒店向客户提供服务时,所能为酒店创造更多机会,更大价值的服务节点上。

同样,商业的运营管理,也是一样的思路,试着模拟一下各自企业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流程是什么样的?服务的流程能分出多少个可以创造价值的关键节点?如果站在更高的视野来看的话,问问自己能够画出一幅自家企业的服务蓝图。那些关键的节点,也正是运营管理需要或是可以提升的节点。

另一个方向,首先还是需要先了解自家的服务蓝图,试着寻找服务蓝图中那些关键的节点,而此时所需要做的,并不是挖掘在各个节点中创造价值的方式。而是,试着站在用户的体验视角来看,给服务蓝图中的那些节点,做短路的设计,就像新零售模式一样,有哪些工作的节点,是可以被忽略,被省略的。

这,又是运营管理的另外一个可以作为切入点的一个方向。

还有,排队。我绝对相信,提起排队这件事,势必会激起绝大部分人的认同,因为,无论你是经历过那些所谓的黄金周的排队热,还是亲身体验过迪士尼或是环球影城的“贪吃蛇”,排队这件事,都是一件让人崩溃且无奈的事情。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在你的服务流程中,改善或提升这些显而易见的体验“痛点”呢?

运营管理,在服务流程中的第3个切入点,发现并解决这些服务流程中的“痛点”或“痒点”。

至此,《运营管理》第二部分,学习结束,其中涉及到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还暂时属于个人盲区,看得是似懂非懂的,但是晓得是以提升质量为运营管理的另一个切入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待以后自己哪根筋不对了,再专门重学一回吧。

喜欢这篇文章吗?请收下,分享,我的名片。

每天阅读,每天分享每天推送更多的精彩内容,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