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阴用干姜、少阴用附子、厥阴用吴茱萸,牢记这几种用药思路!

 昵称64821141 2024-06-11 发布于贵州

首先太阴、少阴、厥阴其实指的就是《伤寒论》中的三阴证,也就是阴寒之证,其中太阴有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少阴有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厥阴有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按照现在来讲,太阴多指脾胃寒、少阴多指心肾寒、厥阴就是肝寒,而且越往后,寒邪就越深,病就越严重

太阴用干姜、少阴用附子、厥阴用吴茱萸,牢记这几种用药思路!

比如寒邪直中太阴,也就是脾胃受寒,此时就会表现出腹胀腹痛,乏力没精神,手脚冰凉,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等,说白了就是寒邪困脾,导致脾胃运化能力下降,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所以才会头晕、不想吃饭、呕吐等等,这时候伤寒论中用的多是理中汤,而里面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干姜,可以用来温胃散寒,等寒邪没了,运化功能恢复了,症状就缓解或者消失了,这就是太阴用干姜的讲法

太阴用干姜、少阴用附子、厥阴用吴茱萸,牢记这几种用药思路!

那如果说寒邪在深入到少阴这里,也就是心肾受寒,这种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实就是肾阳不足、心脏的功能下降了,所以很多中老年人受寒感冒之后,手脚发凉的厉害,人也特别乏力没精神,老是想睡觉,但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那这时候伤寒论中用的多是四逆汤,里面也有干姜,不过更重要的是附子,它既能入心、还能入肾,可以驱散少阴的寒邪,这就是少阴用附子的讲法

太阴用干姜、少阴用附子、厥阴用吴茱萸,牢记这几种用药思路!

那如果寒邪继续深入,到了厥阴,算是身体最深层的病了,而且越深,身体就越寒,比如有的人经常头痛,发作起来止痛药都不管用,其实这可能就是肝受寒了,这时候伤寒论中用的就是吴茱萸汤,它主入肝经,药性辛辣苦涩,能驱散厥阴的寒邪,这就是厥阴用吴茱萸的讲法

太阴用干姜、少阴用附子、厥阴用吴茱萸,牢记这几种用药思路!

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这种说法也不是固定的,具体情况还得具体辨证分析,不能盲目跟风用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治疗方案推广,出现不适,还请及时线下就医,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