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中医】中药系列——磁石

 dxf940 2024-06-12 发布于河南

宣传中医药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发挥中医药优势    展示中医人风采

磁石

图片


磁石

来源: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的矿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玄石(《本经》),磁君(《吴普本草》),慈石(《本草经集注》),处石(《别录》),元武石(《石药尔雅》),吸铁石(《乾坤生意秘韫》),吸针石(《纲目》),熁石(《本草求真》),摄石(《药物出产辨》),铁石、戏铁石(《中药志》)。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辽宁、山东、四川、湖北等省。

图片


性状鉴别:

矿石呈不规则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表面铁黑色或棕褐色,不透明。有金属样光泽或无光泽。体重、质坚实致密。断面不平坦,显颗粒状,颜色与表面相同。有土腥味,无味,有吸铁能力,铁粉附着其上,则成毛状直立,习称活磁石;存放日久失去磁性者习称死磁石(呆磁石)。

以铁黑色,有光泽,吸铁能力强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寒,味咸。归肝经、心经、肾经。

功效: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

性能主治:主眩晕;目花;耳聋;耳鸣;惊悸;失眠,肾虚喘逆。

本草探骊,简列于下:

①《神农本草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热烦满及耳聋。'②《名医别录》:'养肾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③《药性论》:'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眼昏,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除烦躁,消肿毒。'⑤《本草衍义》:'肾虚耳聋目昏者皆用之。'⑥《本草纲目》:'明目聪耳,止金疮血。'⑦《玉楸药解》:'治阳痿,脱肛,金疮,肿毒,敛汗止血。'⑧《本草从新》:'治恐怯怔忡。'⑨《本草求原》:'治瞳神散大及内障。'⑩《本草便读》:'纳气平喘。'回顾历史上对磁石的认识和应用,不难发现,药物的功效是随着临证上对药物的认识而不断加深的,也有一些现在的临床上已少用,比如《本经》所载“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就是如此,由此可见,古今药物的应用明显是有一个扬弃的过程。

1、心悸失眠  本品质重,性寒清热,入肝平肝潜阳,又能清心滋水,故尤宜于心肾阴虚、肝阳上亢、心神被扰而不安者。用治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宁、心悸失眠、头晕头痛等症,常与朱砂配伍,可增强镇心安神功效,如磁朱丸;治痰浊扰心失眠,可与法半夏、石菖蒲等同用。

2、眩晕,头痛  本品平肝,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胀等症。可配伍白芍、地黄、天麻诸药。

3、虚喘  肾主纳气,磁石能引肺气入肾而纳气平喘,常用于虚喘证。可配伍代赭石及补肾诸品如熟地、山药、阳起石、巴戟天、人参等辨证使用。

4、惊痫抽搐  本品归心、肝经,善能镇心而安神、平肝以止痉,故可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外台秘要》名方紫雪丹,用本品配伍钩藤、胆南星、天竺黄等

5、磁石在五官科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并具有其他药物不能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功效。

讨论:磁石在五官科临证应用理论和名方示例。(以下文字由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姚鹏宇归纳总结,发表于神农本草精英会微信公众号,笔者仅作删减梳理,特此说明。

A耳疾  磁石疗耳疾此用历史悠久,其中以耳聋耳鸣效果最显著。

《神农本草经》即有“(磁石)除大热烦满耳聋”的记载。磁石组方治疗耳聋耳鸣的处方就有磁石六味丸(《杂病源流犀烛》)、磁石肾羹(《太平圣惠方》)、磁石酒(《圣济总录》)等数十种。磁石甚至成为耳聋、耳鸣的专病专药。磁石治疗耳疾最常用处方耳聋左慈丸(《饲鹤亭集方》),即六味地黄丸加磁石、柴胡,用于肝肾阴虚,耳聋耳鸣,头晕目眩。临床研究发现其对药物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及老年性耳聋,幻听、分泌性中耳炎均有显著疗效,方中柴胡主升、磁石主降,二者升降相合,为临床常用药对。(《重订广温热论》有同名方即六味地黄丸加磁石、菖蒲、五味子,用以补肝肾通耳窍。)耳聋左慈丸亦是临床常用中成药,研究证明耳聋左慈丸能降低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溶酶体的损伤,保护毛细胞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减轻毛细胞的损伤,离体实验证明,耳聋左慈丸对耳蜗毛细胞有保护作用。耳聋左慈丸能同时降低庆大霉素引起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影响。

磁石外用可以治疗耳疾,《仁斋直指方》载“耳猝聋闭,以铁石半钱,入病耳内,铁砂末入不病耳内,自然通透”。《仙拈集.卷二》、《济生方》也记载此法,磁石引而通之的特性。此法可能与磁场有相关性,值得深入研究。

磁石能够治疗耳疾,因为磁石具有滋肾养阴,重镇安神,能清泄肾中邪火,降逆而引火归元,滋阴而平息逆气。张廷模教授认为耳鸣,头晕眼花,可能是贫血导致,磁石其本身含有铁元素,所以对于缺铁性贫血有一定作用,不是缺铁性贫血的肝肾阴虚视力或听力降低,可能磁石作用也不会明显。

B目疾  磁石于目疾论治,以从肝论治为主,凉肝退热、镇肝熄风,而治疗瞳孔疾患是从补肾立法。

《本草求原》载磁石“治瞳神散大及目障”,明确磁石明目退翳的功效。《备急千金要方.七窍病》载神曲丸一方,又名磁朱丸,是临床常用的目疾方,孙思邈谓之“主明目,百岁可读注书方。”其组成及用法:神曲(四两)、磁石(二两研)、光明砂(一两研),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不禁。关于磁朱丸治疗眼疾医案最早见于《本草纲目》:“一士子频病目,渐觉昏暗生翳。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汤加减法与服,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遂如故。”国医大师颜正华临床发现磁朱丸治疗白内障,尤其是老年白内障有效果。

以磁石组方治疗目疾的验方还有九子地黄丸,此系名医蒲辅周跟师学习所得,能防治一些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是在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味磁石等品变化而成的,方中选取枸杞子、决明子等子实之品,以填肾益精。以磁石组方治疗目疾的验方还有九子地黄丸,此系名医蒲辅周跟师学习所得,能防治一些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是在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味磁石等品变化而成的,方中选取枸杞子、决明子等子实之品,以填肾益精。少数民族医学对磁石应用亦有论述,如蒙医外用清热养目增强视力的方剂米格曼.敦巴,即用了水飞磁石30g。

现代研究证实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和比例对于老年性白内障影响明显。耳目咽喉头颈区软组织少,血液供应丰富,血管神经密集,受血液变化影响密切,其中视网膜动脉是全身唯一能活体可见的小动脉,而磁石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能改善血液神经状态,调节人体机能,这可能是其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机制之一,且高血压对眼底病变阳性率关系密切,磁石兼有降压功效,对于改善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也有显著疗效。

C咽喉病

《名医别录》载磁石“消颈核喉痛”,咽喉疼痛证属虚火上炎者多以此治之。

《本草新编》载“磁石能治喉痛者,以喉乃足少阳、少阴二经之虚火上冲也,磁石咸以入肾,其性重坠而下吸。则火归原,以归于下,而上痛自失。

引火归元法有三:其一如肉桂,补元阳敛浮阳;其二如玄参,滋肾阴壮水之主,以震阳光;其三如磁石,重镇下坠,引火归于下。磁石性凉,且具摄纳之力,凡临床所见咽喉疾病证属虚火上攻者用之,多与其他引火归元之法相合而用。名医陈士铎每多用之。

对于磁石的认识,古人大多从磁石色黑味咸入肾,质重镇降来阐述磁石治疗耳聋耳鸣、目昏、喉痛等多种作用。但我们不应该忽略磁石药性寒凉的特性,在临床应用中认识到磁石乃清降、清解之品,综合药性加以使用,更可指导临床。

图片

图片

炮制品规:生磁石、煅磁石、酒制磁石。

生磁石:原药材需经捣杵、研、水淘方能入药。生磁石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Fe₃O₄。捣杵的目的在于粉碎药材,利于制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现代研究证实,粉碎是有利于除去磁石中的有毒物质。研和水淘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杂质,《普济方》有“水淘二三十次,去尽赤汁为度”。所谓赤汁即杂质。

煅磁石:“诸石火煅红,入醋能为末”,取药材小块,置耐火容器中,用武火煅至红透,趁热倒入醋液内淬制,冷却后取出,反复煅淬至酥脆,干燥,碎成粗颗粒。

酒制磁石:《千金方》云:“阳事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渍二七日,每服三合,日三夜一”。

生磁石质重沉降,镇惊纳气功能较好,用于心悸失眠和虚喘等证。煅磁石在高温状态下,迅速进入醋液中,骤然冷却,改变了其坚硬性,使之疏松,易于粉碎;其次,醋性味酸苦、微温,具有收敛、解毒、散瘀止痛,消积聚之功效。以醋制药材,可降低其毒性、缓和副作用及增强疗效;功效以平肝潜阳较佳,故临床多以煅磁石为用。另外醋煅淬后,由于辅料醋酸产生可溶性的醋酸铁,易被机体吸收而发挥药效,有害元素砷、钛、锶等,含量均显著降低。酒制磁石则阴阳并益,以磁石能补益肝肾之阴,酒能壮阳气,治疗肾虚阳事不兴适宜,临床辨证配合其他药物使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每次约3g。

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事项:

因碍消化,吞服不易消化,如入丸散,不可多服。本品性味咸寒,脾胃虚弱者慎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