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城区76:三七八巷叫的对吗?

 卧竹轩主 2024-06-13 发布于江苏

有些小吃街(巷)成了网红,一是因餐饮店较为集中,二是宣传引导造成的从众效应(跟风现象)。

按照老习惯,知名景点往往伴随美食一条街。比如夫子庙,几十年前一说秦淮小吃首先想到的就是夫子庙。但后来越来越贵,口味也有所下降。老南京人一气之下就吐槽,谁一提夫子庙小吃气就不打一处来。于是南京人尽量跑其他地方打牙祭。后起之秀就有了明瓦廊、红庙、南湖、来凤街等,以及经常上电视的三七八巷

三七八巷的

秦淮区长乐路南侧的一条小巷,从长乐路进去,南至磊功巷路口(原属饮虹园),长不过80米。然而百度和其他网页上都说成是200多米。估计是把旁边相连的木匠营、磊功巷的一部分也算在内了。

哪来的378?

这里原来有条小巷千佛庵,或叫千佛巷,这么小的巷子能住下那么多的佛不可思议!

清朝时在这旁边建了条砖砌的市政下水道,名曰“官沟”,附近的人讹称之“干沟”。

干沟”可能覆盖的不太严实,解放前夕有一孤寡老人倒毙沟里。刚解放时,南京就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卫生活动,涌现出一位全国爱国卫生甲等模范“鲁大妈”鲁章兰。她勇敢地跳进“干沟”,将高度腐烂的尸体从排水沟里捞出来掩埋。为此鲁大妈和“干沟”一下子都出了名。

为什么叫三七八巷呢?

古时没有长乐路,1930年民国规划首都时,将处于一条线上的顾楼、大夫第、营门口、新廊、石将军、染坊巷、小石桥等几段街巷合并,定名为“长乐路”。不过一直到1956年这路名才叫起来。

长乐路沿途与近20条大小街巷交汇,“干沟”只是其中一条最小的。1956年安排整条长乐路编门牌,准备将“干沟”内各家编为378号、378号-1、378号-2……。巷内的住户们比较自私,借口说这样编号会造成日后通讯麻烦,研究后干脆将“干沟”称为“三七八巷”,巷内各家再顺次编了1、2/3……11号。这样每户都有独立的整门牌,皆大欢喜。

可是现在去长乐路走一趟,发现这条大道上最大的门牌号是东头的240号,即江苏省武定门闸管理所。而三七八巷住户的门牌处于134-170之间……

想想这三十多年来,长乐路不停地改造、修补、拓宽和延长,门牌早就乱了。照我说,还不如叫老地名千佛巷呢!

以菜场为中心

老城南有句顺口溜:

儿时厮混城墙头白鹭洲,

中年惦记着新桥的夜宵,

白发爱去三七八巷买菜。

三七八巷走到头,迎面就是个菜市场,或者叫农贸市场,处于丁字路口。

南京市民习惯一早去买菜,顺便带掉早餐。所以通常菜场的周围,都会布满卖早点的小吃店。晨练者也是早餐店的常客。

这里的蔬菜很全,春天还有各种野菜,大妈不必去挖绿化带了。

这个菜市场,是整个三七八圈的神经中枢,与它相交的几条小巷也都是有故事的。菜场西边是磊功巷,清代曾在此建牌坊一座。磊功巷直通老门东的中轴线箍桶巷

菜场南边是木匠营。木匠营和箍桶巷都与沈万三有关,据说是沈万三的木匠和箍桶匠分别聚集在这里。

菜场东边是饮虹园,紧连着水佐营。饮虹园也跟沈万三有瓜葛,传说他经常溜达来这里饮酒。饮虹园一带以前是南京的活禽中心,满街充斥鸡鸭骚味。

水佐营是水左营的讹变,为明代水师“左所”屯营之所。此处原有小运河,可通向秦淮河进行水军训练。

1987年旧城改造,这片区的几条巷全部拆光了,三七八巷也拆建为住宅楼并入了长乐路,几乎消失。所以378号不存在了。

后来长乐路也拓宽改造,路边的小吃店拆迁安置到附近一些小巷子里。因而三七八巷磊功巷等巷名慢慢恢复了,搞成了日杂生活街。巷口过去还有个磨坊,临近春节家家拎去糯米舀成粉,过年做年糕或汤圆。

尤其是三七八巷,本地电视《十八频道标点美食》记者来探店,立马火了起来。又经抖音主播蹭流量,变成了网红小吃街。

谁喜欢排队?

电视节目和一些短视频上说,三七八巷有太多太多让人流口水的美食,排队排到腿发软。说有个奶奶,每周都要特地坐了十几站地铁,拉着小推车来三七八巷买菜。

巷内排列着一个个十来平米的小小门店,没有老字号,没有高档大餐,都是些本地或附近地区的家常菜肴和小吃,凭什么那么多人来打卡?

这里的苍蝇馆子看上去很不起眼,但不少被“十八频道标点美食”推荐过。比如熏鱼店,甚至还上过央视!

这家熏鱼,炸得酥脆,紧实有嚼劲。但一定要趁热吃,一冷就松塌味腥。很多人买到就站在店门前大快朵颐,吃得满嘴酱汁。

还有南京第一蜜汁藕、传承老店安庆馄饨小陈瘦型鸭子店螺旋藻窝窝头桂花酒酿元宵……。

口碑最响的要数“无声蛋饺”店,大家喜欢叫它哑巴蛋饺。摊蛋皮,包蛋饺的是几位聋哑阿姨。

她家的肉馅饱满,但口味一般,还特别贵,主要是帮助残疾人!有人说店主的态度不好,有点要求过高😃……

前不久我忍不住也跑去了,买了个知名的什锦菜,老南京叫“十样菜”。味道当然不如自家制的,就是图省事,但比一般超市里的要好一些。

不过根本不用排队,去了就买。其他店铺也是,人并不多。这里的“美食”都不是独门绝技,所有的品种其他街区都有,都是复制粘贴

除非有事路过,让我跑那么远去排队不会再去的。住在附近的人相互之间是熟人,排排队顺便唠家常是可能的。再就是看了网上宣传的外地游客和在校生。

最近网上曝光,三七八巷菜市场里卖水产的,电子秤几乎个个有问题,菜场管理人员的态度也很不好。

回头望望小巷牌坊背面的两行对联,分外感慨:

小巷藏乐赢来八方客倾心,

大碗飘香惹得四时春驻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