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端午档,整体低迷。 其中。 有一部国产电影却意外地受到好评,以7.9分的高分领跑这个档期。 早在今年4月落下帷幕的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 它就以场均4.0的高分荣登国产片首位,还一举拿下了“天坛奖”的三项大奖: 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 毫无疑问成为了电影节的头号大赢家。 上映后,大部分网友给出了较高评价 “它观感媲美《爱情神话》和《又见奈良》的2024华语佳作。” “不敢相信会这么有趣、这么好笑!因为根本没抱喜剧预期,结果一路轻盈的生活流笑点全部爆出来。” 我探看完后也认为,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松弛和流动的生活感,灵活捕捉生活细节,在幽默中深刻反映现实。 当然,本片卡司阵容强大。 双料视帝胡歌、国民气质女神高圆圆,金鹰影后岳红,还有喜剧人金靖和话剧领域的老炮周野芒。 话不多说,今天就聊聊这部端午最佳国产喜剧黑马—— 「走走停停」Gold or Shit 2024.6.8 01成为纪录片的主角《走走停停》的故事很简单。 一句话概括,北漂中年编剧吴迪(胡歌饰)因剧本被剽窃和缺乏认可,决定背起行囊回老家“啃老”,美其名曰,GAP(暂时性空窗期)。 可小城市的生活也并非如他预期的那般轻松,频繁的面试失败加上父母和妹妹的不理解,使他感到更加孤立无援。 某天,在排队领取免费鸡蛋的时候,吴迪偶遇了高中时的女神冯柳柳(高圆圆饰),她现在是一名电视台编辑。 冯柳柳看到了吴迪身上的故事价值,决定以他为主角拍摄一部纪录片,深入挖掘那些从一线城市返乡的中年人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生活困境。 可随着摄影机的介入,吴迪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开始出现裂痕...... 02为数不多好看的家庭片说《走走停停》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是指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一部小而精的电影毫不夸张。 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和故事几乎都是在吴迪家里进行。 起初,吴迪在冯柳柳的激励下,将自己的剧本《似是故人来》改编成一部体现小津安二郎风格的电影—— 通过收敛的摄影手法,把平凡生活的碎片,化成一场场对生命的深刻剖析,将生老病死和情感纠葛悄然渗透进日常琐事中。 由热爱表演的母亲担任女主。 戏里。 母亲在春秋韶华已远而不悔的晚年,又燃起了新的激情,热烈追求着爱情。 戏外。 母亲看着眼前的锅碗瓢盆,对儿子说,自己很欣赏一位90岁的老太,竟能在人生岁末里荣获奥斯卡奖。 她说,她想拼一拼,说不准还真就能拿个最佳新人奖。 梦想是实现了。 可她却离世了。 由此,影片构成了“戏中戏”的结构,打破虚实的界限,创造出一种现实与戏剧之间的巧妙对话。 《东京物语》 *在小津安二郎小津的电影中,家庭和亲情被近乎宗教般崇高地对待,而固定的长镜头则体现了其作品中克制且朴实的喜剧风格。* 《走走停停》整部电影都带有小津安二郎式的平淡与克制。 通过这种手法,导演巧妙地探讨了跨代际之间,即父母与子女之间对生活的不同解读与冲突。 父亲吴明发(周野芒饰)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看上去不怒自威,实则粗中有细,对家人有着深沉的爱,就希望一家子安稳。 在得知儿子事业受挫,原本刚毅如铁的他,也愿意为儿子求职屈身求人。 可儿子呢。 人生过半,无女友; 理想搁浅,无房、无钱、无存款; 佛系自在,主打一个「孔己乙脱不下的长衫」,人得学会自洽。 过不了体制内,朝九晚六的生活。 没得事先商量就私自把工作推脱了,臊了老头子的脸,伤了老头子的心。 妹妹吴双(金靖饰)典型的川妹子,性格直爽,生活自立,穿着“闭嘴”和“滚”字的体恤,完美契合当下年轻人“疯感”拽姐人设。 老爹愁而立之年的闺女还不交男友,拽姐直接回怼: “男人干什么都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虽然直接,却也反映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服输的精神。 母亲江美玲(岳红饰)典型的家庭主妇,绝对是全片最吸睛的人物。 年轻时有过北舞演员梦,成空。 没嫁给最爱的人,一切都是过去式。 看似拥有最遗憾的人生,结果活出了最精彩的自我。 对待婚姻,她说: “生活有点小秘密,日子才过得下去。” 看待人生,她会心一笑: “成功不见得是金子,失败也不见得是屎。混得好混得差,就是别人嘴上说说,你自己晓得你是什么人就行了。” 对过去,她更是轻描淡写: “人嘛,总是下意识地选择更容易走的那条路。没有谁的生活是完美的,有遗憾很正常。” 与严苛的丈夫不同,她选择宽容地接纳儿子吴迪的“无为”。 因为她明白,无论是自己还是儿子,两人都是在用生活的松弛和黑色幽默掩饰内心的不甘。 现如今已步入老年的她,每一天,都是在无声地演出,等待那个照进现实的聚光灯。 而当摄影机真的进入她的生活,她无需任何准备,便把积累的生活精粹转化为镜头前的自然表演。 她知道,这次机会不只是支持儿子的项目,更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向遥远梦想的一次献礼。 这一次,她也不再是幕后的母亲,而是占据舞台中心的女主角,将一生的边缘梦想铸成了镜头前的惊艳现实。 儿子吴迪,典型带有「废柴中年」的标签。 虽说是本片的男主,但个人认为胡歌对于角色的塑造和把控远不如以上三位。 吴迪本应是一个在生活压力与自我追寻中挣扎的典型,但整部电影看下来,他从北京回家,并没有呈现出内心的挣扎与自我矛盾缺失。 换句话说,在胡歌的演绎下,吴迪少了那份颓废与无奈,多了一些自信与明确。 至于冯柳柳,作为单亲母亲的身份被彻底和谐掉了,在本片中更像是引导剧情推进的工具人。 当然,女神还是女神,时隔8年重返大银幕,高圆圆气质依旧,一如既往的负责美丽即可。 在吴家这个精心搭建的小屋中,我们也能看到,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充满了温馨和活力,他们在简单的日常中找到了幸福: 共同享用西瓜的乐趣,轻松地讨论日常大事小情。 这里有秘密小藏,也有默契的宽容,兄妹的斗嘴和父母之间,虽各藏“发乎情,止乎礼”的心事,却仍依礼节持家。 在微风吹过天台的午后,家人的笑声与被单的飘扬交织,绿豆冰的清凉在夏日中悄然融化,带来心灵的慰藉。 电影的喜剧设定,同样自然而不造作。 前半段,着墨描写作为子女的吴迪返乡后的种种尴尬。 比如,偶遇初恋女神冯柳柳,最后只得用一句“GAP”来掩饰自己的生活困境; 回到家后,还得和妹妹争抢房间,在沙发和上铺之间左右为难。 影片的后半段,喜剧的笑料,从子女身上过渡到了父母/长辈身上。 两位不断NG的“老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的闹剧层出不穷。 这些笑料,虽不及前半段那般直接,却带有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深意。 尤其是关于父母多年婚姻的描写—— 「你外面藏郎,我后台有妾」。 像一把利刃,剖开了生活的表层,露出其中的酸甜苦辣。 通过《走走停停》,反观国产导演在家庭题材的拍摄上,鲜有特别出色的作品。 除却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张艾嘉的《相爱相亲》和黄健中导演的《过年》外,其余作品多显得乏善可陈。 黄健中导演的《过年》剧照 原因很简单,中国式家庭片难拍。 若表现生活过多,便显得啰嗦、呱噪,使人难以忍受。 比如《第二十条》中的马丽和雷佳音,一见面不是互掐,就是吵吵吵吵吵。 反之,若表现得太少,又会让人觉得缺乏韵味,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 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表达常常在此产生冲突。 李安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正在于他能够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找到一种真实与戏剧的平衡,使观众既能感受到生活的质朴,又能品味到故事的深邃。 电影《喜宴》剧照 比如《饮食男女》。 通过食物的浓香,把生活的琐碎庸常和世事无常,不讲道理的让它自然发生。 父亲每周为家庭聚餐精心准备,可三女儿对此却兴趣寥寥,仪式化而冷漠,食不知味。 餐桌原是聚情维系家的场所,现转为矛盾焦点所在。 女儿们想摆脱家的羁绊,心神不属。 美食前的聚餐,竟成了各自心事的展现场。 父亲坚守的家庭仪式,已是力不从心,面对新生代的冷漠,更觉索然无味。 “家庭”二字,早已被李安拍透了。 《走走停停》也是如此。 不沉溺于矫情的慰藉,也不仅是浮光掠影。 导演以北漂族回乡为切入点,却巧妙地避开了沉重的社会责难: 大城市的奋斗不易、中年的职业迷茫、情感的空缺、钱包的困境。 不需全社会理解,只需观众感同身受。 巧的是。 无论《饮食男女》还是《走走停停》。 两者结尾,异曲同工。 最想挣脱家庭桎梏的人,最终却守护着这所名为“家”的老屋。 03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借北漂青年返乡之由,触及了当前社会热议现象,但其核心所向,依然是人生的不易与亲情的易碎。 两场催泪瓦斯,被戳到的人,真的会笑着笑着就哭了。 一场母亲离世后。 熟悉的阳台上。 吴迪随手点燃了香烟,耳畔却响起了母亲的唠叨。 “不要再阳台上抽烟。” 一瞬间,是惊喜、是错愕、是难以言说的失落到痛。 商场里。 吴迪躺在母亲生前经常占小便宜的按摩椅上。 过去打八折,现在打五折。 吴迪却笑了。 他知道。 妈妈这一辈子,年少时放弃了梦想,一辈子都在为家庭付出,而只有在她逛超市的时候,就短短几分钟,是属于她自己的时间。 她躺在按摩椅上,身心得到了放松,所以妈妈很快乐。 所以。 当吴迪躺在按摩椅上,他才能够真正的读懂母亲。 对于吴迪来说,这一刻是他和母亲,最近的瞬间。 同样。 父亲为完成妻子生前的愿望,决定替她补拍完剩下的镜头。 戴着假发,穿上花裙子,机器架好,“母亲”站在那儿。 与之前的母亲相比。 这位“母亲”制作棒冰的动作不再轻盈。 导演(儿子)两次喊“卡”也没能让“她”从情景中走出,等到完成绿豆冰,“她”才缓缓放下手。 转身回头的一瞬间,“她”脸上不见了往日的温柔和安详,没有泪水的溢出,只有生活细节的低语,在缓缓诉说着悲伤。 母亲又变回了父亲。 只不过。 此时的父亲,已经不在乎社会的眼光,勇敢地穿上这身女装,试图去体会妻子生前为家庭默默承受的枯燥与乏味。 可电影终究要落幕,他和妻子都必须回到那个索然无味的现实生活中。 现在,却只剩下他一人。 前路漫漫,他又能走多远呢? 几十年的朝夕相处,曾经梦想中的白头偕老,现在看来,真是太远了。 痛苦,在这一刻得到了具像化呈现。 可以说。 《走走停停》摒弃了国产家庭片里常见的情节化笑料和故意制造情感冲击的通病,转而以平实真挚的方式,展现人物内心微妙波动的同时,探讨了存在的意义和日常的价值,呈现出创作者对生活深度的理解和尊重。 影片的最后。 妹妹离开老家,吴迪则选择留在离世的父母身旁,两人最初的身份困境在这一刻实现互换。 吴迪终于释怀,明白了虽未达理想,效仿父母的生活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 生活本不完美,允许其满目疮痍,同时在裂缝中修补,这便是我们存在的方式。 电影《走走停停》,乍一看似乎轻松,实则挑战了观众对电影的常规期待。 观众以为他们将会有所作为,将会有爱情的续集,将会有家庭的团圆,将会有成功的光环...... 事实却是老一辈的黯然退场,年轻人亦步亦趋于平凡。 三年间,距离与时间深化了生与死的隔阂,加深了人与梦想的距离。 吴迪返璞归真,冯柳柳随波逐流,他们的相遇在大桥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生活不过是场长途跋涉,有人追求快速,有人选择慢行,而终点或许并无所谓快慢。 就像父亲说的: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糕。习惯了就好。” 主题曲《我活着呐》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在躺不平也跑不动的房间里活下来真是了不起,生活没对我客气,我朝它敬一个礼”。 海报上写着“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 在缝缝补补的人生里,允许一切随风摆布,即是一种豁达。 吴迪见证了自己「四十无成」的荒唐,理解了人间的笑话与神话,触摸到了那些再珍贵不过的顿悟与迷茫。 他的前半生,像是被烟头烫烂的床单,后半生则是灭了火,又堆起了下一轮的绿豆冰。 电影未尽其言,但足以让人省思。 真实的生活,不是电影里的幻想,而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不过。 好在对吴迪来说,他终于明白了。 北漂未果是他的“停”,回家后的种种,才是他真正的“走”。 (院线上映中) 看更多精彩影评 关注【影探】微信公众号 刷剧淘片看综艺,深度解析神吐槽,千万影迷都在这里 2024/06/13 监制:探长 Supervisor: Tanzhang 编辑:小探 Editor: Xiao Tan 豆瓣:影探 Douban 微博:影探探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