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同通宝

 幽凉如水倚深松 2024-06-15 发布于广西

会同通宝正面↓


    我的小木箧里收藏有一枚铜钱,浑身都是铜锈,面文上的文字,没有一个是看得清楚的。

    穿口上的字看得出是人字头,查了一些古泉方面的书籍,找得人字头的钱币有金国通宝、会同通宝等,还有金榜题名、金玉满堂等花钱,另琉球王国有金圆世宝,以及安南的立元通宝,其篆书写法的字体上部与人字头相像。

    实在搞不清它是哪种钱?会不会是消逝于历史长河,又从新出现的,从没见过的一种珍罕铜钱呢?莫名地就产生了一种探究真相的欲望。

除锈后的会同通宝↓

    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总想搞明白它是什么钱?于是决心对此钱进行除锈,经过一番操作,总算把铜钱表面的铜绿弄干净了,这时经过仔细观看,可以辨认出最上面的字是会字,右边的字辨认不出,下边的字和左边的字虽然看不清晰,但是从显出的字迹轮廓的形状来看,可以猜出下边的是通字,左边的是宝字。

    由此可以轻易地推测出此枚钱币是会同通宝,钱上的四字为顺时针旋读,笔意粗拙,率意而写。

会同通宝背面↓

    此币铜质色泽偏红,略微带紫,内外廓都是细缘,制作粗糙,明显有大辽铸币的特点和风格。

    直径在38mm+,钱身有一道暗裂,边道有些许缺损,字体腐蚀严重,流露出浓浓的沧桑韵味。

会同通宝直径38mm+↓

    辽太宗耶律德光有会同年号,会同通宝当是这一时期所铸,为辽代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

    辽国自己铸币很少,行用的都是邻国钱币,所以后世一经发现辽钱,多为大珍,尤其是辽上八品,不是有钱有势就可以集齐的。

    会同通宝无史籍记载,最早发现于1989年,是被收藏家冯毅在辽宁朝阳得到的,是他在当地的一家废品收购公司回收的废旧铜钱堆里,拣选出的一枚会同通宝真品。

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的拓图↓

     华光普在《中国古钱大集》说会同通宝:“仅见品。一级,无定价。径24毫米,重4克。”

     华先生说的会同通宝是小平钱,至今未见有第二枚过得硬的真品出现。

    我这枚会同通宝是大钱,不知算折几?至今亦未见有相同品种的第二枚出现,目前仍属孤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