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思考:当前世界

 天上才一天 2024-06-15 发布于重庆

地球是圆的,人类是方的。

中国韬光养晦不是策略,而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文化基因。

白人政治和极右抬头,是西方的传统,争斗不断,相互倾轧。

经济上的大融合在根本上是地球资源的空间优化。思想上的大融合当前来看,只有唐朝,万国来朝,那时我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唯一国家,人类从根本上属于强者,他们引领着前进,把中国文化学的很透的小日子把这个做的很明显。

如果从百家争鸣的角度来看,当前世界是热闹的。俄乌战争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世界魔盒,地缘政治和代理人战争从根本上是为利己经济服务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途径,此消彼长的历史中只能是面对面的斗争,不管自己下不下场,至少有两个对象直接参与。魔盒打开的结果是必将引起地缘地震,各种力量从重新组团到重新洗牌的转变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表现的更加明显。

如果从历史规律来看,当前世界是发展的。所谓的老牌资本主义,在《资本论》中已经有很多篇幅的内容指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尤其大漂亮的精英主义文化,价值输出文化,移民文化等等,都成为埋葬本身的工具。它们用几百年 ,当然最紧要的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洗牌,用自己的政策验证了走下坡路的进程,欧洲宁愿花更多钱买大漂亮的天然气等资源,也不去隔壁的大鹅家买,正如前几天形似默克尔的女议员所说,欧洲目前的生存环境是坐在那个演讲大厅的人所造成的,获得便宜能源的管道成为“海底的一块铁”,对自己国家工业的生命线遭到人为破坏而无动于衷。当然,这是一种觉醒,可是这帮人要么不醒,要么醒了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这在上个世纪早期是被德国历史所证明过了的。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过犹不及,这句话将来某个时刻会用到西方国家身上。

在中国文化里,方圆既是经济,也是哲学。古代的中国铜钱出现很早,外圆内方,这是厚植中华民族文化的外部呈现。如果说外圆内方是形式,厚德载物就是内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是包容。我们从百家争鸣里得到百花齐放,从历史规律里得到政策优化。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方圆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性格。人类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走来,摆在当前人类面前的是资源的占有,直接掠夺和互相交换是资源变更拥有主体的两种途径。到这里就涉及到了拥有资源的主体对资源的保护力量强弱了,地球上还有很多未知有待人类去探索,现在已经发展到太空了,更是大进步。从中国历史来看,王朝更替大都是开国之初政策的利与弊。在强大精神力量的带领下,王朝启新后都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一些矫枉过正的制度慢慢成为阻碍力量。

文韬武略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是战无不胜的硬道理。我们历史上“文韬”内容包括很多,其中对外影响也是其中之一,比如,我们的汉字,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的瓷器等等,足迹踏遍了整个世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成为影响或者引领整个地球村进步的文化干货和硬通货。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得天下,我么经常说,智慧在过去,显然也不尽然,但是有些古人总结的名言锦句的确用到现在也是可用好用的,用文字流传下来的经典减少了后人前进过程中的摸索,作为发源地的母国应该做到比其它地方更好更深。历史上不乏文治武功兼具的千古一帝或者治世能臣,跨马驰骋,四方征战,扩大疆域,发展民生,“武略”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古代就是“家天下”的君主把子民照顾好,这是极其朴素的道理。

纵观当前世界,错乱复杂,战火纷飞,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把“子民”照顾好。西方所谓的“精英政治”站在资源有限的立场上,唯我独尊,而这个“我”不是“子民”,而仅仅是坐在“大厅”里的“精英人物”,他们思想中没有大同,更没有存异,他们的思想也好,行动也好,都是充斥了淘汰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符合自然界规律,但是当一个国家出现严重的不同分化后,是不符合社会规律的,而“精英政治”要把这一部分所谓“落后分子”淘汰更是不可容忍的。

世界大变局,但人类共同体。生在其中,我们看到的,经历的,有些只是表象,有些东西本质藏得很深,但随着风景这边独好和那头洪水肆掠,发展的中心又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