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手斧技术演化与人群扩散模型

 新用户5761CeW4 2024-06-17 发布于黑龙江

手斧人群是中国远古人类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但由于缺少人类化石的发现,我们对这一人群形态特征和演化地位的了解非常匮乏。幸运的是,通过对该人群留下的大量物质文化遗存的研究,考古学者们从中抽丝剥茧,逐渐为我们揭示和复原出中国手斧人群的生动生活画面和演化历史。

最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和南非金山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发表有关中国手斧技术演化的观点文章,在系统梳理中国手斧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若干新的认识,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以“The evolution of handaxe technology in China: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questions”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

手斧是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器型,蕴含着丰富的古人类技术、行为与认知能力演化等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有稳定形制的工具,能够制作手斧,被广泛认为是古人类石器技术史上的首次革新,反映了人类思维与认知能力质的飞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手斧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76 万年前的非洲,后扩散到欧亚大陆不同区域。至距今约30-15万年前后,手斧在欧亚大陆西部逐渐消失,而在印度半岛和东亚,手斧的延续时间可至晚更新世。从与手斧伴出的人类化石来看,手斧使用人群既包括早更新世阶段的直立人,也包括中更新世以来的海德堡人以及尼安德特人。因此,手斧的发现与研究也为探讨古人类跨大陆迁徙扩散以及文化传播和交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否存在手斧,一度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该问题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莫维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假说。他认为以印度北部为界,可将旧大陆划分为东西两个不同的文化圈,界线以西属于手斧文化圈;而界线以东,包括东南亚和东亚在内的地区,是发展滞后的砍砸器文化圈,缺少进步的手斧工具,这一区域的古人类在技术水平与认知能力上落后于旧大陆西部人群。这条界线就是对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影响深远的“莫维斯线”。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考古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山西丁村、广西百色盆地、陕西洛南盆地和汉中盆地、湖南澧水-沅水流域、安徽水阳江流域、湖北-河南丹江口库区等地区的一系列发现,不仅证实了中国存在手斧工具,也极大拓展了这类石器技术的时空范围(图1)。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可中国存在手斧,具有时代局限性的“莫维斯线”已不再适用。伴随上述一系列发现,新的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也随之产生。

图片

图1:中国不同地区发现的手斧工具示例。(a,b)陕西洛南盆地发现的手斧;(c,d)湖北丹江口库区发现的手斧;(e,f)广西百色盆地发现的手斧。

中国手斧的年代和使用人群:目前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手斧来自广西百色盆地。通过对与手斧伴生的玻璃陨石进行氩-氩法(40Ar/39Ar)测年可知,这些玻璃陨石的形成年代在距今约80万年前,研究者进而推断百色盆地手斧年代应与玻璃陨石年代相近,即处于早-中更新世之交。相比百色盆地,中国南方其他地区手斧遗址的测年工作则长期面临困境,这主要是受南方红土酸性强的影响,导致缺少合适的测年样品。目前南方地区大多数手斧遗址的年代仍主要根据地层沉积物性质、遗址所处河流阶地部位等指标来综合判定。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的环秦岭地区的手斧遗址,近年来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测年工作。结果显示,环秦岭地区的手斧出现年代集中在距今约25万年前后的中更新世晚期,手斧技术持续时间较长。其中丹江口库区、洛南盆地和蓝田地区的手斧持续到距今10-5万年左右,环秦岭地区也因此成为世界范围内年代最晚的手斧分布区。

有关手斧的使用人群,距今约80万年前的百色盆地手斧使用者应处于直立人阶段。一些学者认为湖北丹江口库区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直立人头骨化石——郧县人,是手斧的制作和使用者,但该头骨化石与手斧的层位关系仍存在争议。在距今约25万年以来,中国古人类演化变得非常复杂。现有证据表明这一时期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一种新的人群——丹尼索瓦人,而同期其他的中国古人类化石,如大荔人、许家窑人、许昌人、马坝人等,演化分类地位至今仍不明确。由于中国目前缺少明确的与手斧伴生的人类化石证据,因此尚不清楚这一时期中国手斧制作者的分类地位。从当前考古材料来看,拥有手斧技术的人群很可能与同时期其他古老型人类(如暂未发现手斧技术的丹尼索瓦人)共存,这一推断与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国古人类化石呈现出的复杂多样的形态特征相一致。

中国手斧技术的分布特征和扩散模式:手斧技术首先出现于岭南地区的广西百色盆地和广东南江流域,之后向北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而从长江中游的湖南澧水流域、江西潦河流域到长江下游的安徽水阳江流域均是手斧分布范围,并表现为一条显著的沿长江扩散带。同时,手斧技术沿汉水而上,扩散到秦岭以南的丹江口库区和汉中盆地,丹江口库区双树遗址的测年结果显示,手斧技术到达该区域的时间可能在距今50万年左右。

从距今约25万年开始,手斧技术在环秦岭地区普遍流行,进入中国手斧技术发展的繁盛期。同时,手斧技术从秦岭地区向外辐射,向北可至山西汾河流域的襄汾盆地(即丁村遗址群),向东可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如安徽巢湖地区的发现),而向西则沿长江及其支流进入重庆、四川盆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近期,成都平原王家堰遗址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稻城皮洛等遗址手斧的发现,为手斧技术向西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证据支持,手斧技术沿长江流域的东西向分布格局也更加清晰。初步测年结果显示,皮洛遗址手斧年代不晚于距今13万年前,该遗址也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手斧遗址。

综合目前材料,我们提出中国“中更新世晚期手斧技术辐射”模型,认为中国手斧技术在距今约25万年前的秦岭地区形成发展中心,伴随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一技术开始从中心地带向四周辐射和扩散,形成继中更新世早期百色盆地手斧技术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扩散之后,中国手斧技术的又一次传播扩散浪潮,此次手斧技术的扩散范围更加广泛(图2)。 

图片

图2: 手斧技术跨大陆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分布与扩散情况.(a,b)手斧技术人群不同阶段走出非洲路线图及不同地区代表性遗址示意;(c)不同时期中国手斧遗址分布及手斧技术扩散传播模式示意, 红色区域指示中更新世早期手斧技术从南向北扩散过程, 黄色区域指示中更新世晚期手斧技术从环秦岭地区向外辐射和扩散过程.

中国手斧技术的全球性指示意义:来自东非Konso、Kokiselei等遗址的证据显示,手斧技术最早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出现于东非,并且这一技术的出现与非洲直立人的出现基本同时,两者之间可能具有关联。在距今约150万年前,手斧技术人群首次走出非洲,向欧亚大陆扩散。此次扩散范围非常局限,目前仅在西亚和南亚地区发现少量该阶段的手斧遗址,如以色列距今约140万年的Ubeidiya遗址和印度距今约150万年的Attirampakkam遗址。到距今约80万年前,非洲手斧技术人群开始了第二次走出非洲的历程,此次手斧技术的扩散范围远大于第一次,并对世界范围内手斧技术分布格局造成深远影响。进入欧亚大陆的手斧人群,一部分向东迁徙,到达印度半岛、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另一部分向西迁徙进入欧洲,目前在欧洲发现若干距今约70万年的手斧遗址,如意大利Notarchirico遗址和法国La Noira遗址,是这一时期人群扩散的反映。在中国,广西百色盆地发现的距今约80万前的手斧遗址,显示位于欧亚大陆最东部的中国也是此次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极大拓展了手斧技术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也为深入认识手斧人群跨大陆迁徙扩散和交流融合提供了重要证据。在此之后,手斧技术在各个地区沿着不同的轨迹演化,其消失的时间在各个区域也有所差异。其中中国手斧技术直到距今约10-5万年前后的晚更新世阶段才逐渐消失,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晚的手斧技术。

中国手斧技术的发现和研究,丰富了对于手斧功能及手斧人群环境适应能力的认识。在中国,从岭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亚热带环境,到北方黄河流域洛南盆地和丁村的暖温带环境,均是手斧人群的生活区域,川西高原的发现更是将该人群的生存范围拓展到青藏高原高海拔寒冷、缺氧地区,展现出中国手斧人群的行为可塑性与灵活的环境适应能力。发现于岭南地区的手斧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鲜见的、位于热带-亚热带雨林环境下的手斧遗存,这些手斧可能作为先民开发利用植物根茎食材的大型挖掘工具,展现出独特的区域性生计适应行为。

结语:基于当前考古材料和研究结果,我们尝试建立了中国手斧技术的演化过程,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中国手斧技术的出现很可能与早期人群跨大陆迁徙扩散有关,之后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自身特殊的模式。在中更新世晚期阶段,中国手斧技术进入发展的繁荣期,手斧技术从核心的环秦岭地区向外大范围辐射和传播。由于手斧遗址分布范围广,对于手斧技术的区域性特征和变化、手斧功能及区域性环境适应行为等仍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另外,我国手斧遗址中进行过绝对测年的并不多,因此,年代学工作也是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方面。从石器技术特征来看,晚期阶段的手斧人群很可能有别于同时期不具备手斧技术的人群,比如丹尼索瓦人,指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古人类,中国多样化的地貌和气候环境为不同人群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在今后研究中,对地层保存良好的手斧遗址进行沉积物古DNA分析,或许能够为辨析中国手斧人群的演化分类地位提供关键证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浩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为论文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社江研究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Robin Dennell教授,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Matt Lotter博士和南非金山大学Kathleen Kuman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BSCTPES, 41988101)。

文章信息:Li H, Wang SJ, Lotter MG, Dennell R, Kuman K, Chen FH*. 2024. The evolution of handaxe technology in China: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questions. Science Bulletin, doi.org/10.1016/j.scib.2024.04.047.

延伸阅读:

1. Chen FH*, Welker F, Shen CC, Bailey SE, Bergmann I, Davis S, Xia H, Wang H, Fischer R, Freidline SE, Yu TL, Skinner MM, Stelzer S, Dong GR, Fu QM, Dong GH, Wang J, Zhang DJ*, Hublin JJ*. 2019. 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Nature, 569: 409–412.

2. Dennell R*. 2011. An earlier Acheulian arrival in South Asia. Science, 331: 1532–1533.

3. Dennell R*. 2016. Life without the Movius L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Early Palaeolithic.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400: 14–22.

4. Hou YM, Potts R*, Yuan BY, Guo ZT, Deino A, Wang W, Clark J, Xie GM, Huang WW. 2000. Mid-Pleistocene Acheulean-like stone technology of the Bose Basin, South China. Science, 287: 1622–1626.

5. Key AJM*, Jarić I, Roberts DL. Modelling the end of the Acheulean at global and continental levels suggests widespread persistence into the Middle Palaeolithic. 2021.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8: 55.

6. Lepre C*, Roche H, Kent D, Harmand S, Quinn R, Brugal J, Texier P, Lenoble A, Feibel C. 2011. An earlier origin for the Acheulian. Nature, 477: 82–85.

7. Lei L, Lotter MG, Li DW, Kuman K, Li H*. Refi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Large Cutting Tool technology in the Baise Basin, South China. 2021. Lithic Technology, 46: 87-103.

8. Li H*, Kuman K, Li CR. Re-examinat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handaxes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2014. World Archaeology, 46: 705-733.

9. Li H*, Kuman K, Li CR. What is currently (un)known about the Chinese Acheulean, with implications for hypotheses on the earlier dispersal of hominids. 2018. Comptes Rendus Palevol, 17: 120–130.

10. Wang SJ. Perspectives on hominid behaviour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A study of the Lower Palaeolithic sites in the Luonan Basin, China. 2005.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 International Series, Oxford, 1406.

11. Wang SJ*, Lu HY*. Taphonom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ssues of the Pleistocene loessic Paleolithic site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2016.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9: 1519–1528.

12. Yang SX, Huang WW, Hou YM*, Yuan BY. 2014. Is the Dingcun lithic assembly a “chopper-chopping tool industry”, or “Late Acheulian”?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21: 3–11.

13. Zhang DJ*, Xia H, Chen FH, Li B, Slon V, Cheng T, Yang RW, Jacobs Z, Dai QY, Massilani D, Shen XK, Wang J, Feng XT, Cao P, Yang MA, Yao JT, Yang JS, Madsen, DB, Han YY, Ping WJ, Liu F, Perreault C, Chen XS, Meyer M, Kelso J, Pääbo S*, Fu QM*. 2020. Denisovan DNA in Late Pleistocene sediments from Baishiya Karst Cav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Science, 370: 584–587.

供稿人:李浩

论文信息:

https:///researcher/2811421/chen-fahu/

https://www./profile/Fahu-Ch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