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足口病之案二:桂枝加葛根薏苡败酱豆归汤证

 刘红星34ul0sm0 2024-06-17 发布于湖南

此案与前一篇葛根汤可以说是一个对立的案例,特别有鉴别意义。——《手足口病之案一:葛根加薏苡败酱豆归汤证

关于手足口病的介绍和经方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与治疗方法,在上篇都已经有详细介绍,此篇就不再赘述。

案例二:桂枝加葛根薏苡败酱归汤

吴某,男,1岁半小患者,偏瘦

20240519 周日 14:53 初诊

手足红疹、口糜、反复低烧2天,有汗出,无咳嗽,无鼻涕,纳差,大便拉稀一天2次,舌淡苔白,脉浮细数。

六经: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方证:桂枝加葛根薏苡败酱豆归汤证

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葛根18 薏苡仁30 败酱草18 当归10 赤小豆15 生姜15 红枣4

剂量:3

煮服法:5碗水泡一个小时,大火,煮取1碗水,去渣,分二次温服,一天两次。

20240523周四 08:56 回访

图片

小孩不会表达,发烧有疹,怕不怕冷、痒不痒不等都不是很清楚,有汗出,且当表看,当为太阳;疹红、口糜为有热,归阳明;疹有凸起,且手足口一般继续发展就起水泡,故按湿毒看,可归为太阴;纳差、大便拉稀可以视为太阴或者太阳的“协热利”;脉浮细数主表主热。故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选桂枝加葛根汤是因为有表,且有汗,还有下利,我是根据葛根汤条反推的,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有麻黄一般是无汗的,那么有汗的是不是就可以用桂枝加葛根呢?并且葛根不只解表,还有清凉解肌去热、止利的作用,对于这些红疹水泡性的疹应该也有好处,怕力量不够还加了薏苡败酱,红疹有出血样颜色,故合当归赤豆,活血利水湿。

方证鉴别

注意与葛根汤、麻杏仁薏甘汤、越婢汤等鉴别。前两者一般无汗,但越婢汤有汗——续自汗出”,他这个自汗是阳明热引起,此证热没那么重,且桂枝汤的汗是因为表虚!

图片
叶达明
中医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师承于首都国医名师冯世纶教授、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黄帝内针第十一代传人杨真海大师。
致力于《伤寒论》和《黄帝内针》的学习、研究与践行。

经方六经八纲辨证体系与黄帝内针理法,二者均以治人为本,以“调中”为法的一种通治”方法。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不分病种,中医更关注的是生了病的,并非只是治某,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而能治愈各种不同的疾病,即所谓的六经钤百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左手伤寒,右手内针,承仲景之学,传古法之技,治今人之身,平百病之体,做新时代的“古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