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泰兴人总想划入常州?

 盆景匠 2024-06-18 发布于陕西

泰兴,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泰兴与常州地区(包括今常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关系颇为密切,这为两者之间的地域情感奠定了基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区域均属于吴国的范畴,共同经历了吴文化的滋养,共享了相同的语言、风俗与生活习惯。到了秦汉时期,随着郡县制的确立,两地虽分属不同行政单位,但因地理位置相邻,商贸往来频繁,人员交流密切,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地缘联系。

历史上,泰兴依托长江水道,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节点,而常州则以其发达的手工业和商贸活动闻名,两地经济互补性强,相互依存。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常州地区的丝绸、纺织品等商品大量通过泰兴港输出,而泰兴的粮食、盐业等资源也不断输入常州,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这种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加深了两地人民的情感联系,也为后来泰兴人对划入常州的期望埋下了伏笔。

清末民初,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但在行政区划上,泰兴归属多次变动,曾隶属于扬州府、通州等地,直至1983年,泰兴正式划归江苏省直接管辖。

这一系列变化,使得泰兴在行政归属上与常州逐渐分离,但民间对于回归“常州大家庭”的情感并未因此减弱。究其原因,除了文化、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外,还与人们对于历史记忆的追溯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有关。

常州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兴与常州在方言、习俗、节庆等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感让许多泰兴人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视为“常州文化圈”的一部分。

此外,常州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也让泰兴人看到了加入常州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福祉的提升。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泰兴与常州的未来合作与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无论是从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升级,还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共享,两地都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对于泰兴而言,融入常州都市圈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能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现自身特色,实现优势互补。而对于常州来说,吸纳泰兴,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其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泰兴人对划入常州的期望,是历史、经济、文化和现实需求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地域文化认同的力量,也体现了人们对更好生活、更高品质发展的向往。

未来,无论行政区划如何调整,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融合,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泰兴与常州应携手并进,共同探索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为两地人民创造更多福祉,共同绘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