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的社交礼仪:微信聊天里的10个“潜规则”,一定要记住,否则惹人讨厌

 儒风大家 2024-06-18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 望舒

 
 
在“网络一线牵”的时代,微信聊天成了人们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
 
如蔡康永所说:“你说什么样的话,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微信聊天中,您一定要记住10个“潜规则”。否则,惹人讨厌还不自知!
 

1

  • 千万不要问“你在嘛”“忙吗” 
在微信上问“你在嘛”“忙吗”,真的是非常没有礼貌。尤其是多年没联系的人,使对方无法回复。
 
想起网上有个段子:你总问我“在不在”,我说“在”,你跟我借钱怎么办?我说“不在”,你请我吃饭怎么办?
 
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简洁明了地说事情,如果是重要事情,可以先拿纸笔记好,分条写下来,免得发完后发现漏掉某件事。
 
如果是比较复杂的事情,直接打电话更为稳妥。
 

2

  • 打电话两次没接,就不要打第三次 
打一次电话没有接,可能对方在忙;如果打了第二次,依然没有接,就不要再打第三次。
 
常言道:“事不过三。”
 
第三次没有接电话,就意味着对方是在怠慢你,请选择离开。
 
人与人之间,没有必要卑微地等待;珍惜你的人,看到未接电话后,会第一时间回过来。
 

3

  • 聊天时不要回复“嗯、哦、呵呵”
 
当人们兴致勃勃在微信聊天时,对方总是回复“嗯、哦、呵呵”。让人有一种被敷衍的感觉,瞬间冷场,直接将友谊的小船推翻。
 
反之,句子后面用“呀”“嘛”等词语,能令人感到亲切。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认为“呵呵”是假笑的拟声词,带着不屑、敷衍、鄙视等多重含义。
 
可见,“呵呵”是排行第一的禁忌词!

 

4

  • 不太忙的话,一定要及时回复消息 
《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及时回复别人的信息,是最基本的修养。这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与素养。
 
有一种礼仪,叫收到就回复。回复信息及时,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尊重。如果正在忙,回复慢了,一定记得先道歉。
 
有人说:“网络时代,愿意给你秒回信息的才是真爱。”
 
其实,虽然现代人机不离手,依然会错过一些信息。“秒回信息”着实有些夸张,很难做到。
 
无论如何,请珍惜那些及时回复你消息的人。
 

5

  • 不要发60秒长语音,视频聊天要先经对方同意 
微信发文字,是简单方便的沟通工具。
 
因此,人们常常对发60秒长语音的人难以忍受。如果不方便听,还要转化成文字。经常由于普通话不标准,而产生歧义。
 
更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忽然接到视频聊天。发视频聊天的人从来不考虑别人身处的环境,这样做合适吗?
 
即使亲人之间,也要先经得对方同意,才能视频聊天。
 
发60秒长语音和直接视频聊天的人,其实是极度缺乏同理心,缺乏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6

  • 要懂得微信聊天中的“弦外之音” 
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就要求我们能准确地判断出说话者的弦外之音。
 
成年人沟通时,不是把所有的话都直接说出来。那么,用弦外之音暗示将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怎么才能听懂别人真正要表达的弦外之音呢?
 
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仔细看对方在说什么,从话题中发现问题;
 
其次,要学会以静制动,耐心让对方把话说完,从语气、措辞等方面看对方是否愿意继续这个话题。
 
仔细地品味,总能看出对方的真实想法。   
 

7

  • 聊天的同时,不要一直发自己感兴趣的照片和视频 
同事朋友家里添了孩子、孙子,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会主动提出想看看宝宝的照片或者视频。
 
然而,有些人陶醉在自己的幸福里。整天话题不离宝宝,其实,别人并不感兴趣。
 
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每次微信聊天时,不停地发宝宝的照片、视频,令人心生反感。
 
这种人不明白的是,自己家的宝宝全家人都视若珍宝,越看越可爱。而对于别人来说,不过是个普通小孩而已。

 

8

  • 异性之间,没有重要事情,不要在晚上聊天
心理学中有个“黑暗效应”,指的是:人在光线比较暗的夜间,跟他人相处时,容易降低戒备心,并且自身的情绪感知更敏感。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培养彼此之间的感情。
 
在夜间,同异性聊天,更容易捕捉到暧昧的味道。
 
异性之间的聊天,往往是从最初的寒暄,到逐渐的无话不谈。甚至,演变成每天睡前的习惯。
 
因此,不要经常在夜晚与异性聊天。慢慢产生了“依赖”心理,非常容易聊出感情。
 

9

  • 朋友之间,不要总是聊个人的烦恼和对生活的抱怨
对工作不太不满意,与亲人、邻居、同事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这些,都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事情。
 
当你用“这是小事,无需在意”的心态去对待时,便云开雾散。
 
然而,有些人总是喜欢找人吐槽、抱怨。
 
的确,朋友是人们倾诉心事的对象。但是,过度的倾诉可能会让朋友渐行渐远,甚至离你而去!
 
与其抱怨,不如早点想办法解决问题!
 

10

  • 未经他人同意,不能泄露带有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和图片
微信聊天是把双刃剑,人们在聊天时,经常会发一些带有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和图片。
 
但是,不经本人同意,不能私自发布这些内容和图片。
 
这样做,不仅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更严重的是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
 
一旦发生这种行为,当事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相应侵权行为并道歉,恢复当事人的名誉,消除其造成的影响,以及作出相应赔偿。
 
可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让微信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交方式在不断地发展。“有礼貌”的定义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需要我们不断地用心学习、实践。
 
最后,请您牢记微信聊天里的10个“潜规则”。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真正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