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东北鼠疫老照片:尸横遍野棺材如小山,犹如人间地狱!

 dongchang 2024-06-18 发布于河北

1910年年底,晚清摇摇欲坠,谁也没想到一场大鼠疫在东北爆发。这场鼠疫席卷东北,前后历时6个多月,超过6万人死亡。鼠疫爆发时,哈尔滨傅家甸(今哈尔滨道外区)成为重灾区,这里堪称人间地狱。(这是一组反映1910年人们抗击鼠疫的老照片)


鼠疫是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疫情,曾经鼠疫导致大量人口减少。而近现代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鼠疫就是清末宣统年间(1910年)的哈尔滨大鼠疫(也称为东北大鼠疫)。


哈尔滨大鼠疫在1910年秋冬开始,最早出现在满洲里,之后在黑龙江哈尔滨蔓延开来,最后东三省各地大蔓延。瘟疫直接导致东三省多达60468人死亡,其中光哈尔滨周边就多达27476人。


为了缓解疫情,清廷派出施肇基担任防疫大臣前往东北。面对正在蔓延的疫情,施肇基请当时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博士(英属马来人)前往东北处理疫情。


1910年12月24 日伍连德为首的医务人员抵达哈尔滨,面对大疫情伍连德先考察了最为严重的傅家甸,当时哈尔滨傅家甸鼠疫肆虐,底层民众如蝼蚁般的生命转瞬即逝,伍连德最后在这里发现了疫源。


伍连德作为现代医生,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对疫源进行研究,最后解刨疫尸,发现鼠疫传播的是人与人。马上想出隔离主要疫情发办法,要求防疫大臣施肇基隔离主要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图为解刨疫尸。


之后在防疫大臣施肇基和伍连德博士的建议下,清政府抽调所能调动的陆军军医学堂、北洋医学堂和协和医学院的医护人员以及直隶、山东等地方的一些医生,医务人员前往东北处理疫情。


当时通过清末新政接受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医护人员采取科学有效防疫办法,在无药、无防疫体系的情况下,以隔绝交通、对传染者进行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消毒的有效方法的缓解了疫情的蔓延。


最终在伍连德为首的医务人员的努力下,67天缓解了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从东北蔓延开来的危险。


积雪中间燃烧棺材的烟雾,由于鼠疫没办法通过掩埋来去除,只能火化疫尸,最后这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阻止疫情蔓延。图为长春长达一华里地上都在焚烧装有疫尸的棺材。


1910年哈尔滨大鼠疫老照片,到处堆满疫尸。

本文搜集了一组老照片,为大家展示疫情最为严重的哈尔滨和长春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