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到底有多么不朽?其中两句箴言,至今仍被奉为圣典

 凤凰山居士 2024-06-18 发布于江西

原创                     

2024-06-16 16:45
发布于:天津市

之前有朋友总问我,《史记》这种大部头史书该怎么读,其实我觉得不必从第一页开始读,完全可以挑一段你熟悉的历史当故事来读。都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我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史记》中的两句话。

第一句是,“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这句话出自《史记·商君列传》,是说有一千个人对你连声诺诺,不敢违抗,也不如一个敢于你争辩的人。这段故事是说有一个谋士,赵良要投入商鞅门下,但有个要求是他要成天说真话而不被诛杀,他还举了两个例子,周武王,身边不乏谔谔之人,成就大业,殷纣王呢,身边都是诺诺之人,终至亡国。

这就像《史记》中的另一句话,“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出小问题时没人提醒,大问题没人批评,雪球越滚越大,酿成大错时谁来帮助你呢?因此,人生需要诤友,这个友是广义的,不一定是朋友,只是需要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不足。

就像李世民和魏征,魏征成天对李世民耳提面命,据理力争,经常搞得皇帝下不来台,但也成就了他。

第二句是,“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这句出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是说好的商人懂得将财富藏起来,君子也是,有着优秀的德行,但看起来好像很笨拙的样子。其实就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大智若愚”。

这段话出现在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后,老子对他的赠言中。说的是“和光同尘”的道理,告诫我们要懂得低调地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列子》中有一个故事,晋国贼很多,有个叫郗雍的,能一眼就看穿某个人是不是盗贼,晋侯重用他,让他抓盗贼,但不久郗雍就惨死于盗贼的集体谋划中。

其实还有另外一句话想要送给大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大家比较熟悉,不是出自《史记》,而是出自作者司马迁的书信中,司马迁受刑之后还是选择了这么一条艰难的路,他的作为对得起自己受到的屈辱,也对得起自己的理想,希望听到这句话的你也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