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学】60首常用经方精讲(1):芍药甘草汤

 中医药方便 2024-06-18 发布于四川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之前我们已经系统的讲解了不少经方了,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这个工程。

所以,我们挑选临床常用60首经方来讲解,开通了“通讲60首常用经方”专栏,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

愿各位老师,跟着我们的步伐,开启一段新的经方学习之旅!!(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一期,助力中医人的成长!)   

Image

文/杏林明医

通讲60首常用经方专栏。

芍药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 芍药、炙甘草各18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 甘草汤有缓急安中止痛、解毒等作用,此于甘草汤加芍药,故治甘草汤证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岀、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谐,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

按:本方不只治脚挛急,即脚弱无力、行步困难者,用之亦验,古人名为去杖汤即由于此。

【辨证要点】四肢、胃腹等处挛急疼痛者。

常用加减

1.兼湿热证者,加三妙散;

2.兼寒湿症者,加桂枝、苍术;

3.虚弱者,酌加人参、附子;

4.胁痛者,加柴胡、枳实;

5.项强痛者,加葛根;

6.治泌尿系结石多与猪苓汤合方;

7.治癫痫样痉挛发作多合抑肝散(白术、茯苓、当归、川芎、钩藤、柴胡、甘草)

8.合大黄附子汤又治闪腰伴便秘,下半身冷而恶寒者。

【运用与发挥】

1.治腹痛如神,脉迟加干姜,脉洪加黄连。(《医学心悟》)

2.凡青筋暴露,色紫,皮肉挛急者,用之无不效。不仅治脚挛急,凡因跌打损伤,或睡眠姿势不正,致腰背有筋牵强者,本汤治之。(《经方实验录》)

3.治小肠腑咳,发咳而矢气。(《皇汉医学·内科摘要》)

4.足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伴有腹皮挛急者。(《皇汉医学·建殊录》)

5.鼠溪部肿痛。兼见右腿拘紧,不能伸直,抽筋,脉弦细数,舌红少苔。(《新编伤寒论类方》)

6.细野史郎报告:芍药甘草汤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不管是中枢性的或末梢性的,均有镇静作用。不仅对表在性的躯体和四肢的横纹肌有缓急止痛的作用,而且对深在的平滑肌性脏器如胃、肠、胆囊、输尿管、子宫、膀胱、尿道或血管等也有缓急止痛的作用。(《经方的临床应用》)

7.治舌肿满塞口。(《圣济总录》)

8.三叉神经痛。伴头晕目眩,脉缓大,舌无苔有裂。(《江西医药杂志》1965 ;7:90)

9.大便干结如羊粪,数日一行,脉弦细而涩。十剂而愈。(《四川中医》1991;3:34)

10.不安腿综合征。症见小腿有莫可名状的酸、麻、胀、似痛非痛感,时抽筋,时有触电感,休息时加重。(《浙江中医杂志》1988;6:273)

11.强中。舌尖边俱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八剂而搓。 (《河南中医》1989;3:31)

12.根据中医用药习惯,多谓赤芍药性寒,泻荣气;白芍药性平,补荣气。甘草生用泻火,炙用温中。临床用本方治纯虚证时,宜白芍与炙甘草;治阴虚兼瘀凝时,宜赤芍药与生甘草。(《伤寒论方运用法》)

13.血尿。芍药甘草养阴活血,疗血尿效果确切。(《<陈亦人医案医话》)

14.腓肠肌痉挛。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肢抽筋,用本方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黏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

15.芍药甘草汤治疗的疾病以功能性多见,治疗腹痛,—定要排除梗阻、穿孔及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疗呃逆也要排除膈肌肿瘤,久病体虚之呃逆,此多为中气衰败,本方疗效多不佳。(《经方100首》)

【方歌】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

阳旦误投热气烁,苦甘相济即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