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用的民间秘方真有奇效,方圆闻名,特献出,为发扬中医增砖添瓦

 随缘飘渺 2024-06-18 发布于山西

透骨消肩痛散

当归12克 川芎10克 麻黄15克 桂枝15克 姜黄15克 生川乌10克 生草乌10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延胡索15克 桑枝20克 细辛10克 艾叶15克透骨草30克 樟脑10克.食醋适量,水适量.将上药粉碎,加食醋,水拌湿后装入布口袋内(以不滴水为度),上锅蒸15-20分钟,取出稍冷片刻,温度合适合,将药袋热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敷后将药取下,活动关节2-3分钟,药袋可重复使用2-3次,若药袋干,可再拌少许醋和水再蒸.6次为1疗程,一般1疗程疼痛减轻,2-4个疗程即可治愈.

颈椎病名方-颈舒汤

[组成] 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  [功能] 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主治] 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本方还以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蝎活血化瘀、搜剔经络。行之医话公众号整理编辑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临床应用] 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
黄葛舒颈汤方药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葛根30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补骨脂15克,当归15g,鸡血藤15克,路路通15克,秦艽12克,姜黄15克,川芎12克,金毛狗脊30克,炙甘草10克,全蝎3克。每日一剂,水煎三遍混匀,早晚分服。
加减:若见眩晕不剧而关节痛疼伴颈僵、颈项活动不适者,大多属颈型或根型颈椎病,当以熄风化痰活血为主,加僵蚕、全蝎、胆南星;若眩晕且空,头痛不显,视物旋转甚则猝倒,并伴有神疲、耳鸣、恶心呕吐者属椎动脉型颈椎病,以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加枸杞、黄精、何首乌;若眩晕不剧,仅感眼花、耳鸣、手麻、心悸者,多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当以调理肝脾肾为主,加当归、淫羊藿、鹿角、熟地黄等;若眩晕且头重沉闷,苔腻者,加重胆南星、白术、泽泻、半夏。

辨证治疗膝关节滑囊炎

血热型:膝关节肿胀,有明显波动感,浮髌试验阳性,扪之灼热,有压痛,舌苔薄白,脉弦滑数。药用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赤小豆30克,防己12克,鸡血藤20克,牛膝15克,车前子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湿热型:膝关节肿胀,有明显波动感,抚之灼热,关节屈伸时疼痛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药用水牛角20克,桑枝30克,白茅根20克,地骨皮20克,石膏30克,薏苡仁30克,萆薢30克,蜈蚣一条(研冲)。水煎服,每日一剂。
  
  虚寒型:膝关节肿胀,有波动感,皮色不变,抚之有冷感,活动轻度受限,遇天气变化则疼痛加剧,伴腰痛、头疼、夜尿频数,口淡,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滑腻,脉弦细无力,迟脉尤甚。药用制川乌20克,白术20克,附子20克,乌梢蛇20克,杜仲20克,熟地黄30克,小茴香12克,黄精2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2克,茯苓20克,威灵仙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