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挖出一件唐代残片,揭开王羲之用笔机密,赵孟頫含泪写了上千遍!

 墨品书法网 2024-06-18 发布于北京

公元1900年7月12日,王圆篆道士如同往常一般,清扫敦煌莫高窟的黄沙,无意在16号洞窟中,发现敦煌藏经洞,挖出从西晋至北宋,共计5万多件文书,其中包含很多的书法精品。

譬如欧阳询唯一传世真迹《敦煌遗书》,手稿全本真迹《庄子》、《道德经》等等,可谓是精彩纷呈,除了上述的经典名作,洞中挖出一件唐代残片,揭开王羲之用笔机密,它就是蒋善进摹记的智永《真草千字文》。

众所周知,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为了悟透家传笔法,闭门习书三十年,掌握王羲之用笔机密,尽得平和简淡之气,可惜智永自幼出家,没有子嗣。

智永担心古法断代,于是总结毕生所学的“二王”笔法,认真撰写《真草千字文》,都穆称赞曰:“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苏轼《东坡题跋》也说:“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陶渊明)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此作以楷、草两种书体写成,具备教科书水准,楷书用笔精到标准,草书点画婉转流逸,极尽温雅虚和之气,内含自然意趣,非常适合初学者临摹。

之后智永抄写800本,分送浙东诸寺,把“二王”用笔机密大白于天下,然而真迹大多流散,目前只有拓本传世,不利于观察墨色变化,以及细节处理。

幸好敦煌藏经洞发现一幅墨迹,虽然由蒋善进临摹,但是充分还原智永技法,全卷仅残余360余字,点画洒脱自如、流逸多变,一派娴静温雅之象。

如智永一般“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运笔一波三折,时而用中锋不断衄挫、蓄力,呈现波折形态,让墨色力透纸背,更显筋骨洞达。

比方看“兰”字竖画,起笔、收笔的力道偏重,中间以波折笔势书写,更显质感醇厚,风韵古雅,据文献记载,赵孟頫5岁开始临摹《真草千字文》。

为了锻炼基本功,每日写10遍,有时累的流着泪临摹,一生写了上千遍,由此悟透“二王”书法技巧,成为“元书盟主”,时常临摹,可以强化基本功。

通过墨迹体察精微的细节处理,还能搭配拓本一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能把此作尽数掌握,算得上初步掌握“二王”笔法,日后临摹晋唐法帖,可以上手更快。

而今,我们对智永《真草千字文》(敦煌残本)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以手工装裱。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