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发现贺知章真迹,全世界仅此一件,李白赞叹:这字不逊于王羲之!

 三余字画 2024-06-18 发布于山东

幼儿启蒙之时,大多学过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充分展现出心中的悲伤和无奈。

受到《回乡偶书》苍凉气韵影响,后世眼中的贺知章,是一个怀古伤今的“忧郁诗人”形象,其实他同李白一般,生性豪放旷达,酷爱饮酒作诗,冠以“诗狂”之称,与李白乃“忘年交”。

当年李白初来长安,结识了贺知章,因欣赏对方的诗词天赋,时常饮酒、游玩,深厚友情成为一段“千古佳话”,李白曾作诗:“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甚至赞叹贺知章的书法水平,不逊于王羲之,于《送贺宾客归越》写道:“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贺知章不但文采卓越,还练就一手精妙草书,学自“二王”一脉,同张旭结为姻亲,经常谈论书法创作,继承正统古法,用笔洒脱自如,纵情挥笔泼墨。

施宿曾记载:“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

可惜贺知章传世墨迹稀少,近代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发现一幅贺知章的草书真迹,全世界仅此一件,此作就是《孝经》,以小草所写,共计1000余字。

卷末注有“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点画灵动多变,如流动的江水,一贯而下,墨色浓淡有序,若是前几字力道深沉,着墨浓郁饱满。

后面几字则轻灵虚和,墨色略微浅淡,尽显飘逸之美,前后强烈对比,不仅展现立体感,还更显烂漫天真,正如《述书赋》评价所言“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

17世纪末期,《孝经》真迹传到日本,皇室秘藏几百年,2006年上海市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真迹得以首次归国,展露于大众面前,部分专家对其估值,称此作价值超过10亿。

相比张旭、怀素的狂草,此作没有过于飞动狂放,笔势容易把控,适合当代人学习,时常临摹,可以通过清晰的墨迹,观察细节处理,掌握正确“草法”,感受晋唐用笔的自然之妙。

而今,我们对贺知章《孝经》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以手工装裱。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