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空后遗症!王亚平坦诚太空之旅代价巨大,落地难行!

 百麦阁主 2024-06-18 发布于广东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里有个女航天员!

相信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听到这句话都会倍感唏嘘。因为这背后隐藏着女性航天员为梦想奋斗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压力。

作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太空出舱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就是这样一位'家中顽疾'。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追梦不渝、勇攀高峰'。

小时候家住邻县镇村的小王亚平,是个爱躲在地里滚爬的少女。小小年纪就展现出对大自然万物的浓厚好奇心。

'我记得那时最喜欢看小飞机飞过天空,总幻想能有一天自己也能驾驶那样的'小鸟'在天上翱翔。'王亚平说。

后来,她梦想成真了。

17岁那年,王亚平通过重重选拔,成为军队大院的学员,开启了自己人生的飞行梦。从此,她就再也无法回到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

接下来漫长的日子里,铆足了劲与命运做斗争。作为预备飞行员,训练强度之大几乎超乎常人想象。

体能训练、动力学原理、航空气象、还有各种繁琐的航空仪表识别……丰富多彩的专业课目,把王亚平彻底卷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直到现在,她都还记得当初实现飞机首飞时的心潮澎湃。'太阳在地平线上探出半边朝阳,一切在微曦中若隐若现,美得像一幅画卷。'

对于国家航空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是她当时最大的梦想。可就在10年后,人生的新篇章徐徐打开,梦想再次升华。

2006年,王亚平经过无数人激烈竞争,获批成为首批航天员。'开天辟地'的大事就此展开,前方道路虽艰难,却也充满了荣耀和梦想。

2013年6月,王亚平第一次进入太空,乘坐神舟十号飞船执行为期15天的航天任务。这一刻,她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可就在这短暂的15天里,太空生活给她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首先是长期处于失重微重力环境,给人体带来的负担。'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等反应,就连吃饭喝水,也得小心翼翼。'王亚平说。

同时,还有缺氧、紫外线辐射等外界环境恶劣因素,让她时常感到精神萎靡,头脑发晕。'有几次实在受不了,我都曾痛哭流涕。'

除了生理上的困扰,更可怕的是长期与外界隔绝带来的心理压力。白天里,她和两名男同伴被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一到夜里就格外孤单。

'在那密闭的金属罐头里,通过舷窗看到外面的浩瀚宇宙,那感觉真是万分渺小。'王亚平说,'尤其是夜里一个人时,常常会被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感所笼罩。'

这种内疚恐惧的情绪,往往来源于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

毕竟,为了她的航天梦,整个家庭都做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丈夫赵鹏一人扛起工作和家务重担,而年幼的女儿赵芸熙,更是饱受空巢的寂寞和思母的煎熬。

回忆起那个在地球上无助徘徊的小女儿,王亚平至今还心有余悸。作为宇航员,她对自己的家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当央视记者在采访中提到女儿赵芸熙的一句话时,王亚平眼眶不禁湿润了。

原来,小赵芸熙在问到妈妈在太空的工作时,曾这样说过:'妈妈是在天上保护地球的吧?'

孩子天真烂漫的话语,戳中了王亚平心中最柔软的一处。她恍然意识到,作为一名航天员,自己的意义远不止是完成任务、升职加薪那么简单。

'我们是在保卫祖国的最前线,是航天科技的创新者和开拓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王亚平由衷地说。

正是这种使命感,支撑着王亚平一次次在逆境中重新振作。2021年10月,她再一次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太空,在轨道空间站度过了艰难的6个月。

这一次,家人的压力加之岁月的沉淀,让王亚平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她曾一度为了身体和心理遭受的双重摧残而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

幸运的是,在教官和队友的鼓舞下,她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为期半年的空间站驻守和工作任务。

回顾这一路走来的艰辛,王亚平总结说,关键是化压力为动力,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正因如此,她在每次被命运狠狠击打时,都能重新东山再起。

2022年4月,她终于完成了这次漫长的6个月太空旅程,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安全返回地球。

不过,归来的路并不平坦。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使得王亚平出舱时下肢乏力,甚至站立都困难,需要同伴的搀扶。影像中,她被抬下飞船时头部无力地后仰,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

'归来那天,我彻底体会到了什么是身心俱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亚平说,'认真说,我当时根本没把握自己能不能完全康复。'

的确,在地面上,她还需要经历长达几个月的身体恢复训练,才能逐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在此期间她一度沉浸在太空带来的遗留心理阴影之中,难以自拔。

每次闭上眼,她都会想起那密闭空间、昏暗灯光和静止的重力仪表,仿佛仍身陷太空囚笼之中。她甚至曾一度患上外显性焦虑症,丧失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家人们见状自然无比痛心,尤其是女儿赵芸熙,更是泪流满面:'我只是希望妈妈能平安归来,没想到她竟遭了这么多罪。'

令人欣慰的是,王亚平凭借自身的顽强毅力,终于一点点走出了阴霾。6个月后,她恢复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重新回到了宇航事业的岗位上。

'不甘心就这么被击垮,这不是我的作风。'王亚平笑着说,'地球才是我的主场,我就要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战胜自己,实现航天梦的最后一程。'

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王亚平倍感幸运。因为从小就怀抱着飞天理想,并一直为之奋斗到底,她终于成为了真正的'太空蓝精灵'。

而所经历的重重磨难,也从未磨灭她内心的光芒。在她眼中,恰恰因为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才让宇航事业的意义更加弥足珍贵。

2022年底,在总结自己从航天员到航天航天员转型的心路历程时,王亚平深有感触地说:'尽管我也曾在太空日子里走投无路,但我从未后悔。因为宇宙探索是全人类的夙愿,我们正在为之书写传奇。'

正是抱着这份执着的理想主义情怀,王亚平才能在逆境中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最终创造了诸多'首次'以及卓越的航天成就。

作为中国首位进驻天和核心舱的女航天员,首位进行太空出舱活动的女性,她的名字早已铭刻在新时代的航天史册上。

而她更重要的意义,是向全世界展示了女性在科学和航天事业中所蕴藏的无穷力量。一代代女孩看到王亚平的故事,必将萌发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这也是为什么在王亚平凯旋归来时,无数群众自发在机场欢迎她时,最想对她说的一句话是:'南征北战,您实在太令人钦佩了!'

如今,距离王亚平宣布退役已经5年了。但她依旧无憾宇航生涯,更始终怀揣着爱国爱民的航天情怀。

如今,她主动进入社区和学校,向青少年宣讲航天理想,鼓励他们勇敢追逐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宇宙正在召唤着全人类,我们当然应该回应召唤,勇敢地去开拓更广阔的未来。'

每当看到少年儿童眼中闪烁的光芒,王亚平就由衷高兴。因为只有百折不挠追逐梦想,中华民族的航天事业才能永续传承,人类文明的航向也才能不断向前。

正如她所说:'有梦就勇敢去追,女子无所畏惧,这是我这一生的座右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