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昵称散步收藏 2024-06-19 发布于上海
柏拉图的诉说
柏拉图的诉说
2024-06-17 22:51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你见过哪个国家为了办个展,把自家博物馆都搬空了?

埃及做到了。

6月16日凌晨,满载古埃及珍宝的飞机降落在上海。

经过紧张有序的清点、通关,这批远道而来的国宝们终于顺利抵达了它们在中国的新家——上海博物馆。

据悉,此次空运来沪的古埃及文物多达788件,基本把埃及博物馆给'掏空'了。

很多国宝级文物都在其中——法老雕像、王后金饰、萨卡拉地区新出土的彩绘木棺……真是看花了眼。

这么大阵仗,埃及这是要干嘛?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原来,由上海博物馆联合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展期长达13个月,一直持续到明年8月17日。

埃及如此豪气,不惜倾举国之力,将国宝级文物悉数送来,可见对这场展览有多重视。

其实埃及并非第一个这么'壕'的。

叙利亚曾在多年前将大批珍贵文物运到中国巡展,以躲避战火。

不过这批叙利亚文物至今仍安全地'寄存'在中国博物馆,静待祖国局势平定后再启程回家。

所以当中国网友看到埃及这波操作,不免浮想联翩:埃及该不会是在文物'托孤'吧?它家要乱?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事实上埃及目前局势安康,此举纯属文化交流,并非避难。

况且'金字塔之巅'是在中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也就是说,这批古埃及国宝不会像叙利亚文物那样在中国多地巡回展出,而是在上海博物馆一站式展览后,就将原路返回埃及。

要知道,能有机会在海外集中展示如此多国宝级文物,对任何一个文明古国而言都是不小的文化自信。

听说,此次展品中超95%为首次来华,许多更是破天荒头一回离开埃及国土。

'法老驾到了,王后驾到了,众神驾到了!我们的猫神也来了~'在欢迎埃及国宝抵沪后,上海博物馆馆长兴奋地在朋友圈写道。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记者了解到,此次运抵上海的埃及文物,跨度长达5000年,涵盖从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等各个方面。

重量从几克到几吨不等,体积大小也是从巴掌到房间。

光文物装箱就用去了91个大木箱,装满一卡车。

为了迎接这批贵客,上博花大力气改造并启用了位于人民广场馆一楼的三个展厅,将其打造成一个总面积3000平米的古埃及文明'专属空间'。

VR、全息投影等数字科技也将广泛应用,力求营造出一流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而对埃及来说,这也是该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出境展。

为了保证文物的顺利运输和通关,埃及和中方共同开辟了一条从开罗直达上海的绿色通道。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据介绍,6月15日当晚,一支满载着木乃伊、雕像、金饰的车队,在埃及警车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开往开罗机场。

17日凌晨,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这支'文物方队'终于抵达了魔都。

那么问题来了:埃及此番倾力输出,是图个啥?

很简单:向世界展示古埃及文明的魅力,加强中埃文化交流!事实上,今年恰逢中埃建交68周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埃及政府希望以办展为契机,让中国民众更多地了解古埃及文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作为回应,中方也高度重视此次大展,全力提供保驾护航。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据上博工作人员透露,为了保证文物的顺利点交和装箱,他们在埃及连轴转了21天,从最初的清点到最后的封箱,对所有文物进行了全方位'体检',确保其状态完好、万无一失。

令人惊叹的是,此次展出的许多重器从未在海外公开亮相,堪称首次'出国':

图坦卡蒙、拉美西斯二世等著名法老的巨型雕像,个个身高数米、体重上吨;

新出土的彩绘人形棺,以鲜艳的色彩、精细的纹饰震撼世人;

镶嵌宝石的黄金面具,散发着令人炫目的光芒……

这些国宝中,既有殿堂级的明星藏品,也有学界尚无定论的谜团级文物。

它们与中国观众见面后,必将引发巨大轰动,并为埃及学的探索提供全新视角。

甚至可以上博高层那里“打听”到,除开展览本身,此次'金字塔之巅'还将有一系列脑洞大开的配套活动——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上博将定期举办'博物馆奇喵夜',届时观众可携萌宠进馆,与古埃及的'猫神'近距离互动;

结合展品开发的文创近千种,还可以玩儿埃及主题小游戏打发排队时间;

联动航司、酒店推出'宠物友好'服务,方便外地喵星人前来赴约……

这些匠心独具的体验,将极大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成为展览的又一看点。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伙心里还有没有疑问:办这么大个展,对上博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用四个字概括最为贴切:压力、信心。

压力,源于这是上博建馆70余年来规模最大、工作量最为繁重的一次特展。

据悉,此次'金字塔之巅'共展出788件古埃及珍宝,跨越5000年历史,涵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生活起居等诸多领域。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如此丰富的藏品,对展陈策划、文物研究、观众服务等各方面都提出了空前的挑战。

一方面,筹备期紧,工作任务重。

为迎接这批国宝,上博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协调、改造、宣传、培训等工作。

馆内三个展厅经过全新装修,面积扩至3000平米,以营造出无与伦比的'埃及风情'。

先进的数字科技也将广泛应用,力求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同时,从文物点交、运输到海关通关,再到国内布展,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闪失。

这对博物馆的综合执行力可谓一次大考。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另一方面,学术标准高,专业要求严。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其璀璨的古文明、深邃的历史谜团,一直令世人趋之若鹜。

以国之重器的形式,集中展示如此多古埃及国宝,摆在每一位策展人面前的都是珍贵而又不容有失的机遇。

如何将埃及文明的精髓提炼出来,以更加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充分彰显其迷人的学术内涵与艺术魅力,是对策展团队眼界、水准的严峻考验。

在这样的压力下,上博的信心又从何而来?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答案就在于,多年积累的深厚底蕴,以及人无我有的使命担当。

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排头兵,上海博物馆历来重视文化交流与展览创新,追求'让文物活起来'的服务理念。

2017年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2019年的'东京国立博物馆珍品展'等一系列重磅项目,不仅为市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也为上博积累了举办高水准国际大展的丰富经验。

从前期沟通到中期协调,再到后期执行,每一个环节上博都已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此外,作为文博界的'国家队',上海博物馆始终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2017年在英国举办'上海博物馆藏青铜艺术展'、2018年牵头筹备'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2019年与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两个世界的艺术:中英艺术300年'等,近年来的诸多举措,无一不是对这一使命的践行。

'金字塔之巅'堪称上博对外文化交流的集大成之作。

埃及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最早建交的国家,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

此次展览适逢中埃建交68周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恰是深化双方人文交流的大好时机。

通过792件(展览期间略有增加)横跨5000年的珍贵文物,上博将再次向世界证明,在民心相通中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融,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更令人振奋的是,埃及珍宝的集中亮相,还将对上海这座城市带来深远影响。

随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日益彰显,上海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走向未来。

从世博会到进博会,从F1到上海马拉松,从外滩新地标'上生·新所'开工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一个个寄托着国际大都会厚望的项目正在这里铺展实施。

随之而来的,是持续放大的虹吸效应。

数据显示,去年疫情下上海实际利用外资仍达到了238亿美元,稳居内陆第一。

'金字塔之巅'的举办,恰与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向而行、交相辉映。

作为中华5000年文明与世界古老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它让人们领略到了多元并蓄、和而不同的大国风范。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通过满足市民高品质文化需求,为海内外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上海正书写着一幅日益清晰的城市文化新图景。

优秀的展览应当带给观众'抬头是艺术,低头是历史,合眼是人性'的沉浸感。

以文物为介,感受异国风土;以古镜今,洞见历史变迁;以心交心,体味人世冷暖。

这正是'金字塔之巅'所传递的独特魅力。

当下,788件古埃及文物已安然落户上海,静候7月18日那个万众瞩目的时刻。

届时,它们将以最精彩的姿态与公众见面,为魔都的盛夏增添别样的异域风情。

在这里提前剧透一下:如果按每件文物驻足30秒计算,参观者需足足花6小时才能看完全程!到时候大家可要多预留些时间哦。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埃及向中国'输血',不只是一场惊世的文物大展,更是一次古老文明间的隔空对话。

它昭示着,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坚守根脉、融通四海,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向荣。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同样的文明古国,中国正日益迈向文化自信的时代。

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走出国门',到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慕名而来一睹兵马俑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贡献世界。

'金字塔之巅'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外文明瑰宝齐聚一堂,为人类提供更多美的享受、智的启迪。

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参考资料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7月18日在上博启幕

新民晚报,近800件文物抵沪,紧张布展中!“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下月揭幕

澎湃新闻,上博古埃及大展:如每件文物逗留30秒,需6小时看完

金融投资报,【高端访谈】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剧透”:7月18日开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你还可以带上宠物猫!

文汇,一次集齐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珍贵文物,“金字塔之巅”7月在上博启幕

澎湃新闻,抵达上海!埃及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都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