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左平|我的父亲

 120035948@qq.com 2024-06-19 发布于江西
我的父亲
文/黄左平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几姐妹相邀来到父母家。车上的广播里传来筷子兄弟唱的《父亲》——“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一向情感丰富的我们,听着这么煽情的歌曲,早已潸然泪下。

到了家门口,母亲笑盈盈地迎接我们,看见我们红肿的眼睛,关切地问我们发生了什么。儿子抢先说明了情况。一会儿我们便和母亲一起烧火做饭。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父亲吃过早饭,见没下雨就去地里了,给花生苗除草。这脾气倔起来,拦都拦不住。做好饭见父亲还没回来,我们便一起去“红子艳”地里。

我们带着草帽,来到熟悉的田野。远远的,我们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在夏日的田间摇曳,周围一片绿意盎然。父亲对待田地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总是精耕细作。父亲把地整得特别平,地里看不见一根杂草。行与行间,间隔相等,花生苗长势喜人;列与列之间,地漏界限分明。一眼望过去,就知道哪片田地是父亲的。我们问父亲,地漏又不种庄稼,为什么要整这么平?他说,地漏的用处大得很呢?天干时,可以蓄水,给予庄嫁水分;雨水多时,可以排水,不至于淹死。邻居家的田地总是“草盛豆苗稀”,而父亲侍弄的庄稼总能“一枝独秀”,成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每次收割时,收成都比邻居家好,总会招来邻居们的阵阵羡慕。我们劝父亲,年岁这么大,就不要这么辛苦劳作了。父亲放下锄头,黝黑的面庞上滑下滴滴汗珠。他擦干汗,指着一片绿油油的花生地说:“如今共产党好,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家家都小康生活了。解放前,农民没有土地,不得不租借地主的土地进行耕种。可是要缴纳沉重的地租,还要承担苛捐杂税,老百姓负债累累……”父亲说着,眼里噙满了泪水,这大概就是爱土地爱的深沉吧。我们知道劝不住父亲,便由着他。

父亲的个子不高,却为家撑起了一片天。记得那年我和妹妹被中专学校录取了,父亲高兴得像个孩子,逢人就夸我们是他的骄傲。可是不久,父亲脸上不再高兴了。两个娃读书,这需要多少钱呀!永远忘不了父亲的那句“即使砸锅卖铁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我就是吃了没读书的苦。”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晚上,父亲和母亲小声地商量着,先向姑妈家借点,再去姨妈家借点……可是那个年代,家家生活都窘迫。几天奔波,父亲一分钱也没借到。父亲对母亲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为了孩子的学费,看来我们要重操三苦中最苦的打铁行业了,辛苦你跟着吃苦了。父亲退休前是厂里的锻工,这工作很是辛苦,不仅要在炽热的环境下长时间锻打,而且需要极高的体力、耐力。天还没大亮,父亲便挑着火炉、铁砧、大小不一的铁锤行走在村村落落。农人们把用钝的、缺角的铁具拿来,父亲熟练地把要修理的农具埋入熊熊烈火的炭堆里烧红后,左手夹出置铁砧上,右手举小锤捶锻;站在对面的母亲在父亲的指挥下拿起大锤捶打。就这样,你一大锤我一小锤有次序地捶锻。打至铁具由红变暗,再重新放进炉里烧红,如此反复,最终锻成大小弯度适宜的锄头、刀具等。满意后,再次烧红,浸在水池里淬火冷却。末了,再用磨刀石打磨,以求锋利。打铁这行业,工厂里有专门的工具,很多男人都干不了。可父母亲却徒手用铁锤一锤一锤地捶炼。父亲身上没一处干衫,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浸湿整双解放鞋。汗水顺着铺满炉灰的脸流下来,父亲的脸上就像花猫似的。顿时,我眼泪夺眶而出。旁边有人说,为什么要为女儿这么拼命。父亲却自豪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感恩父亲,是因为他给了我们无私的奉献、无尽的关怀。父亲的爱是宽广的,像江河一样流淌,温润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付出,用更多的孝心陪伴在父母左右,感谢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

愿天下所有父亲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