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乐读书会系列作品76《沧海明月同学回忆录:聪哥老乡的相机》

 Jennifer鲍子贤 2024-06-19 发布于广东

雷池诗社

●2024

欢迎您


至乐读书会系列作品76
《沧海明月同学回忆录:聪哥老乡的相机》
文/沧海明月

417宿舍在五栋四楼,楼层混住建筑系和城管系的男生,有个建筑系帅哥经常来 417宿舍找聪哥聊天,他们是广东老乡,讲粤语白话,我经常在旁边跟着有一句没一句学白话,所以也算彼此认识了。大概是2003年春的某天,他来找聪哥时,脖子上挂了台单反相机,出于新奇,我问他拿过来摆弄了一番,从此就像进入了新世界。

当时数码单反还是很罕见,之前自己也有了解但仅限于免胶卷这种概念(当时胶卷大概20元外加冲印费用)。可当操作一番后,才发现功能简直逆天:免胶卷,可录视频,夜视拍摄,即插式输出。心里不禁心痒痒,一问价钱凉凉,近2万的价格,加了隔壁吴利民的存折数字都买不起。又穷又爱玩,一通乱拍爱不释手,直到临走时才还给了他。建筑系帅哥看出了我的窘迫,笑了笑离开了然后过了几天,我依然对那台相机念念不忘,于是向聪哥询问有无借用几天的可能,聪哥笑着说没问题,然后出门一会相机就到了我手里了。这就是我们宿舍聪哥的魅力,也是广东帅哥的度量,至少以我视角如此轻松能借到这样精贵的物件是出乎意外。

那是一台当时最新款的佳能EOS,精美而又科技,高贵不乏神奇,然后当晚就在宿舍开拍了,相机记录了大家在江枫园的最后岁月。

然后大四我们搬迁到了石湖校区(原铁道师范校园)。重新分配宿舍后,班级人员也被打得零零碎碎。秋去春来,我在浑浑噩噩中迎来了毕业季,某次偶然机会,探索到早不营业的铁师小舞厅,于是全班商定把毕业聚会定在那里。为了让大家的青春岁月留有痕迹,毕业聚会需要拍摄大量的影像记录,再次想到了那台数码单反。于是聪哥重返江枫园,借来用了两个星期。

相机记录了聚会时每个同学的灿烂笑容,拍摄了男生宿舍的精彩片段,可以说工程管理三班的大多数在校影像留存,都是出自这台相机。这里再次感谢那位建筑系帅哥的慷慨大方和致敬聪哥的胜友如云。时至今日,我经常回想往昔种种,感慨如果晚出生十年,那么恰好赶上科技和物资大爆发的年代,也许我们的大学生涯会更多彩、更充实,也更体面。

PS:本文写时向聪哥询问那位建筑系帅哥的名字,不幸的是由于时过境迁,聪哥也忘记了,我唯一记得是他是广州人。




作者简介
沧海月明,曾就读于苏州某高校。
人生格言:风中的芦苇在思索。


雷池诗社

LeiChi Poetry Association

诗社介绍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

总编
初畔池

责任编辑
海宁 子贤  欣悦  文成


特别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