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决定命运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4-06-19 发布于贵州

我们都知道,命运由两部分组成,“命”和“运”,它们共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先天的“命”无法改变,我们决定不了命运给我们怎样的“车”。但我们能决定怎样驾驶“车”,是走走停停,还是一路狂奔,亦或是逆流而上,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而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性格,也不是努力,而是一个人的心智,或者说怎样驾“车”。这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核心观念。而这些不同的选择最终决定了我们驶向怎样的人生目的地。因此,由此可见,影响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我们的选择”。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有着同样出身、同样相貌、同样成长环境的双胞胎却拥有着不同的人生。这就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同样一件事时的选择方案和处理态度不同导致的。而他们的选择方案和处理态度源自于他们不同的性格、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我倾向于用“心智模式”来概括更为贴切。

所谓心智模式,在百度词条中的解释是:深植于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用过去的经验和经历,来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在我们的脑子里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生活”。

比如,上学时考得不好,第一种模式可能就会觉得上学太烦了,做题太累了,干脆把卷子撕了、书包扔了,不上了。第二种模式会认为这题太难了,自己永远也学不会,所以放弃了,不求上进了。第三种会不断反思自己,总结经验,让自己不断提升,最终考出好成绩。

参加工作后,第一种模式也会对待工作很不耐烦,厌恶工作,甚至撂摊子、发脾气、甩脸色,实在不行就不停的换工作。第二种模式则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工作,也不敢接受较大的挑战,于是得过且过,甘于平庸。第三种则满怀信心,相信只要自己不断总结复盘,一定能够做出好的成绩。于是,三种不同的心智模式也就构成了三种常见的人生剧本:命运多舛型、碌碌无为型、人生赢家型。

因此,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而做出怎样的选择又取决于我们拥有怎样的心智模式。唯有跳出我们的本能,勇敢接受挑战,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提升,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绽放光彩。

我们来看一下心智模式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你对自己的言行毫无觉察。这个阶段叫做动物本能阶段,对自己完全不自知,俗话说就是说话办事不过脑子。第二阶段,会思考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会这么做?凡事懂得思考了,这个阶段叫做自我反思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不会再抱怨外在的人和事,开始全方位的反思自己。记得列宁曾说过:当一个人学会反思时,他将步入一个伟大的开始。

第三阶段,逐渐接纳自己,减少内耗。心态趋于平和,稳定自我与本我没有对抗,叫掌握情绪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基本不会由情绪控制自己,会变得非常理性,一些外界的干扰评价、嘲笑、讽刺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的影响,他只专注做好自己。第四阶段,经过长期的自我觉察和自我反思以后,行动开始越来越强,加上时间管理和心态管理,会变得越来越自律,由大脑意识来控制行为,异常的专注,而行动时会用行动来验证他的思想,执行力超强,这个阶段叫知行合一。第五阶段,进入极致专注的状态,对要达成的目标和结果,进入完全疯狂痴迷状态,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专注忘我,进入这个阶段的人会迸发超强的领袖智慧和魅力。

第六个阶段,生命力、创造力逐渐增强,内心会不断涌现出慈悲,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利他之心涌现,进入这个阶段的人开始真正明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身边的一切资源都将会源源不断的向他靠拢。觉醒到了这个阶段的人会找到他自己人生的使命和目标,然后专注为之奋斗一生。这个阶段的人叫做找到自己,他也真正知道了我是谁,明白了我从哪里来,想好了要到哪里去。

一个人的心智、心态对其命运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同样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发心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会云泥之别。乐观心态下的提升能让你幸福、平和、通透、获得你想要的,悲观心态下的提升只会让你越来越焦虑、惴惴不安、自我贬低。

真正内心圆满,健康的人,他们的努力,就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好,就像雄狮奔跑在草原上,也许就是单纯想在草原上跑得更健壮、更健美,这种陶醉在自己的事情中,本就是一种自信和魅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认知层面,在不同的纬度,看起来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发心是有很大差别,结果更是天差地别。

人与人的差距,跟家庭的影响和个人经历有关,家庭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性格,什么样的性格跟人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能庸庸碌碌的终其一生,导致其原因就是人的认知不同,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就是认知,认知是通过从小到大的家庭影响和个人经历决定。有的人有用一辈子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辈子。其实人一辈子就是不断磨练自己心智的过程,一般年龄越大心智越成熟,心智成熟得越早一个人就越早的能够有所成就。

心智成熟除了从小的家庭影响外还跟自己的经历有关,经历的越多看透的也就越多,也跟一个人的悟性有关。因此心智成熟决定因数就三点:第一家庭影响,第二个人经历,第三悟性。

经典电影《教父》的英文原著中有个桥段,教父柯里昂说: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为什么高手可以一瞬间看透事物的本质,而普通人的人,半辈子也看不透呢,高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先知道,什么才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

那什么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呢?我们从一个场景来看这个问题。《天幕红尘》中有这么一个场景:老九开了一家面馆,特色是祖传手擀面,但是一直做不大,他向男主请教如何做大市场,于是他和男主讨论了这么一个问题。

老九说:我就认为手擀面要比机器做的面好吃,因为手工面传统、地道、有那个味道。

男主答说:那我给你擀一波,或者你上街随便找个阿猫阿狗擀,你看看好吃不。

老九马上回男主说:你这不是抬杠嘛!

男主说:我这不是抬杠,你不能说我的手就不是手,面条好不好吃,不在于是手做的还是机器做的,而是面的软硬度,面皮的厚薄宽窄,面的结构,是给面团做工的方式决定的。只要你满足了“好吃的面”所需要的那些个条件,无论是机器还是手工,它都出一样的结果。而具备“好吃的面”那个条件,对厨师素质要求和依赖性就特别高,这个条件就决定了你的规模肯定大不了,而且人工会受到情绪、状态等因素干扰“好吃的面”那些条件。

但是机器永远不会有情绪,只要调整到那个参数,不需要厨师,一切自动化,100台机器,1000台机器,大规模的量产,要多少就有多少,你可以开遍美国,全世界,走到那它都是一个味道......

看到这里,你什么感觉?你觉得是手工面好吃,还是机器做的面好吃?看到男主说的这个模式,你是不是有些熟悉?你有没有想到肯德基,麦当劳,他们把店的规模开到全世界,他们需要技艺高超的厨师吗?你看,这就是普通人与高手的思维模式,上述场景中,为什么老九和男主思维差距这么大?那是因为老九的思维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一直困在了表面的现象之中,而男主则洞穿了真正问题的本质。

顺便说两句哲学中的现象和本质。

什么是现象?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定义:一件事物,它呈现给我们,让我们眼睛看到,内心中感受到的样子。比如上文案例,老九认为他的面条只有手工做的好吃,这就是一种现象。你看到一个苹果是红色的,这也是个现象,它可能是绿色的、黄色的,甚至在狗的视角,它是灰色的,这个“红色”就是这个被称为苹果的东西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再比如,我按下开关,灯亮了,这个“按下开关灯亮了”也是现象。

那什么是本质呢?定义:就是扒掉所有现象的衣服,事物一丝不挂的本来样子。正如上文案例,手工做的还是机器做的,他们都是现象,把本质包裹的厚厚的衣服,而“好吃的面”所具备的条件才是本质。再比如按下开关,灯亮了,但我们都知道让灯亮不是开关,开关本身并不能让灯亮,让灯亮的本质是电力以及电路的供应,那么“按下开关灯亮了”,这个也是衣服,即现象。

总的来说,提升心智是一个不断成长与进化的过程。通过自我觉察、自我反思、情绪掌控、知行合一、专注忘我以及利他之心的涌现,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进而改变命运、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在人生旅程中,逐渐领悟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当心怀利众之念,众人也会为我们聚拢。这种相互吸引的能量,宛如源头活水般源源不断。当一个人达到开悟觉醒的境地,他将明确自己的人生使命与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他将深入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来历,明了自己的归宿。这七个阶段:自我觉察、自我反思、掌控情绪、知行合一、专注忘我、无我利他、找到自己,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深刻领悟。

(图为随手拍,海龙风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