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膝关节疼痛有关的10块肌肉

 修理骨头 2024-06-1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让医学教育更智能

图片
膝关节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在排除膝关节先天性发育异常、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性损伤、滑膜炎、骨结核病、痛风、风湿病、癌性病变等原因以外,临床上考虑比较多的是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损伤引起的相关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了是那一块或那一组肌肉损伤就能更精确的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有的放矢的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图片

掌握下肢解剖,从膝关节疼痛位置大致判断损伤的肌肉(群)

膝部前侧疼痛:股直肌、股内侧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

膝部内侧疼痛:股内侧肌、股薄肌、股直肌、缝匠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

膝部外侧疼痛:股外侧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膝部后侧疼痛:腓肠肌、股二头肌、腘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比目鱼肌、跖肌。

一. 臀小肌:是臀部3块肌肉中最深、最短、最轻的一块。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肌肉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及部位:

图片

二. 阔筋膜张肌:是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的肌肉。

解剖位置:起于髂骨嵴前部、髂前上棘外侧和阔筋膜的深部,远端与臀大肌筋膜沟通组成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图片

图片

功能:在步态行走起步期协助屈曲髋关节和站立期协助稳定骨盆。并可屈曲、外展以及内旋髋关节,同时帮助稳定膝关节。

该肌肉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及部位:典型疼痛主要集中在股骨大转子前外侧,可牵涉至髋关节,有时延伸至大腿的前外侧部,较少延伸至膝关节外侧。较易发生在斜坡行走、蜷曲身体睡觉、屈曲髋关节久坐的人群,表现为屈膝久坐后疼痛,无法向疼痛侧侧躺。

三. 缝匠肌:是人体最长的肌肉,呈薄而狭窄带状。

图片

图片

该肌肉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及部位:可引起大腿前侧,膝关节前内侧疼痛,表现为难以忍受的表浅的尖锐刺痛或麻刺感,而不是一般的深部钝痛。扁平足人群和易翘二郎腿动作的人群常见,表现为大腿前面部分感觉异常。

四.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侧的肌肉,由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四块肌肉构成。是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

解剖位置及临床症状: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一般引起大腿前部较低的区域和膝关节前侧。

图片

功能:其功能为伸膝关节,维持人体直立姿势,屈髋关节。功能减弱时表现为下楼梯时腿部无力,侧卧睡着后因膝关节疼痛而惊醒。

图片

图片

五. 髋内收肌群:由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股薄肌五块肌肉共同组成,位于大腿内侧腘绳肌(半膜肌和半腱肌)和股四头肌(股内侧肌)之间。

图片

图片

大收肌损伤——受坐骨神经支配,疼痛沿大腿前内侧从腹股沟延续至膝盖上方。

长收肌、短收肌损伤——受闭孔神经支配,疼痛沿大腿向上至腹股沟深部,向下到达膝关节前内侧和胫骨。

图片

耻骨肌损伤——受骨神经支配。表现为疼痛自腹股沟韧带下方发出,向深部延伸至腹股沟区和髋关节,向下延伸至大腿前内侧面。

生活中易发于长时间内收髋关节人群。表现为髋关节外展受限,脚部承受体重或扭转身体时,疼痛加剧。

六. 腘绳肌群: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长、短头构成。位于大腿后侧浅层,是一块强有力的伸髋屈膝肌,肌腹呈梭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 比目鱼肌:位于小腿后方,腓肠肌的深处,状如比目鱼而得名。

解剖位置:主要附着于近端腓骨和中段胫骨的后侧面,与腓肠肌共同组成小腿三头肌并且在远端融合形成跟腱附着于跟骨后侧。

功能:主要功能为跖屈。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肌肉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及部位: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于膝关节后侧,有时也可延伸至小腿背侧和大腿中部。

医院人才交流平台

Focus on us

疼痛科医生平台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