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越高的人,越敬畏因果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4-06-1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导语:为什么认越高的人,越敬畏因果?本文与大家探讨。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语音合成支

工作这些年来,我发现:认知越高的人,越敬畏因果。

什么是因果? 因是事情的起始,果是事情的结束。

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因果。你种下什么因,就结下什么果。

此刻不以为然的懈怠,也许正在给未来的自己挖下深坑。眼下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是过去的积累和坚持有了回响。

人这辈子,看透因果是能力,敬畏因果才能成事。

今天为你分享4种因果,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图片

得失因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职场上的每一次利弊得失,每一步进退荣辱,都遵循着一个朴素的原则: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什么意思?你在工作中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很多人在工作遇不如意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抱怨,抱怨环境、抱怨同事,抱怨领导,却从来都不会从自身找原因。

其实,所有的因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任何一份工作,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是电话销售,起点比较低,工作也干得没那么顺利。

很多次,我都不想干了,因为每天都打一样的电话,是相当无聊的一件事。

当时我的老板是马云的太太张瑛,我想调岗,但她跟我斩钉截铁地说:“你是一块好料子,但是没有经过打磨,你的潜力很好。但今天你连这份工作都做不好,你是不会成才的。”

我问她,什么时候会有很好的出路?她告诉我,你把这件事做到最好的时候。

我意识到,发牢骚、抱怨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一直以这种状态工作,人生是不会有转机的。

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销售的工作中,把销售做到了极致。并且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渐渐感受到了销售的乐趣,工作越来越顺利。

我也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我们每一份工作机会的来临,就是因为你把上一份工作做到了最好,接下来的机会一定是你的。

想要有所得,付出才是关键。有时候,一时的付出看起来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是长期坚持,就会拉开和别人的差距。

人生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分得。

图片

成败因果:

成全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什么呢?

稻盛和夫说:一切的成功,都归功于“利他”之心。

利他的背后,是格局。格局大的人,不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伤害别人,不会只考虑自己,永远想着怎么从别人身上占便宜。

他们心中容得下别人,懂得相互帮衬,愿意成全别人。他们的人生信条永远都是:“我要赢,但我要身边的人一起赢。”

曹德旺先生在《心若菩提》这本书中,讲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1997年前后,东南亚遭遇经济危机,有一家印尼公司由于玻璃卖不出去,濒临倒闭。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找到了曹德旺,希望福耀公司每个月能从他们公司进口玻璃。

曹德旺在了解了他的难处后,不但同意每月从他们公司进口4000吨玻璃,而且以当时中国市场的现价购买。

下属不理解,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价钱压一压?

曹德旺却认为,他看似在帮别人,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上下游企业,虽然是有买卖关系,但也是分工不同,绝对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要想让公司健康发展,不仅自己要好,供应商也要好。

果然,后来经济回暖,玻璃价格疯涨,几乎翻了一倍。但这家印尼公司出于感恩,给曹德旺的玻璃没涨一分钱。

你看,成全别人的背后,成就的是自己。

有“利他”精神的人,心中有大爱,眼里装着他人。在面对得与失的抉择时,他们往往更愿意去付出,去奉献。

这样的人,早晚也会收到命运的馈赠。

图片

祸福因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个人的福报来自于哪里?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皆是各人自己修来的。

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这个“因”就是你的品行,你的所作所为。

具体说来,就是两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勿以善小而不为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说: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

选择善良,需要你要放弃很多现实的诱惑,约束自己,更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实践。

一个人是否善良,不在于他做的事情的大小,恰恰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他的底色。看见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发现同事遇到问题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积善行,做好事,或许暂时看不到结果,但最终会有善果善缘。

正如稻盛和夫说的那样:“因果必报,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2.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觉得一些恶意的行为很小就做了,比如,占小便宜、撒谎、欺骗、背信弃义等,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对个人的影响往往是极坏的。

阿里巴巴有一年发起在线抢月饼活动,有4名程序员用技术手段改写程序脚本,多刷了124盒月饼。

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阿里认为,这种行为触及了诚信价值观的红线,因此将这4名程序员全部开除了。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积善得福,积恶得祸,从来如此。

图片

成长因果:

昨天决定今天,今天决定明天

为什么有的人,头脑和履历都非常优秀,可是走着走着却慢慢变得平庸,而有的人,一开始并不怎么起眼,过了几年就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成长是有因果的。你的昨天,决定了今天;你的今天,决定了明天。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不去挑战自己,去解决新的问题,而是整天在做低水平的重复,那你的成长一定不会太快。

成长的路上没有捷径,靠的就是日积月累,不断地“践行”加“复盘”。

1.践行

全球顶尖领导力发展与研究机构CCL(创新领导力中心)曾经提出了一个“70-20-10法则”。

该法则认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70%来自工作中的践行;20%来自向他人学习;10%来自正式的培训。

当你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不断解决具体的问题,你也就不断成长了。

2.复盘

复盘,能够给成长加速。复盘要经常做,坚持做,定期做。

养成复盘的习惯,每天进步一点点,加上时间的复利,会带给你巨大的成长势能,帮助你实现能力的跃迁。

敬畏因果,革新自己,你真正的成长,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最后,总结一下: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认知越高的人,越敬畏因果。人生有4种因果:得失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成败因果,成全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福祸因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成长因果,你的昨天决定了今天,你的今天决定了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