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对孔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新用户99584979 2024-06-19 发布于北京

老子对孔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孔子五十一岁了,却仍然没有摸着大道之门,非常郁闷。这天,听说老回到宋国沛地隐居,特意叫着小弟一起去拜访。

见孔子来了,在客厅接见,问“来了,老弟!听说您在北方最近很火啊,得道了吗?”

孔子说:“木有啊。”

说:“您从哪里寻找道?”

孔子说:“我研究数字的学问,研究了五年,都没找见道。”

又问:“您后来又从哪里找呢?”

孔子说:“我研究阴阳的学问,十二年也没找见道。”

老子对孔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说:“这就对了,如果道可以献给别人,那么所有人都会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所有人都会告诉父母;如果道可以送人,所有人都会留给子孙。心里感觉不到,则心中无道。行为不合乎道,则行为无道。心里领悟道了,而外部环境无道,圣人就秘而不宣;外部环境合乎道了,而内心不能接受道,圣人就随他而去。道这玩意,是天下万物共同享有的,不能过多据为己有。你所标榜的仁义,就好比是宾馆,只能住一晚上,而不能长久居住。过于标榜仁义,则挨骂也会更多。古代圣人,将道寄托于仁义之中,寄托与日常生活中,过着无忧无虑的happy人生。那些贪财的人,就不会把钱给别人;那些自己想出名的,就不愿让别人出名;那些追求权力的,就不愿意把权力让出来。求财,求名,求权力的这些的人,得到了也不安,怕失去。失去了会更悔恨,心中像是着了魔一样,只看得见自己想要的东西。从道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如果看不到这些,说明你的内心还是堵的,不通畅。”

老子对孔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孔子向老大谈自己关于仁义的理论,老回应说:“你眼睛进了脏东西的时候,看东西就会看不清楚;晚上睡觉被蚊子咬了,你就会痒的睡不着。仁义这玩意,就是扰乱人心用的。您如果想让天下人回归至真至善,可以顺着造物主设定好的规则去行事,总会树立道德。干嘛非得高举仁义大旗,就像拿个破喇叭去叫丢失的孩子一样。白鹤不用天天洗澡,它也是白的。乌鸦不用天天染色,它也是黑的。这些都是它们与生俱来的特点。做回自我,返回天真,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现在做的事情,就像是湖里的水干涸了,里面的鱼都在陆地上蹦哒,用嘴里的那点湿润相互维持生命,这样不如在大江大海里面忘掉彼此。听懂了吗?”

孔子:“没听懂。”

老子对孔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你们都是鱼,都在对方嘴里寻找道,半死不活的,干嘛不直接跳入道中,自由自在的游,忘了他人嘴里那点没营养的东西。这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道理。”#老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