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永《久别帖》高清释文1.0版

 李叔狠生气 2024-06-19 发布于云南

智永《久别帖》,又名《劳动帖》,草书。此帖为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民国10年商务印书馆编石印本。

智永和尚(生卒年不详),南朝、隋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古道甄选

【原文】

隋僧智永书。承足下还来,已久别,欲参慰。为染患不能得往问,眷仰情深,岂此委具。乙两日少可,寻冀言展。若因行李,愿存故旧。今遇贤弟还,得数张纸,劳动幸不怪耳。谨此代申,不具。释智永。

::足下zú xià)是对对方的尊称;
::眷仰(juàn yǎng)顾念向往;
::委具(wěi jù)委婉的详细说明;
::不具(bù jù)在书信末尾常用,表示不详备;

  释文 · 欢迎纠正  

承足下还来,已久别,欲参慰。为染患不能得往问,眷仰情深,岂此委具

久别重逢,实在令人欣慰。我早已有染病之苦,无法前往探望,但对您的思念却是深沉的,在此对您详细述说。

乙两日少可,寻冀言展。若因行李,愿存故旧。

或许再过两天,情况稍许好转,我将尽快回信给您。如果因为行旅耽搁了,还请保留旧信,我会尽快回复。

今遇贤弟还,得数张纸,劳动幸不怪耳。

如今贤弟要返回,借此机会写了几页信,但愿您不会介意。

谨此代申,不具。

谨此信代为诉说,未能详述。

古道甄选

久别帖

智永 / 草书

图片
【1隋僧智永书。承足下还来。已久别。欲参慰。为染患

图片

【2不能得往问。眷仰情深。岂此委具。乙两日少可。寻冀言展。

图片
【3若因行李。愿存故旧。今遇贤弟还。得数张纸。劳动

图片

【4】幸不怪耳。谨此代申。不具。释智永。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