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别“泰国乳胶枕”,岂能仅靠消费者擦亮眼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6-19 发布于上海

作者:守一

近日,央视曝光了乳胶床垫造假黑幕,所谓添加石墨烯、薰衣草等,实际就是添加了不同颜色的色素;还有工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配合销售端进口产品宣传,厂家不仅可以随意打上“Made in Thailand”(泰国制造)的标记,还可以不写国内生产地址等信息。

此前就有网友吐槽,父母出去旅游一趟,花大价钱买了所谓的“泰国乳胶枕”,实际上却是劣质假货。此次媒体报道再一次揭开了内幕:一些旅游景区售卖的“泰国乳胶枕”,不过是国内小作坊生产的廉价劣质产品。

从媒体报道中,可以学到一些能辨别“泰国乳胶枕”骗术的知识。比如,乳胶床品的制作工艺决定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100%纯乳胶的枕头、床垫。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天然乳胶含量达到88%,已经是高品质的乳胶床品。所以如果有商家宣称乳胶含量达到100%,哪怕附上了看起来权威的“检测报告”,那也只是一场骗局。

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掌握一点这类行业知识,当然可以少一点被骗的可能。可是放眼整个市场,打假显然不能总指望消费者擦亮双眼,毕竟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看到此类报道。在受骗的消费者中,很多是中老年群体,他们因为信息接受习惯和理解能力等多方面限制,权威的科普信息未必能说服他们,一些景区或者店铺的“花言巧语”,反倒更容易生效。所以要减少受骗者,还是要在骗局的揭穿和打击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具体到乳胶床品,如果生产源头和销售终端的监管跟得上,那“泰国乳胶枕”的骗局就不可能如此猖獗。报道就提到,温州平阳县是乳胶床品的主要生产地,国内90%的乳胶床垫、枕头都出自这里。如果该数据属实,那就意味着,只要这个地方能加强源头管理,那么全国“泰国乳胶枕”骗局多半就能被釜底抽薪。对于生产方来说,有的是正常生产产品,销售端自己添加噱头进行夸大宣传,这个“锅”不能扣在生产者头上;但也有诸如随意打上“Made in Thailand”标签,这就属于伪造产地,是很明显的违法行为,地方监管部门对此不能坐视不理。

另外对于销售终端,监管也有待加强。温州平阳县有生产方坦言,他们就是给景区购物店供货。这些景区购物店,做的多数是游客的“冲动消费”生意。店员或者导游联合忽悠,有些游客就可能冲动买下,回家即便发现上当受骗,一般也不会为了几百上千块钱,再搭上很多的时间精力去维权。因为这种旅游消费的特征,一些景区商店就成为伪劣“泰国乳胶枕”的主要销售地。但这些产品的真伪,消费者或许不容易辨别,但监管部门查看相关证件,则很容易揭穿骗局,因此关键在于监管部门是否有意愿去查处。

总之,无论生产源头还是销售终端,如果地方监管部门积极履行监管责任,“泰国乳胶枕”的骗局是不可能畅行无阻的。(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