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瘙痒叫湿疹,一个中成药,扫除皮肤上的湿和热

 蔓萝花 2024-06-19 发布于安徽

       老话说,内不治喘,外不治癣。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这两类病症不好治。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癣”的问题。

       现代医学认为,癣是皮肤浅表的真菌所致。而在中医认知中,癣则是湿热聚积于肌表腠理而起。湿热之邪侵淫于皮肤,其中,湿邪偏甚者,则见瘙痒、脱屑,加之湿邪黏腻,这也就是癣疾容易反复的原因之一;若是热邪甚者,则见渗液流滋、瘙痒结痂。须知,正是因为郁热化燥,气血失和,肌肤失养,才导致皮肤的燥裂、瘙痒。

       所以,论及治癣,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热燥湿。如果你还是不太能理解,你可以把视线投向大自然,你去看,越是湿热的环境,就越是容易长苔藓。

苔藓

       有一个中成药,叫作百癣夏塔热片,说明书上赫然写着可以用于治疗手癣,体癣,足癣,花斑癣,过敏性皮炎,痤疮等。

百癣夏塔热片:地锦草、西青果、诃子肉、毛诃子肉、司卡摩尼亚脂、芦荟。

       还记得小时候随家里的老人去乡下玩,时常可以看到小路边、田野间,成片的地锦草,它的叶子很小,整整齐齐的对生在茎的两旁,你若是将它的茎掰断,就可以看到乳白色的液体流出。

       听家里的老人讲,这个地锦草可以杀菌消毒,至于为什么能杀菌?老人家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有些经验之谈就是这么在老百姓之中口口相传,而流传至今的。

       等到远志上了大学,学了中药之后才知道,地锦草虽是性平的药材,但尤善清热利湿,其主入肝经,可清散肝经中的郁热。加之其又入膀胱经,可将体内的湿热从糟粕而出,给邪以出路。

地锦草

       西青果、诃子肉其实是出自同一种植物,它们都是使君子科诃子的果实,有所不同的是,西青果是是诃子未成熟的幼果,而等到果实成熟后再采摘下来,就是诃子了。

       由于西青果是未成熟的果实,所以,西青果的味道偏酸涩。酸涩的药材容易滋生津液,比如众所周知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说的正是这么回事。

西青果

       因此,西青果较擅长养阴生津,津液充足,就可以把体内的燥热一点一滴的浇灭。

       诃子与西青果出自同源,是降火利咽的佳品,放在这里,同西青果一同清灭体表的热邪。

诃子

       至于毛诃子的功效,和诃子几乎是相同的。

       司卡摩尼亚脂,是旋花科植物胶旋花的根部乳状渗出物,有燥湿消肿的功效,把湿气消散开来,给气血以畅通的通道。

最后,用上了一味芦荟。

       芦荟味苦而性寒,寒可泻热,苦能燥湿,是故,芦荟可以说是清热燥湿的良药。

       《丹溪治法心要》就讲,“芦荟、大黄为末敷之”,说的是芦荟治癣疮的方法。《本经逢原》中也说,芦荟“治头项顽癣甚效”。

芦荟

       可见,芦荟用于癣疮的效果还是可以肉眼可见的。

       除此以外,芦荟的质地滋润,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将体内的湿和热统统从下焦排出体外。

       大家可别小看这润肠通便的作用,须知,体内的湿热郁积在胃肠道,上不去,也下不来,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透皮而发。而芦荟的加用,不偏不倚,正好给体内的湿热之邪开通一条外泄的通路。

芦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