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欧阳修《朋党论》

 常青樹 2024-06-19 发布于江西

朋党论

欧阳修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欧阳修《朋党论》

欧阳修像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只)(希望)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因)同道(志趣一致)(结为)(朋党),小人与小人以同利(利益一钓)为朋,此自然之理(道理)也。

译:

臣闻听朋党之说,自古就有,只是希望君主辩别他们是君子或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因志趣相投结为朋党,小人与小人因利益一致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道理。

然臣谓(认为)小人无朋,惟君子则(乃,才)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喜爱)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译:

然而臣认为小人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其原因为何呢?小人所喜爱的,是利禄;所贪图的,是财物。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欧阳修《朋党论》

当其同利(利益一致)之时,暂相党引(勾结)以为朋者,伪(虚假)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交情疏远),则(却)反相贼害(残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译:

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相互勾结而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他们见利而争先,或利益空尽而交情疏远时,却反而互相残害,虽是他们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护。

故臣谓(认为)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者……也:表判断)。君子则不然,所守者(代词,兼表判断)道义,所行(奉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译:

因此我认为小人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是虚假的。君子则不这样。(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

以之(代词,此,指守道义、行忠信,惜名节)修身,则同道而相益(补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互相帮助),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译:

以此修身,则志趣一致而相互补益。以此报国,则观点相同而互相帮助,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

故为人君者,但当(只应)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平安)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huán)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译:

因此做君王的,只应斥退小人的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则天下(就)安定了。

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朋党,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结为一朋党。

舜佐尧,退(斥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进用)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太平)。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xiè)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互相)称美(赞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译:

舜辅佐尧,斥退“四凶”小人的朋党,而进用“元、恺”君子的朋党,尧的天下非常安定。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而皋陶、夔、后稷、契等二十二人共同列位于朝,互相赞美,互相谦让,共二十二人结为一朋党,而舜都任用他们,天下也很安定。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欧阳修《朋党论》

尧舜禅让图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语气词,这里表判断语气)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因此)亡国。

译:

《尚书》说:“商纣王有臣子亿万,是亿万条心;周武王有臣子三千,(却)是一条心。”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怀异心,可以说不称为朋党了,然而商纣王(却)因此亡国。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欧阳修《朋党论》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因此)兴。后汉(即东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以之目为。目为,看做)党人。

译:

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结为一个大朋党,而周朝却因此振兴。东汉献帝时,全部搜取天下名士而囚禁他们,把他们看做同一朋党的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然后)方悔悟,尽解(解除,免除)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译:

到黄巾贼寇兴起,汉室大乱,然后才悔悟,尽免党人(之罪)而释放他们,然而已无法挽救了。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争),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指品行高洁的人),可投浊流(指黄河)。”而唐遂亡矣。

译:

唐朝的未年,逐渐兴起朋党之争,到昭宗时,全部杀掉朝中名士,有的被投到黄河,有人说“这些清流,可投入浊流。”而唐朝也就灭亡了。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不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杀)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译:

且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不如纣王;能禁绝贤士结为朋党的,不如汉献帝;能诛杀清流之朋党的,不如唐昭宗的时代。然而都乱亡了他们国家。

更相(互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qiào责备)舜为(被)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因为)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译:

互相赞美、推让而不自相怀疑的,不如舜的二十二臣,舜也不怀疑且都任用他们。然而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骗,却称赞舜为英明的圣君,是因为他能够辨别君子和小人。

周武之世,举(推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因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满足)也。

译:

周武王之时,推举他国家的臣子三千人共同结为一个朋党。自古结为朋党(人数)多且(规模)大的不如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振兴,这是贤人虽多却(还显)不够啊。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欧阳修《朋党论》

周武王姬发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史迹),为人君者可以(以为,作为)鉴矣!

译:

唉,这些治乱兴亡的史迹,做君王的可以作为借鉴了!

(完)

《古文观止》详注直译:欧阳修《朋党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