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方一味,气煞名医!最全单味中药临床妙用汇集

 雨夜听荷yu 2024-06-19 发布于四川

1、瞿麦治疗多种囊肿:

  囊肿可发生在人体许多部位,常见有胰腺囊肿、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等。应用瞿麦治疗上述囊肿效果显著。每日用瞿麦50克,加水1000毫升,开锅后文火煎20分钟,取汁当茶饮,连续用30—60天。经笔者验证,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最好。

  2、钩藤治疗胸胁痛:

  凡遇肝气上逆所致胁痛,每用钩藤30克,煎水服,每日1剂,3剂即愈。

  3、蓖麻子治疗面神经麻痹:

  蓖麻子10克,捣成泥状,直接外敷在患侧面部,3天换药一次。一般l一2次即愈。

  4、车前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车前草50克,鸡蛋两个。将车前草加水1000毫升,将鸡蛋放入共煮,待鸡蛋煮热后,去掉蛋壳,放入药汤中再煮10分钟即可,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用5天即可。如未彻底治愈,间隔一周后,可再用上述方法治疗5天。

  5、全蝎治疗百日咳:

  全蝎6克,焙黄研末,每次0.5—1克,一日2—3次,用熟鸡蛋蘸蝎末同服。用药3—7天即愈。

  6、玄明粉治疗慢性咽炎、疱疹性口腔炎、失眠症:

  玄明粉3克,一日3次冲服。慢性咽炎连用10天;疱疹性口腔炎连用4天;失眠 (属心烦燥热型)连用3天即可。

  7、灵仙治疗乳腺炎:

  威灵仙80克,加白酒l00毫升浸泡7日后备用。用时饮用该酒30毫升,服后2小时,乳胀痛即可缓解。

  8、薏苡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

  取生薏苡仁6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2次口服。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患者25例全部治愈。服药最短26天,最长45天。

  9、南瓜籽治疗前列腺肥大:

  每日炒食南瓜籽50克,不定时吃,连用30天,大多患者滴尿、尿线变细和尿潴留症状完全缓解。

  10、夜交藤治疗失眠:

  每日用夜交藤30克煎汤服,连用3天即见效。后根据情况酌情增加天数。

  11、白癣皮治疗皮肤瘙 痒:

  白癣皮30克,水煎后分2次服,每日l剂,连用7日即可。

  12、肉苁蓉治疗精少不育:

  肉苁蓉20克,水煎后一次服下,每日1剂。连续应用30天,即见精子数回升,此时可加用六味地黄丸再巩固治疗一个月。

  13、蜂房散治疗遗尿:

  蜂房焙干研成细末,每次口服3克,一天3次,连用10天即可。

  14、细辛外用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生细辛10克,碾成极细末,调以凡士林成软膏,涂于乳房肿块处,再复以纱布,遮以乳罩,隔日换药一次,一般5—7次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15、蒲公英治疗“都市病”:

  蒲公英3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l剂。对消除“都市病”带来的头昏眼花、腰酸背痛等症状有神奇的疗效。

  16、白芷外敷治疗关节积水:

  取白芷适量研成极细末,用黄酒调成膏状,敷于关节肿胀处,每日换药1次,经5—7天,关节积水即可消退,无任何副作用。

  17、白茅根治疗小儿肝炎:

  白茅根60克,水煎后加适量白糖,为一天量,代茶饮,连用半个月,症状即可解并逐渐痊愈。

  18、款冬花治咳喘:

  蜜炙款冬花10克,冲泡开水后加适量冰糖,当茶饮,每日1剂。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特效。

  19、莱菔子治便秘:

  莱菔子研成细末,晚间用开水送服9—30克,消食停滞,降气润肠。笔者用此方治疗宿食积滞引起的便秘30例,经用药3—5天,均治愈。

  20、穿山甲治疗乳糜尿:

  将炮山甲研成细末,每次10—12克,每日3次,用黄酒送服。笔者经治乳糜尿患者20例,用药30—40天,全部治愈。

  21、地肤子治疗多发性疖肿:

  地肤子50克,水煎后当茶饮,每日l剂,连用7—10天即可。

  22、桃胶治疗泌尿系结石:

  桃胶15克,放锅中蒸化,和渣一起服,每日3次,连用3天即可见结石排出。

  23、鲜土牛膝治疗踝关节扭伤:

  鲜土牛膝适量,捣烂,加少许食盐和匀,外敷患处,用绷带固定,每日1次。用此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1例,均治愈。轻者1次,重者2次即可。

  24、白果浸酒治痤疮:

  取白果30克,压碎,加70%乙醇100毫升,浸泡一周后外搽患处,一日2—3次,连续应用15天,即可痊愈。用药期间忌食腥、辣食物,并保证大便通畅。

  25、蚕砂治崩漏:

  蚕砂炒炭研细,每服9克,黄酒送下,连用3日即可。

  26、青葙子治疗高血压:

  每日取青葙子30克,水煎二次,取汁混匀,分3次口服,疗程一周,血压即可降至正常。

  27、霜桑叶治疗沙眼:

  霜桑叶50克,煎水后洗眼,早晚各洗一次,连用一周即可痊愈。

  28、鸡屎藤治疗牙髓炎: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就要命。这是人们对于牙髓炎最真实的描述。用鸡屎藤治疗该病往往是药到病除。取鸡屎藤100克,加水2000毫升,另加瘦猪肉200克同煮2小时,不放盐,吃肉喝汤,分2次用完。1日l剂,常1剂痛止,再如法用2次以巩固疗效。

  29、苏叶治疗产后尿潴留:

  苏叶10克,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常常是一剂见效,二剂痊愈。

  30、鲜苍耳草治久痢不止:

  鲜苍耳草50克,煎水后加适量红糖,当茶饮,每日1剂。笔者应用此方治疗慢性痢疾50例,均治愈。用药4—6天即可。

 1  01
大蒜、胡萝卜治疗鼻衄

卢氏[1]用大蒜泥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鼻衄320例均愈。方法:取洁净大蒜瓣3~6 g,压碎,捣成泥,涂于纱布上,交叉敷在涌泉穴,即左则鼻孔出血敷右涌泉穴,右侧出血敷左侧,双侧出血则敷双侧,并用纱布固定好,敷贴6~8 h/次,一般1次可愈。止血后,即以温水洗脚心。

苏氏[2]以生胡萝卜5~7个,洗净捣烂取汁,加温10 min,口服100~150 ml/次,1~3次/d,连服3~5 d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衄多例均获佳效。

 2  01
黄蜀葵花、糯米治疗乳糜尿

邓氏[3]以黄蜀葵花醇提物,每日服药量相当于生药20~30 g,分3次服,2周为1疗程,连续2~4个疗程。治疗乳糜尿26例,痊愈1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4.62%。

张氏[4]用炒糯米治疗乳糜尿32例均获满意疗效。方法:将糯米炒至金黄色,以其煮粥食,食用量随患者食欲而定,3次/d。

 3  01
萝卜、绿豆治疗扁平疣

李氏[5]用甜面酱腌制的白萝卜,切成薄片,在患处均匀涂擦,2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扁平疣26例,痊愈24例,好转2例。

黄氏[6]用绿豆50 g熬汤,加糖或食盐调味,1次/d,睡前顿服。治愈扁平疣3例,疗程最长30 d,最短15 d。随访均无复发。

4   01
金荞麦、吴茱萸治疗腹泻

洪氏[7]用金荞麦50 g,水煎2次,分3次服,连服1~3 d。治疗小儿腹泻36例,痊愈35例,无效1例。

孟氏[8]用吴茱萸研细面,0.5~1 g/次,外敷脐部,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换药1次/d,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治愈率为85%,最短用2 d痊愈,最长用7 d痊愈,有效率为92%。

杜氏等[9]用生姜30 g,捣碎为泥状,加入红糖15 g,调为糊状备用。先将脐部擦洗干净,再将药物摊敷于脐部,用塑料布覆盖,胶布固定,换药1次/12 h,治疗小儿秋冬腹泻38例,36例1~3 d痊愈,2例无效,治愈率为94.75%。

5   01
芒硝、猪胆汁治疗便秘

史氏等[10]以芒硝外敷治疗大便秘洁21例取得满意疗效。方法:取食醋造量,加热煮沸后即加入芒硝90 g调匀,为1次量,敷于神阙穴,外用塑料纸1层覆盖。治疗结果,有效20例,无效1例。

张氏[11]用大猪胆1个,用完油的圆珠笔芯1个,去尖端之金属部分,将圆珠笔芯插入猪胆管中,用线扎住茎部,让患者屈膝卧位,将胆管插入肛门5~6 cm,挤净胆汁,治疗便秘30例均愈,用药后30~60 min即排便。

6   01
藕节、皂荚治疗乳腺炎

邢氏[12]用藕节50 g,加水800 ml,煎至400 ml,去渣,分3次口服。治疗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36例,收到显著效果。

李氏[13]用皂荚治疗急性乳腺炎58例,2~4 d均愈。方法:将皂荚焙焦研末,高压灭菌后装瓶备用。治疗前先用温开水把鼻腔分泌物洗净,再用低度白酒或30%酒精浸湿皂荚粉,纱布包后交替塞入一侧鼻腔,更换1次/8~12 h。

 7  01
山楂、苦瓜根治疗急性菌痢

杜氏[14]用生山楂60 g水煎服,治疗急性菌痢,疗效满意。

刘氏[15]用苦瓜根干品60 g,加水800 ml,煎至400 ml,2煎加水400 ml煎至200 ml,共得煎液600 ml,口服,150 ml/次,4次/d,未加任何抗痢药,治疗急性菌痢50例,服药3~5 d均愈。

 8  01
绞股蓝、珍珠层粉治疗口腔溃疡

王氏[16]以生绞股蓝9 g,放入杯内,用沸开水150~200 ml,浸泡20 min,待凉温后1次饮完,儿童酌减,然后再浸泡1次待下次饮用,口服2~3次/d,治疗原发性口腔溃疡32便,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2例。

唐氏[17]用珍珠层粉1 g,3次/d,口服,另外以小许珍珠层粉撒于溃疡面上。治疗口腔溃疡13例,用药1 d红肿明显减轻,3 d内溃疡全部愈合。

 9  01
血余炭、菟丝子、海金砂治疗带状疱疹

张氏等[18]用血余炭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方法:血余炭10 g,加入适量芝麻油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无须包扎,1次/d。一般1次痛即止,2~3次可治愈。

牛氏等[19]用菟丝子50~100 g,焙干研末,香油调糊状,首次用药前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干燥后涂上药糊,早晚各1次,治疗带状疱疹98例,2~5 d均愈。

林氏等[20]用鲜海金砂茎叶30~60 g,用凉开水洗净后捣烂,加适量烧酒,调敷患处,用纱布包好,1次/d,1~2 d疼痛消失,3~5 d疱疹干燥结痂脱落,治疗26例,5~6 d均愈,不留后遗症。

10   01
栀子、白芥子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李氏等[21]以栀子泥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58例,收到满意效果。方法:栀子50 g,研细末加老面及食醋适量,共调成糊状,敷于伤处,换药1次/d,3~5 d为1个疗程。绝大多数患者1个疗程内见效。
孙氏[22]用白芥子炒黄,研末黄酒送服,5 g/次,2次/d,治疗急性腰扭伤,一般1~3 d即愈,屡用屡效。
11   01
黄芩治妊娠恶阻,益母草治不孕症

刘氏等[23]用黄芩30~45 g,水煎成200~400 ml,分次频服,治疗妊娠恶阻274例,有效率达97.45%。

覃氏[24]采用益母草炖鸡治疗女性不孕4例,其中1例为原发性不孕,3例为继发性不孕,全部获效。方法:取新鲜益母草30 g,或干品15 g,下蛋黄雌鸡1只,重约1 kg。宰鸡后去其内脏洗净,将切好的益母草加少许盐,姜和米酒调味,放入鸡腹内,然后把整只鸡放置有盖大婉内,加少量清水,盖好盖,再放入锅内隔水用文火炖至熟烂,晚上连鸡、药汤一起吃,吃不完次日晚上再吃。

12   01
柏子仁治疗急性中耳炎

宋氏[25]用柏子仁10 g,焙干研末,香油调糊状,滴耳3~4次,2次/d,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4例,3~5 d均愈,如有发热等并发症予相应治疗。

 13  01
金不换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覃氏等[26]用生金不换根块50 g~100 g,洗净后捣碎成泥状,加适量水或米酒调成糊状,用棉签蘸之涂布患处,涂药3~4次/d,连用3~5 d。外敷期间停用其他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0例,3~4 d均愈。

14   01
香附、鸡内金治疗结石

邵氏[27]用生香附治疗尿路结石32例,疗效显著。方法:生香附(鲜品)80—100 g,干品酌减,水煎至适量,每日不拘时内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结石(肾、输尿管、膀胱)排出2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36%。

杨氏[28]用鸡内金150~300 g,研末分3次随三餐进食,也可用米汤调糊服用。治疗胃柿石症10例,经1~3d治疗,胃钡餐X线复查,胃石均消失。

15   01
地骨皮治疗牙痛,细辛治疗喉痹

傅氏[29]用单味地骨皮治疗牙痛,每获良效。方法:地骨皮50 g,煎水代茶饮,1~2 d而愈。

王氏[30]用细辛5 g放锅内焙碎研成细末,兑少量食醋,摊于5 cm×5 cm伤湿止痛膏上,外贴脐部,夜敷晨取,连贴4次。用于防治喉痹疗效颇佳。

16  16 01
草决明治疗麦粒肿

王氏[31]用草决明30 g,加水1000 ml,煎至400 ml,顿服,1次服下,1剂/d,小儿酌减。治疗麦粒肿13例均愈,随访6个月,无一复发。

 17  01
磁石治疗血管性头痛

冯氏[32]用磁石治疗血管性头痛100例,5~15 d内,治愈59例,好转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方法:将磁石破碎为1 cm×1 cm大小的块状,于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以胶布固定。头痛偏左者取右侧穴位,右侧取左。

 18  01
马勃治疗褥疮

陈氏等[33]用单味马勃治疗褥疮35例,治愈3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7.14%,疗程2~15 d,平均5~8 d。方法:取单味马勃适量,研成极细粉末状,经干热灭菌后,留置消毒容器中备用。治疗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拭干后将适量马勃粉末直接撒在创面上,敷盖上消毒纱布,每天应用4~6次为宜。

19   01
仙人掌治疗硬结

张氏[34]用新鲜仙人掌1~2片,洗净,去刺、捣烂,加适量的糖和醋少许,调成糊状,外敷病变部位皮肤上。2次/d,20 min/次,3~5 d为1疗程。常用于链霉素、卡那霉素、黄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肌注,引起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甚至坏死,疗效显著。

 20  01
南瓜藤治疗烧伤、烫伤

吴氏[35]用南瓜藤汁治疗烧伤、烫伤27例,均痊愈,且无疤痕。方法:将南瓜藤砍成一寸长的小节500~1 000 g,捣烂成糊状挤其汁装入玻璃瓶(埋在土里1个月或15 d)备用。将患处用茶叶水洗干净后,再将南瓜藤汁擦于伤处。

注:d=day(一天)

17味单味中药临床新用

作者/李凤山  李旭光 李芳华

图片

单味中药因其效宏、简廉、方便,而深受医患欢迎和重视,现综合25种单味中药临床新用,概述如下:

1 马鞭草、西河柳治疗肾炎

董氏以马鞭草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0例均愈。方法:取马鞭草,1~5岁15g、6~9岁30g、10~15岁40g,并鸡蛋1个,加水煮沸5min,吃蛋喝汤,1剂/d,5d为1个疗程,继服3个疗程无好转为无效;范氏以西河柳30g加水适量煎至200ml,分2次服,1剂/d,15d为1个疗程,连服2~4个疗程,停用其它药物,治疗急、慢性肾炎多例均获良效。

2 皂荚、槐米治疗乳腺炎

李氏以皂荚治疗急性乳腺炎58例,2~4d均愈。方法:将皂荚焙焦研末,高压灭菌贮瓶,以30%酒精浸湿皂荚粉,纱布包后交替塞入一侧鼻腔,8~12h1次。李氏以槐米15g炒至黄褐色研末,加黄酒与开水各半冲服,取微汗,1次/d,服药期间并用毛巾浸热肥皂水敷患处(已溃者禁用肥皂),治疗急性乳腺炎20余例,多1、2次即愈。

3 何首乌治小儿神经性尿频、高血脂症

夏氏等以何首乌20g水煎频服,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4例,10d治愈32例,无效2例。徐氏以制首乌30g加水300ml煎20min,取汁约150~200ml,分2次服,日1剂,20d为1个疗程,治疗高血脂症32例,1个疗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

4 茅根、绿豆治疗血尿

付氏用鲜白茅根60g,水煎频服,1剂/d,治疗药物性血尿3例,均收到满意效果。刘氏取当年新绿豆200g,浸入300ml冷开水中2h,捣烂,或将绿豆研末,每日早、晚饭后各服20g,勿加热,轻、中度血尿5d显效,重症10~15d收良效(出血不止者除外)。

5 菟丝子、药棉灸治疗带状疱疹

牛氏用菟丝子50~100g,焙干研末,香油调糊状,首次用药前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干燥后涂上药糊,早晚各1次,治疗带状疱疹98例,2~5d均愈,涂药1d即疱疹干涸,皮肤干燥,1~2d痛止。冷氏用药棉灸治疗带状疱疹57例均愈。方法:将药棉作成无洞薄片,覆盖于疱疹上,点燃药棉,一般5cm×10cm为一片,日灸1次,3d可愈。

6 金丝荷叶、柏子仁治疗中耳炎

周氏用鲜金丝荷叶洗净晾干,捣取汁,加适量香油。用药前以双氧水洗净患耳,滴1~2滴药液,每日3~4次,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7例,一般3~5d即愈。宋氏用柏子仁10g,焙干研末,香油调糊状,滴耳3~4次,2次/d,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4例,3~5d均愈,如有发热等并发症予相应治疗。

7 茅根花、胡萝卜治疗鼻衄

徐氏用茅根花7~9g(18岁以下5~6g),加冰糖适量炖服,1次/d,治疗鼻衄多例,一般2~3次即愈,不易复发。一女性,47岁,无诱因常鼻衄,中西医久治不效,予上法,连服2d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苏氏用生胡萝卜5~7个,洗净捣烂取汁,加温10min,每服100~150ml,病重者日服2~3次,连服3~5d,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衄多例均获佳效。

8 苦参、鸭跖茸治疗扁桃体炎

史氏以苦参15g加沸水300ml浸泡频服,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92例,治愈75例,有效13例,均在24~72h体温复常,无效2例。郑氏用鸭跖茸60g(干品30g)浓煎取汁,加冰糖30g,3次/d,吞咽困难者以鲜品绞汁调米醋少许频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12例,2d内均愈。

9 地榆治月经过多,蒲黄治恶露不绝

廖氏用地榆20~40g,食醋300~500ml浸30min,微火煎30~60min,每服10~20ml,3~4次/d,一般1~2d血止,血止后另予施治善后。张氏等以醋适量煮沸后加生蒲黄60g搅拌成糊状,凉后为丸,醋化服,早晚各9g,治疗恶露不绝46例,治愈44例,有效、无效各1例。

10 木贼草治疗脱肛

马氏以木贼草烧存性研末,大便后将药末撒于脱出之肠段上,然后将肠段送回,治疗小儿脱肛3例,均于10d内痊愈。

11 熟地治疗电光性眼炎

陈氏以熟地治疗电光性眼炎,效甚佳。方法:将熟地洗净切成厚约2cm片状,4片即可。同时患者头后仰,将熟地片贴于眼上,约2min换1次,轮流重复使用。

12 蜘蛛治疗高热抽搐

魏氏用活蜘蛛7只罩碗中,倒入少量开水,将其烫死,捣烂,乘温将蜘蛛水灌入患儿口中,1次/d,治疗高热抽搐患儿17例,服1次治愈12例,2次治愈5例,无不良反应。

13 鹿角胶治疗脉结代、心动悸

储氏以鹿角胶每日30g加甜酒蒸后,分2~3次服,治疗2例脉结代、心动悸患者,3~5d内均治愈。

14 生半夏治疗结核性瘘管

程氏用生半夏外治结核性瘘管,屡治屡验。

方法:生半夏10g研末,加面粉适量,用冷开水调制成条状药捻,用前先清洗清创,再将药捻插入瘘管至底部,包扎,隔日换药1次,至愈。

15 珍珠层粉治疗口腔溃疡

唐氏用珍珠层粉1g,每日3次口服,另外以少许珍珠层粉撒于溃疡面上,治疗口腔溃疡13例,用药1d红肿明显减轻,3d内溃疡全部愈合。

16 草决明治疗麦粒肿

王氏以草决明治疗麦粒肿13例均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方法:取草决明30g,加水1000ml煎至400ml,顿服,1剂/d,小儿酌减。

17 蒲公英治“甲亢”术后突眼加重

余氏以蒲公英治“甲亢”术后突眼加重3例均收佳效。

方法:蒲公英60g,水煎液2碗,温服1碗,余1碗乘热熏洗,1剂/d。



单味中药治病大全之感冒篇

(1)贯众治疗感冒

方药  贯众30克。

用法  加水600—800毫升(水位平药)煎至300毫升左右后过滤,加入糖精0.15克,和适量糖,装入小温瓶中(备用汤剂须加防腐剂,用时加热),每天3次,每次100毫升左右,连服2天。

疗效  治疗100例,均收良效。

出处  新中医1976,增刊

(2)茵陈蒿防治流感和普通感冒

方药  茵陈蒿全草6—10克(每人用量)。

用法  加水熬至药液相当于生药量的3-4倍时即成。每人口服20-30毫升,每日1次,连服3-5日。如作治疗用,每日2次。

疗效  解放军某部队曾用上法,于1970年给44000人服用此剂,没发生流感。

出处  解放军5804部队卫生队。新医药通讯1973,(27:23)

(3)黄芪预防感冒

方药  黄芪

用法 黄芪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每片含黄芪1克),或隔日口服黄芪15克(汤剂),10日为疗程,停药5日再行第二疗程。

疗效 在500名感冒易感染者中,单服黄芪,确有减少感冒发病人次(平均减少2.7倍)以及缩短病程的作用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感冒气管炎组。中医杂志1980,(1):71

(4)野菊花预防感冒

用药  野菊花(成人每次6克,儿童酌减)。

方法 将野菊花用沸水浸泡1小时,煎30分钟取药液内服。一般每月普遍投药1次:对以往每年感冒3-5次者,2周投药1次;对经常感冒者每周投约1次

疗效  本法对预防感冒有显著效果。

出处  沈阳市卫生局。医药学资料1972.(7):7-8

(5)香薷治感冒

方药  香薷1.5克-30克。

用法  上药用开水100毫升冲泡,加盖焖焗待温度降至30℃以下时倒出待用。每日1剂分3次服完。

疗效  本方辛温解表,主治风寒感冒

备注  15岁以上用30克,15岁以下每岁用1.5克、为一日量

出处  新中医1981.(6)

(6)柴胡治疗外感发热

方药  柴胡适量。

用法  上药制成口服液,每次服10毫升,日3次,体温在38℃以上者剂量加倍,饭前服用,儿童剂量减半,连服3天

疗效  共治疗100例,病程最长11天,最短1小时;体温最高40℃,最低37.3℃,结果治愈52例,显效13例,好25例。无效10例

备注  柴胡生药水煎,汽蒸馏提取挥发油,保留母液,药渣再煮一次,合并煎液与母液,浓缩后与挥发油混匀,加入蔗糖与香精,即得柴胡口服液。

出处  赵时雨。河南中医1991.11(1):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