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简| 家有3娃,我是如何让家中杂物消失的

 三娃行必有我思 2024-06-19 发布于荷兰

文 / 瑞秋

很多人看了我们的家,都很难相信这是有着3个孩子的家。
其实我想说,正是因为孩子多了,更需要简化生活。
东西少了,家里的空间大了,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和奔跑。
物品少了,打理起来更容易,从而减轻家务负担,生活更轻松。
今天分享让家里杂物消失的6个秘诀。

1

随时断舍离

培养对杂物的敏锐感,看到再也派不上用场的物品,无论是小到随手领回家的广告宣传单,还是看似贵重实则用处不大的家电和衣物等。
很多人觉得把花了钱买回家的东西丢掉也很可惜,所以习惯性地把所有物品都堆积在家里。
然而,当我们买下不再使用的物品时,所谓的“可惜”和“浪费”就已经造成了。
所以,不论是将这件物品摆放在家中十年,还是买回来一周就丢掉,两者的浪费程度皆是一样的。
面对已经拥有的物品,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物尽其用,另一个则是舍掉丢弃。
当然,如果有二次使用的可能,也可以将物品捐给慈善机构,或者送给有需要的朋友。
有孩子的家庭,定期断舍离尤为重要。
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的衣物、玩具和用品都会被淘汰掉。
穿不下的衣服和鞋子,太幼稚的玩具和绘本,不再用的奶瓶和奶嘴,没用的口水帕和汗巾...
不再需要的,就随时处理掉。
定期断舍离,家里不留无用之物,轻松保持少物的状态。

2

少逛少看少买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需求。
只不过,在闲来无事时就喜欢逛街,或者习惯性地打开购物软件,看着看着就发现了“需求”,很自然地就花钱购买了。
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亮出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放大其实用性和性价比,让人感觉到如果不买就是损失。
于是乎,在不知不觉中就买了很多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的物品。
这些东西被塞进家里的各个角落,留着无用,丢了可惜,全都堆在家里,整个屋子必然显得杂乱。
对于购物,一定紧紧地握住主动权,明确了自己的需要,再去购买。
不要没事就逛街或者刷购物软件,找到除了购物之外的快乐,用更有意义的事情填充自己的生活。
少逛少看,自然就少买。

3

一物一件,不买重复的

对于已有的物品,不要重复购买。同类型或相似用途的东西,也不要多买。
豆浆机、榨汁机和破壁机不需要同时拥有。
运动水杯、保温杯、茶杯和咖啡杯也不需要每一款都拥有。
百搭的白T恤和牛仔裤,也大可不必买个十来件。
类似的包包和鞋子,数量更不需要太多。
下单前,先想想家中是否已经有同类型的产品,除非它的功能是无可替代的,否则别买。
对孩子的物品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家的三个孩子,他们各自就拥有一个杯子、一套饭盒、一双拖鞋、一顶帽子、一个书包。
常穿的鞋子,一人两双;薄厚外套,一人两件。
多余的东西其实没有必要,一物一件,用坏一个东西,再置入一个新的来取代。
拒绝重复的物品,减少没必要的开销。
东西少一点,孩子选择起来很简单,他们可以轻松做决定。
对大人来说,少买没必要的东西,自然就省钱。

4

不囤货

如今购物方便,大可以把超市和商店当成“仓库”,有需要随时购买。
对于日常消耗品,囤一两个备用的即可。
囤货的量若是大于消耗的速度,物品放到过期亦是浪费。
审视自家存储空间,柜子和抽屉塞不下的时候就不该再买了。
否则收纳不了而被堆放在外面的物品,势必会让整个家看起来杂乱不堪。
对于孩子的衣物也别超前购买,尽量别买偏大或是买反季节的衣服,就买适合当前季节和天气穿的衣服,一个季度准备5套衣服足以。
不要单单因为便宜这个原因而购买,甚至大量囤货。
如果买到自己并不喜欢或者不适合的东西,最终都闲置不用造成浪费。

5

给每件物品找到“家”

为家中的每件物品找到“家”。结合该物件的使用场景、用途和类型,找到最适合放置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养成“物归原位”的习惯,鼓励家里的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则。
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我会要求他们脱下鞋子就要将鞋子放回鞋柜,外套要挂在衣架上。
书包里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把作业放回书桌,把午餐盒放到洗碗池,最后再将书包挂起来。
家中其他成员也是如此,每个物品都有专属位置,从哪里拿的,用完就要放回原位。
没有了“流浪”在外的物品,家里看起来就干净整洁多了,也少了收拾的麻烦。

6

拒绝赠品

逛街购物时,常常会收到商家赠送的免费礼物,比如印着商店简介的扇子、质地粗糙的纸巾和摸起来不舒服的抱枕等等。
还有些赠品甚至没有实际用途,可能只是一些宣传品、小饰品或者廉价的小玩意儿。
很多人都拒绝不了“免费”的诱惑,总觉得反正不要钱,不要白不要。
然而,这些赠品虽然看似有利于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却因质量低劣,容易损坏。
即使短期内能使用,长期来看,也难以避免成为垃圾。
更关键是无用的赠品堆积起来会让家里显得杂乱无章,成为占据空间、破坏原本的整洁和美观。
拒绝接受那些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的赠品,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
如果已经拿到手,与其囤在家里闲置,不如就扔了。

东西少了,家里干净了,待在这样的屋子里,心情很容易变好。
一个空间被塞满越多的东西,就越容易消耗一个人的能量。
只保留少量,并且真正派得上用场的物品。
被自己所爱的物品围绕着,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愿你也可以享受到少物的快乐。

瑞秋 2024年6月 于海牙 

我是瑞秋,坐标荷兰,5口之家

分享与三娃同行的所思所想

婚姻爱情 | 信仰生活 | 自我赋能

独立带娃 | 亲子成长 | 极简育儿


近期好文

不玩手机后,我用5件低成本小事,富养自己

敢信?荷兰小孩每天晚上竟然6点半就睡了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儿子的荷兰老师生了3娃,竟然才结婚

 生活不易,夫妻之间就不要内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