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妈》后记

 新用户3134eDv6 2024-06-19 发布于陕西

     真是的,一个不小心,就把小说《后妈》给整到了三万多字。不要说旁人,连我自己都觉得拿捏不住自己了。——“不能自已”,实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我平常总是取笑办公室女同事们,“本来打算出去要买个围脖儿的,结果转一圈儿买回来一件呢子大衣。”

      真的,写《后妈》这篇小说,就有这样的感觉。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路,都是走着走着就走宽了,走远了。”的确,《后妈》纯粹是一个我拾来的灵感,原本计划的是一个四五千字左右的小说就可以了,没想到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故事的发展就像我们浇地的流水,渗得这边那边的。真有这样的感觉,故事的发展就像河流一样,你无法控制它非得沿着你给定的路线走。——河流有它自己的选择,故事呢,也一样,有它发展的选择,你不能硬来。于是乎,扯着扯着,就到了三万多字了。

      这跟我有时候的写作习惯有关系:我喜欢直接开头,写先,后面会是个咋样子,到时候再说。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需要我们这样子,才能做好。我喜欢看美国NBA篮球赛,热火队的独行侠韦德就很有意思,他在篮下的时候,总是先把自己扔向天空,其他的再说。  

      《后妈》写作的过程中,让我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触:一个人,要想啥事情都跟心来,实在是太难了。要把后妈的故事写好,写顺乎,还要不落俗套,我几乎是一路被牵着走的。

      在写着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老家那里牛耕地的场景。人家是人赶着牛走,我是牛拽着我走。故事左右了我,而不是我能左右故事。也像我们时常是随着河流走,而不是河流随着我们走。

      在小说的最后几集,我有意压了一下节奏。真实的原因是,让故事中的人物有一个合理的好的归属,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儿。

     小说该如何结尾着实让我费了好大心思。原本设想的是小芹的父亲脑出血去世了,她又一次成了孤儿,尝到了跟弟弟当初进她们家门时候一样的感受,后妈成了她的依靠。这样的结局,是最有冲击力的。可是,我不忍心,我不忍心让小说的结尾这么悲惨。世间的苦已经够多了,我又何必再加一份黄连呢?

      因此,就如何结尾的问题,我发了好大熬煎。又能打动人,还要合情合理,真的是好作难啊!都说写作跟分娩一样,到了某个阶段,真的比难产还难受。据说路遥当初在《平凡的世界》写到田晓霞死的那一部分,他自己号啕大哭。这种感受,只有真正写作的人才能体会到。

      关于故事的结局,有这么一句话,“预料之外,情理之中”。所以 ,几经周折,我就让小芹的父亲的病不是很重,但是需要有人贴心地长期的陪伴,操心,照顾。这其实也是当下老年人患病后的普遍问题,尤其是他们瘫痪在床的时候,需要多年日夜的陪伴,那真不是一个好差事。

      我曾经在医院里亲眼看到过这样的场景,面对重症老人,儿女们的态度真的是千奇百怪。有的真的是家里经济支撑不了,只好放弃。有的不是钱的问题,他们怕最后弄个人财两空。最可气的是,他们有的甚至怕老人手术后抢救过来,有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腿脚不便,比如语言表达困难,比如直接就瘫痪了,需要有人成天在跟前喂食,还要操心大小便。——他们受不了这样的泼烦。

      为了不至于过份残忍,我让小芹的父亲病后身体还差不多,定期复查,多活动肢体。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后老伴儿,小芹的后妈,那已经是最叫人敬佩的了。按照现在的社会风气,她的儿子有大了工作了,就是弃这个家而去也是不为过,是现在二婚家庭很现实的做法。

      写作,有时候也要给自己的故事找平衡。不能好人太好,没有一点儿缺点,就像我们某个时代追求的“高大全”人物形象。其实,真正的“高大全”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就像我们看电视,心里知道那就是“演”的。演的东西,有什么好的呢?  

      茅盾先生在写《子夜》这篇小说的时候,曾经把初稿拿给瞿秋白看。瞿秋白说他把商人吴荪甫写得太好了,太坏的地方不够份量。“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商人,吴荪甫有他很好的一面,但是也难免有他不善的一面。于是,茅盾在回家后,给吴荪甫身上又加了一个情节:在一次生意受损后,吴荪大发雷霆,一怒之下居然把自己家里的一个女仆给强奸了。

      写这个小说,我还是想表达个意思,就是对“后妈难当”“后妈凶恶”这样的评论做个正名。普遍代替不了个例,世界上总有把后妈当成了亲妈的人。

      真的没想到,《后妈》是在很多读者的等待中写完的。他们有的人留言叫赶快更新,有的私信催促,这让我感觉到很刺激,给了我很大压力,但同时也给了我很大鼓励。这就像鸡屁股底下等蛋一样,把人给急的。

        如今,《后妈》终于写完了,我的心里就像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仔细想想,写作,其实就是在还债呢,——人情债,那么多读者的人情债。

      有读者希望写一个真正的男人的小说,这是个很难的命题小说。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能不能写好,但是我还是开始慢慢做准备了。

(作者简介:陈启,“南山白丁”,陕西西安人,写作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