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团队需要一个实习生,那么他/她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芃篙君 2024-06-19 发布于浙江

   这是芃篙君的第255篇原创    

本文适合招人的朋友和在校大学生。大概2500字,阅读需要8分钟。


你好呀,我是芃(péng)篙,一个相信思考和努力能够拿到结果的家伙。

移动端APP开发,特别是iOS开发,确实越来越没落了。回想十年前,这还是一个年轻人争先恐后的岗位,到如今却无人问津。感慨时代的演变花一秒钟的时间就足够了,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今天就聊一聊,关于团队补充年轻iOS工程师的思路。仅供参考,欢迎拍砖。

01 问题与解题思路

先聊聊需求:团队是需要梯队的。如果一支队伍里全都是资深专家,那么既不利于专家的能力成长,因为专家们需要对所有事情亲力亲为,很难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扩展新领域的认知;同时也不利于团队产能,专家的成本是高昂的,却难免在做一些初级工种需要做的工作。同时,专家对个人成长的要求、专家之间的观点撕扯的可能性,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管理成本和风险。反之也是如此,如果一支队伍都是初级工程师,那么大家半斤八两都在摸索,生产效率也未见得能高到哪里去。
所以,健康的方式一定是团队存在合理的梯队设计的,初、中、高搭配干活,会更有利于组织发展。理想的情况下,自然是年轻的工程师变成专家后,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团队,占住自己专家的生态位,无论这个团队是原有的公司、还是其他公司。当整个社会都在增长式发展时,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机会是不缺的,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每年都有新大学生进入行业,也有老工程师升级为专家。但是,一旦发生行业下行,这件事情就很难办。
再聊聊供给侧:iOS技术大概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在学习。既然团队需要梯队化建设,在这两年行业下行的情况下,专家是不缺的,缺的反而是年轻人。在Boss上去捞iOS初级工程师的简历,普遍在8年以上,5年以内的人凤毛麟角;开一个iOS实习生的岗位,会发现捞出来的简历,有过iOS相关字眼的,百不存一。这就是移动端APP开发岗位的现状,老人求岗位不得,新血液后继无人。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老人的一种利好。

如果团队一定要补充年轻血液,一定要补齐梯队,怎么办。大概只有一个笨办法,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招一些有意愿的实习生,来培养。
不学iOS开发是所有大学生的共同选择吗?并不是,这只是一种趋势。这只能代表大学生群体中爱折腾那部分人的选择上的大概率行为。大多数年轻人其实是迷茫的,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道未来在哪。既然迷茫,我们可以帮忙指一个方向,感兴趣的话就一起干。

02 目标分析

有思路了,就可以定义更具体的目标了。
从组织的角度,目标是什么?通过实习,培养x名大学生,在毕业时具备iOS初级工程师的能力。并在组织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毕业后转正
这个目标并不简单。现在这种情况下,干啥都要讲究个性价比,企业生死存亡之际,讲什么烧钱搞创新、搞技术领先都是空洞乏味的,那是有足够资金流的大企业该考虑的事情,更多的中小企业就在小心翼翼的呵护自己的现金流熬日子。所以摆在中基层管理者眼前的问题很明显,一个是对于实习生来说,虽然成本不算高,但是想要有实在的产出,比较难;另一个是如果费心费力培养出来了,人家毕业后转身去了别家,为人作嫁,更难。但是团队的梯队问题总是要解决的,虽然空间不大,但总要试一试。

继续拆解这个目标,大概可以分两步来走。

  1. 招合适的人,培养到目标水平;

  2. 能留住人。

03 他们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在2020年之前,芃篙招过很多客户端APP开发实习生,他们基本上都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储备。突然想到需要招一个完全没有知识和经验储备的实习生,也有点茫然。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当初毕业时,也没有老东家实际干活时实际需要的技术基础,最终不也入职了么。对于某些小众技术应用的产品开发而言,在大学生群体注定是没办法直接招到对口人选的。对于客户端研发团队来说,需要逐渐适应自己的行业已经从大众变成了小众。小众行业有小众行业的成熟打法,只是我们还没有适应。

如果放弃对岗位需要的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的要求,我们如何选人就是首个需要想清楚的问题。可以用成事三角形来做拆解,成什么事?假设这位大学生经过培养可以胜任iOS初级开发工程师。

方向

方向以及延伸出的目标。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需要认可这个发展方向,我们不需要给他们画饼说这个岗位如何好,甚至可以坦诚的讨论这个岗位目前的状态以及将来的发展。
在达成共识、认可方向的基础上,再进到下一步操作。
一旦通过面试,团队需要提供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在实习生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更细化的认同,有序推进。

动力

认可岗位是动力的基本源泉。在此基础上,需要从他们的过往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技术热情;他们是否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技能学习上。
综合在一起,就是看年轻人是否有足够的自驱力。自驱力可以来自于兴趣,可以来自于责任感,也可以来自于目标感。

能力

要达成目标,能力维度是需要补足和培养的。
不过在人员筛选的角度看,当然需要一些前置的基础,才有利于能力上的补齐。
从硬素质来看,虽然我们不再要求iOS相关的知识储备,但是软件开发相关的理论和相近的项目经历还是需要的。这些技能方便他们快速学习iOS相关的技术,降低培养成本。
从软素质来看,学习能力是首要考察方向,如果学习能力不够,那么会大幅度影响培养的效率;然后就是沟通能力,能不能把事情讲清楚是协同的基础,如果在有效表达的前提下,还能够具备一些说服推进的技巧,就更好了。

综合来看,无非是技术考察更加基础,同时关注人选的软素质是否有培养的可能性。

04 留人

留人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取决于培养的过程。在培养的过程中,是否做了充足的指导,是否让实习生感受到除了学习和干活,团队能够给他们提供成长方面更多的价值;同时,也要看对团队的价值观是否匹配和认可。
团队尽量展示出可以提供的各方面真实价值,双方都合适,才是好的状态。强留没有意义,筛选永远大于培养,只不过对于实习生而言,具备更好的可塑性。在面试的环节,就需要把软素质方面“合适”的判定维度放到最高,才能有效地达成留人的效果。

相关链接

关于招聘这件事,简历方面的一些槽点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有收获,不妨给点鼓励,点赞、关注、加加星标;转发、在看、多多益善~ 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