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逆散”——你是个被严重低估的好方子!(3)

 经方苑 2024-06-19 发布于辽宁

  话说广东的天气非常热,热的你喘不过气来,汗流浃背的,基本上天天都是蒸笼模式,小编只想整天待在空调房里给大家写写原创文章,你觉得该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呢?投票告诉我吧!

           

  话说小编在前两天的文章介绍了自己关于“四逆散”作为“解郁”基础方的粗浅认识,没想到有很多人给小编留言或者私信表示意犹未尽,让小编继续讲讲这个方子!关注“经方苑”时间长的小伙伴都知道其实小编真的很“宠粉”,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聊聊小编平时怎么用这个方子!

     

 在正题开始之前,小编先要给大家洗一下脑,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有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方子”开的越大越显得医生有水平,“方子”里的药开的越多效果也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开什么玩笑?中医方子开得越大越有效?(独家爆料)》,怎么说呢?经方诊疗提倡的是“随证治之”,这里的“证”包括了指导治疗方向的“脉证”,提供治疗手段的“方证”以及精准个体化治疗的“药证”,三者不可却一,所以经方治疗并不提倡“方子”开的越大越好,反而要求医生要用最佳组合的方子治疗!

 

  就拿“四逆散”这个方子来说,它的治疗范围是“少阳郁证”, 这类患者在脉象上往往见“弦涩脉”,其中“弦”主“少阳”,“涩”主“气血郁滞”,小编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其实这类人群女性占比至少在一半以上,尤其是围经期、围绝经期的女性朋友,从症状上来讲这类人群中有很多人表现为心情压抑或者烦躁,夜间入睡困难,平时缺乏锻炼,总感觉精力不济,经前有乳房胀痛或者小腹坠胀感,有些患者还会觉得平时没什么食欲,吃点东西就觉得腹胀,大便不规律,时干时稀等等!

  小编觉得如果遇到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在“脉证”符合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使用“四逆散”,至少在治疗方向不会有什么大的错误,关于治疗方向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记得民国有位老中医曾经这样比喻:医生治病就好比是旅行,有的名医三下五除二就找到了捷径,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有的水平稍微差一点的也是会跌跌撞撞的到达目的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就怕有的人上来就找错方向了,费了好大劲也没有一点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方向不对呗!

    

  所以小编觉得如果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遇到这类人群应用“四逆散”是不会错的,而最最关键的是你要知道它只是个基础方,还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加加减减的,比如小编观察有很多患者其实在就诊时并不会跟你说自己心情不好,反而说自己很开心,典型的“郁”的症状也是不典型,而你却摸到了“弦涩”脉,这个时候还可以用“四逆散”吗?小编可以肯定的跟你说:大胆去用!

  
           

 为什么呢?如果患者哪里都好就不会找你看病了,所以你大可不必太“相信”患者的一面之词,你只需要的是抓主证就可以了,也就是解决患者当然最想解决的问题,比如患者说自己经常腹痛,遇冷症状就明显,有时会大便偏稀,平时稍微怕冷,没有什么汗,也不怎么渴,如果小编治疗就会在“四逆散”的基础上加入“太阴”方面的药,根据症状表现判断患者可能会有太阴虚寒的表现,所以小编会在“四逆散”基础上加入“小半夏汤”,其中“半夏”、“生姜”具有蠲痰除饮的作用,而加入“茯苓”可以通利水道,如果伴有腹胀,小编会加入“厚朴”,它配合“枳实”可以行滞消胀,个别大便不畅或者口中有异味的患者,小编会加入“酒大黄”以推陈致新兼顾“活血化瘀”,如果是夜间入睡困难,多梦的患者,小编会酌情加入“龙骨、“牡蛎”安神等等! 以上仅仅是举例,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