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网洛书城 2024-06-19 发布于上海

作者 张立军

篆书建国通宝小平铜钱,直径24.7毫米,厚1.5毫米,重3.8克。是取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年号中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试铸货币。因“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朝年号“建中”重复,所以建国通宝铜钱没有被朝廷采用,就被宣布废止,而改铸非年号钱“圣宋通宝、圣宋元宝”铜钱,因此建国通宝铜钱传世极为罕见,是宋钱大珍。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北宋时期,朝廷囊中羞涩贯穿始终,从宋真宗时王禹偁应诏上书、建言五事、宋仁宗时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直到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都殚精竭虑想使大宋朝廷摆脱危机,重振雄风。但由于多种原因,通通努力了个寂寞。

公元1093年,19岁的宋哲宗亲政后,曾一度表示要继续宋神宗的未竟之业,将保守派官员贬窜出朝,恢复王安石新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努力的跑偏了。

公元1100年,25岁的宋哲宗病逝。19岁的端王赵佶继承大统,就是那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但是当皇帝很业余的宋徽宗。宋徽宗继位之初,主少国疑,权柄落在从来就反对新法的向太后手中。变法派雪上加霜,遭到沉重打击。宋徽宗虽然在靖康之耻中丢了大宋江山,但是在即位之初,曾经有过一段励精图治的辉煌时期,清人王夫之曾说:“徽宗之初政,粲然可观。”宋徽宗当政之初,即大刀阔斧整顿朝纲,第一个措施是果断的任用韩忠彦为吏部尚书,李清臣为礼部尚书,黄履为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这三人均为人正直,出言无忌,匡正得失。将宰相章惇、御史中丞安惇、蔡京罢除官职,赶出京城。

宋徽宗驱逐奸佞后,首先起用年已七旬、双目失明的哲宗朝宰相范纯仁,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子,为人正直。又启用文坛领袖苏轼,(在绍圣年间有人诬告苏轼诽谤先帝(神宗),朝廷将他降官英州(广东英德),还末到任,又贬往惠州(广东惠州东),受尽了苦楚。)宋徽宗即位时,东坡自昌化(海南儋州西北)转徒廉州(广西合浦),再徒永州。宋徽宗赦免其罪,已逝的文彦博、王珪、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刘挚等三十三人,恢复原有官职。这些棘手公案已经沉积多年,宋徽宗举重若轻,妥善处理,表现出一个年轻天子的英姿勃发。

元符3年(1100)十月,宋徽宗向全国颁布一道诏书,表明自己对新旧两党之争的态度。大意是说:“朕对于军国大事及用人标准,没有新党旧党的区分,只看是否合乎情理时宜,如能使政事稳妥无失,人才能各得其所,天下就会太平。”应当说这道诏书是宋徽宗在位初期所下的最有分量、最值得肯定的诏书。诏书刚颁发一个月,宋徽宗又以元祐、绍圣年间均有所失,立志施行大公至正,消除朋党,将年号由“元符”改为“建中靖国”。其寓意是不偏不倚,要建一个安定和谐的国家。

可惜的是,宋徽宗的锐意进取政策只是昙花一现,没能持续多久。究其原因,一是宋徽宗年轻,没有太多从政经验,只能依靠向太后。向太后倾向于旧党,因此,韩忠彦才得以升任宰相。到向太后还政,不久又病逝,旧党失去依靠,新党便趁机卷图重来。二是韩忠彦、曾布两个宰相意见不合。韩忠彦被驱逐离朝,曾布独览朝中大权,宋徽宗也受到蛊惑。建中靖国年号只用一年,便改元“崇宁”。崇宁者,崇熙宁也,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改元是明白无误的表示要恢复宋神宗之法也就是王安石当年推行的变法。不久前宋徽宗还振振有词要“无偏无党,正直是与”,如今言尤在耳,便自食其言,宰相曾布没有得意多久,便栽在蔡京手里。使得曾布的官位一贬再贬,出居太平州(安徽当涂)。宋徽宗之所以对蔡京情有独钟,是因为蔡京在书法上造诣极高,字体潇洒飘逸,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也无出其右,两人对上眼了。崇宁元年十二月,宋徽宗在蔡京的怂恿下,大规模开始迫害元祐旧党人,在这些所谓的奸党人名单中有: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安焘、吕大防、苏辙、苏轼、秦观、司马廉(司马光之子)、晁补之、黄庭坚、程颐、李格非(李清照之父)等,由宋徽宗亲笔书写元祐“奸党”成员姓名,镌刻于端礼门的石碑上,用以诏示天下,警觉世人。宋徽宗的反复无常,为北宋的亡国埋下了祸患,同时也为他身死异乡,让人熬油点灯的悲惨后事而惋惜。

北宋前期到中期,物价呈小幅渐变趋势。中间虽小有波折,因为熙宁、元丰年间推行变法,造成物价回落,故使这种上涨趋势进展缓慢。大约宋哲宗时期因对西夏开战,军费开支巨大,所以铜钱重又散出,物价再次回升。《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三至四载:“建中靖国元年九月六日,刑部言:'元符令,定罪以绢者,每绢一匹准钱一贯三百。近岁物价踊贵,非昔时比。”文中涉及的“元符令”规定,刑法上的一匹绢价格为1300文铜钱。《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六载,建中靖国元年陈瓘上《国民须知》其中讲:“且以无为军言之,民间买绢一匹须用一贯四五百文足。”这说明当时的物价是持续上涨的。

宋代以前,道士们早已发现曾青、石胆能“化铁为铜”,大大提高炼铜效率从而间接提高铸钱效率,《淮南万毕术》 、《梦溪笔谈》等书有记载。但此法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则始于北宋。《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四之二五载:“建中靖国元年,以宣德郎游经提举措置江淮荆浙福建广南铜事自言:'昨在任日,常讲究有胆水可以浸铁为铜者……’”《玉海》卷一八〇《食货·钱币》载:“游经言:'有胆水可以浸铁为铜者,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九日,命经提举措置铜事。’” 《宋史》卷一八〇《食货志·钱币》载:“建中靖国元年,陕西转运副使孙杰以铁钱多而铜钱少,请复铸铜钱,候铜、铁钱轻重稍均,即听兼铸”。

建国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年间的铸币。有楷书、篆书对钱各一,其中篆书建国通宝铜钱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首次面世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先是由上海麒麟泉币社杨成祺购于天津,后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以400银元购入(图一)。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图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建国通宝

1941年5月中国泉币学会第36次会议上,罗伯昭出示了这枚建国通宝篆书小平铜钱。同年七月《泉币》第7期发表了罗伯昭的《建国通宝钱考》 。罗伯昭在《建国通宝钱考》一文说:“北宋钱自天圣起,率真篆成对,真书建国或有之。”楷书建国通宝在道光年间张崇懿著《钱志新编》介绍过一枚,民国七年至八年又出过一枚,被郑家相先生所藏(图二),具体数据不详,可惜的是这先后发现的两枚楷书建国通宝小平铜钱,现在均不知流落何方。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图二)楷书建国通宝

1956年,锦州博物馆在发掘清代范子和墓时,曾出土一枚隶书建中靖国铜钱,铜质厌白,属于夹锡钱一类,直径35毫米,重8.1克,传世仅见(图三)。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图三)辽宁锦州博物馆藏北宋“建中靖国”

另外,传世还见有一枚靖国元宝小平铜钱传世,具体数据不详(图四)。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图四)靖国元宝

张立军I古泉百珍之“建国通宝”铜钱

古泉文库系列丛书

●古泉文库成立宣言

●第一种《寿泉集拓》

●第二种《古泉大全》

●第三种《足斋泉拓》

●第四种《古泉杂志》

●第五种《丝路创会精品集拓》

●第六种《海上丝绸之路古国钱币要览 》

●第七种《沐园百廿泉拓》

●第八种《沐园日记》

●第九种《故宫清钱谱》

●第十种《山阴道上集》

●第十一种《戴门弟子藏泉选》

●第十二种《董遹钱谱》

●第十三种《开元通宝精品集拓 》

●第十四种《衡门百泉拓存》

●第十五种《中日友好泉友交流纪念泉谱》

●第十六种《首届元明钱币研讨会纪念拓集》

●第十七种《西夏钱币集》

●第十八种《朝鲜王朝古钱谱》

●第十九种《越南历史古钱》中文版

●第二十种《金匮论古合刊·金石编》

●第廿一种《昭和泉谱》中文版(即将面世)

●第廿二种《中国甘宁青金银锭》

●第廿三种《益泉斋藏泉》

●第廿四种《思古楼泉集·唐钱图录》

●第廿五种《新订乾元重宝钱谱》

●第廿六种《读史谭泉文存 中国历代古钱币精品辑要》

●第廿七种《中国货贝图集》

●第廿八种《清代四川州县银锭略考》

●第廿九种《天壤阁杂记·王懿荣泉拓精选》

●第三十种《梁五铢土范图说》

●第卅一种《币缘堂馆藏精品图鉴》全五卷

●第卅二种《户部铁钱局钱法章程》

●第卅三种《铸钱述略》

●第卅四种《中国近代货币集拓》

●第卅五种《丁氏古泉丛书》十五种

●第卅六种《观云轩藏泉》

●第卅七种《清钱编年谱》中文版

●第卅八种《先秦货币汇编》

●第卅九种《新编华夏古泉图录》

●第卌种《辑古泉從一》

●第卌一种《珍泉集拓》

古泉文库出品书目

《读泉记》||《无为七秩寿泉集拓》||《淳丰堂七旬寿泉集拓》||《百福堂七十自选集》(原拓本)||《馆藏钱币图录》江西农商银行钱币博物馆||《平冠集》||《龙泉斋七秩善泉拓集》||《传承与革新》泉币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三国两晋南北朝隋钱币图述》||《福善先生耄耋辑拓》||《戎畋松七秩寿泉集拓》||《戎畋松七十自选集》(原拓本)||《话说青蚨》||《听泉·咸丰大钱蠡测》||《清代牙雕呈部样钱》原拓本||《丰斋四十泉拓》||《储建国 钱卓两翁古稀寿泉集拓》||《杜维善先生追思泉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