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偶书馆】七星续命术

 木偶漫画 2020-07-13
作者:判官笔
本期的《木偶书馆》呢,由作者木偶漫画判官笔以及演播贰飞,为大家讲述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传奇故事。
上周看到有读者留言,说想看抬棺匠或者泥瓦匠之类的。这不,读者又给布置了作业,得做啊。
 
抬棺匠素材还没搜集齐整,所以这期呢,先给大伙儿讲一期泥瓦匠。
 
泥瓦匠,简单来说,就是从事砌砖盖瓦、桥梁铁路、公路等建设工作的建筑工人,跟水泥砖瓦打交道的,属于建造行。
 
要单说泥瓦匠这一行,那也是有着颇大的历史传承,毕竟建筑可不光现代,古代也得修宫殿架桥梁啊,这里边就有着诸多的讲究。
 
咱啊,还是老规矩,先讲个故事,讲完再跟大伙儿聊聊这一行的一些规矩、门道什么的。
 
这事还是发生在清朝后期,直隶府下辖的一个小县城。
 
当时,县城里边有一户人家,姓王,据说乃是总督大人的表亲,仗着这层关系,在县城之中飞扬跋扈横行霸道,连县太爷都不敢管。
 
您想啊,县太爷那才多大官?而总督,在当时可是正二品。
 
整个王家上到一家之主、下到家丁丫鬟个个横行霸道,别说是人,就是王家出去的一条狗走大街上就跟祖宗似的。
 
整个县城几乎谁家都被王家人欺负过,不是被霸占了田产、就是被抢了女儿,连县太爷的府上都被王家的下人打砸过。
 
这一家子财大气粗的,越敛钱越多,家里人口也就越多,时间长了膨胀了,以前的宅子就觉得太小,不气派,就想着在县城盖个大宅子。
 
这事一定下来,王家找人看地方,挑来挑去,在城中找了一块好地方,请人看过风水之后,便将此事定了下来。

 
定下来之后,就开始招了些工匠建新宅子,为期两年,让这些工匠完工。
 
当时,这些工匠里边,领头的那位便是当地出了名的泥瓦匠,姓张,张师傅。
 
这位张师傅也是个老手艺人了,打小便跟在师父身边儿学艺,如今年近五十,已经是干了大半辈子,在这些工匠里也算是德高望重。
 
可自从接了王家的活,张师傅在城中可是背了骂名,被城中百姓直戳脊梁骨。
 
张师傅可没管这么多,任由百姓去骂,他呢,则是带着手下工匠,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将这个豪宅给建了起来。
 
建好之后,等一切就绪,王家便搬进了新宅子里,张师傅和一众工匠为此也领了不少的一笔赏钱。
 
可自从王家人住进去之后,王家就开始出事了。
 
先是老太爷重病不起,两个月后病逝。
 
然后,家中儿孙也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不是骑马摔残了,就是掉河里淹死,有的几岁大小的孩儿喝口奶都能给呛死了。
 
这些事发生在王家,王家是惨了点,可整个县城的百姓可谓是拍手叫好,只觉得大快人心。
 
平日里,百姓们受尽了他们家的欺压,奈何他们仗着那位当总督的亲戚,别说是欺压,就是抢走了百姓家的女儿,打官司县太爷状纸都不敢接。
 
这些事一直持续了半年多,半年多以后,朝中有位巡抚,奉皇帝之命微服巡视,本来是从北京出南门途径直隶,好巧不巧的便从这个小县城路过。

 
到了这地方歇脚的功夫一打听,便听说城中的王家仗着是总督大人的亲戚,平日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连县太爷都敢殴打,便立即写了一道折子派人送回京城。
 
几天后,朝廷圣旨下达,王家被抄家,待罪行调查清楚之后,凡是有罪者几乎都被斩首,连那位沾亲的总督大人都为此受到了牵连。
 
后来,朝廷钦差听说王家的那座新宅子乃是霸占了十几户人家的房屋田地而建时,立即上奏朝廷,将这座宅子拆除给那些被霸占房屋田地的百姓重建。
 
不过,在拆除宅子时,却发现整个宅子在建造时,几乎所有角落都被下了厌胜术。
 
据说当时,拆宅子的工人,先是在房梁上发现了七个铁钉、一把断锯,接着又在各处,发现藏于建筑中的女鬼图画、碗筷、白虎图案,包括最后在地基里都挖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数不胜数。
 
这些东西,懂行的基本都知道,全部都是厌胜术所需之物,厌胜术乃是《鲁班书》中的小法术,全都流传在木匠、石匠、泥瓦匠等工匠手中,不用想,谁都知道那肯定是当初建造宅子的泥瓦匠张师傅一行人所为。
 
到了这会儿,大伙儿才知道张师傅为何执意要接王家的活,任由大家伙暗地里骂了。
 
一般来说,若在家中发现一样厌胜之物那就了不得了,严重点便足以让这家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更何况这座宅子里处处都被下了厌胜术,上到房梁屋柱,下到地基,这事一传开,人们大白天路过王家府宅一带都觉得瘆得慌。
 
这也难怪王家半年来怪事连连,老太爷得疑难杂症死了也就算了,不稀奇。几岁大的小孩喝口奶都能呛死,其他儿孙子嗣更是以各种莫名其妙的意外死去,这也太邪乎了。
 


从那开始,那位张师傅在城中名声大振,百姓们都感激他用这些奇术帮大伙儿除了这个恶霸。
 
他作为城中有名的工匠,大伙儿多少都知道,早些年也确实听说他身怀异术《鲁班书》,能够以厌胜之术下在房屋建筑之中,让这户人家家破人亡。
 
但是,传言归传言,基本上没什么人相信,都觉得这不过是这些工匠吹出来的,目的便是为了让主顾不敢轻易得罪他们,不敢轻易的克扣他们的工钱,没人真当回事。
 
而从这儿之后,民间都传遍了,甚至县太爷都亲自登门拜谢,江湖上的手艺人更是将这位张师傅称为活阎王,以一人之力将恶霸王家整死。
 
不过,感谢归感谢,大伙儿也是被王家这件事给吓怕了,谁家盖房做工,都不敢请这位张师傅上门了,宁愿多出点钱从邻县或者周围的乡镇去请。
 
后来啊,这位泥瓦匠张师傅也没个生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过了不到两年便卧病在床,不治身亡了。
 
按照江湖上的说法,这位张师傅虽说是为民除害,但怎么说也是用这手法术坑害了这么多人,到最后也算是遭了天谴。
 
当然了,别人知道,那么下厌胜术的张师傅定然也知道,自个儿一旦用了必然也不会有好下场,这么一来,张师傅便是用自个儿的命为大伙除了这么个祸害吧。
 
这故事呢,到这儿也算是告一段落,咱们呢,来说说泥瓦匠这一行。
 
在古代,建造行分为石匠、木匠、泥瓦匠等,种类繁多,按照江湖上的说法,分为三条线——红线、黑线、白线。
 
建造行的同行到了一块做工,开口不问“你是干嘛的”,这话听着味儿不对,太冲,像是要砸场子,而是问“您是哪条线上的?”


这要是回答红线,那就是石匠;说黑线那就是木匠;白线则是泥瓦匠。
 
为何呢?首先说石匠,石匠开凿、雕刻石头的时候,乃是用朱砂浸泡的墨斗线弹在石头上,沿着线开始凿,所以被称为红线。
 
木匠做工,则是以常见的黑色墨斗线弹在木头上,沿着线开始锯,所以叫黑线。
 
而泥瓦匠被称为白线,则是因为工匠在砌墙的时候,必须得把墙垒直了垒正了。
 
房子可是住人的,关乎人命,盖房子时墙稍微有点倾斜或者偏差,那盖起来房子肯定不稳当容易坍塌。
 
所以为了把墙面垒直了没有偏差,泥瓦匠则是用一根白线吊着一块铅锤,这么一来,白线被铅锤拽着,肯定是直的,沿着白线砌墙肯定没差。
 
这些方法不只是古代,至今为止,山里的石匠、村子里的木匠、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都在沿用。
 
就这一点来说,不得不佩服咱们老祖宗的智慧,一延续就是几千年,不管这行业做工的工具再怎么先进,这些法子都是不可替代的。
 
而说到这儿,咱们就不能不提一下建造行的祖师爷,鲁班。
 
大伙儿都知道,建造行,什么石匠、木匠、泥瓦匠,祖师爷都是鲁班仙师。
 
可要往细了说,单说泥瓦匠一行,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祖师爷——李春。
 
这个人很多读者可能比较陌生,早些年有篇课文叫《赵州桥》,里面曾提到,建造赵州桥的匠人,便是李春,这也是历史里明确记载的。
 
而在民间故事里边儿,李春乃是鲁班的弟子。

 
相传,仙师鲁班有三大弟子,石匠张大、木匠陈齐、泥瓦匠李春。
 
当年,鲁班带着李春游历天下,途经赵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石家庄赵县,见这一带有条大河,河水湍急,两岸的行人来往十分不便。
 
于是呢,为了造福这一带的百姓,鲁班和李春师徒便打算建造一座大桥连通两岸,方便这里的百姓过河。
 
师徒二人动工之后,仅仅是一夜的功夫,便在这条大河之上建造起一座大桥。
 
建成之后,当地百姓感激涕零,将这桥命为天下第一桥。
 
而这师徒二人则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接着周游天下去了。
 
很快,这事传到了八仙之一,张果老的耳朵里边,当时,张果老正骑着他那毛驴游历天下呢。
 
前边咱们也讲过,张果老装死戏弄大唐的太宗皇帝、玄宗皇帝和武则天。
 
老头也是闲的没事,听说鲁班在这儿修了个天下第一桥之后,便来到了赵州,想试试传闻中的鲁班师徒建造的桥结实不结实。
 
他自个儿捣乱也就算了,还约了好友柴王爷,也就是周世宗柴荣,据说这位乃是天财星君转世,死后便回到了仙位,俩人一块来的,想试试鲁班师徒修建的桥,到底能不能称得上是天下第一。
 
于是到了地方之后,张果老骑着毛驴,怀里揣着日月,从这桥上过。
 
柴王爷推着一辆小车,小车上拉着三山五岳跟在张果老后边。
 
您想啊,日月加上三山五岳,这分量压下来那什么东西能经得住?
 
可俩人从桥这头走到那头之后,整座桥纹丝未动,只是在桥面上,留下一行驴蹄子坑和车轱辘印。
 
这个故事传开之后,在民间还生出一段歌谣: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道沟。
 
这就是民间传说里,泥瓦匠一行祖师爷李春和鲁班修建赵州桥的一段故事。
 
行嘞,到这儿咱们说的也不少了,本期的《木偶书馆》就先到这儿,咱们下期再见!
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