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先锋 • 端午节精选特刊(二) || 总第1996期

 作家新视野杂志 2024-06-19 发布于山西



端午节精选

【上榜作者】冯金斌、香香(女)、枫叶如丹、梁德育、兰兰(女,蒙古族)、王立娟(女)、贾新利、尹洪宽、任国璠、刘平昌、甘树林、路漫漫(女)、凉子(女)、吴先和、尹瑞飞(女,蒙古族)、胡有琪、刀人、郭佩峰、飘零岁月、山丹(女)(以上排名按收稿时间为序)。

23.端午祭

文/冯金斌(浙江)

是投江的《天问》,

终于喊出屈原的忧愤,

涉涉都是冤屈,

沉痛这五月的离殇,

便是楚辞的《离骚》。

那些江水的叫声喊声,

抱苦拥怜,

就著成了澎湃的《九歌》。

投粽子祭江祭天祭地,

歌哭屈原,

连汨罗江也撕心裂肺,

喊出这个端午,

一咏三叹划出龙舟竞渡,

上下求索,

却再也找不到屈原的踪影。

婆娑的是千年的悲愤,

是千年的热血沸腾与刚烈,

我把粽子看成包裹的鸿志,

抑或是有口皆碑的碑。

24.又是一年端午节

文/香香(女,山东)

又是一年端午节

远古的记忆在汨罗江上游荡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一片粽叶包裹着诗人的忠魂

叶脉里安放着敬仰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悲凉

千年风雨洗不去

汨罗江水的忧伤

那些低沉的流云

载着惊世的悲壮  恣意飘荡

太阳下面

已散发出浑厚的酒香

那是诗魂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一杯雄黄酒

醉倒了千年的一抹夕阳

一条龙舟  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跨越惊涛骇浪的木浆

永远翻腾在不死灵魂之上

一曲豪壮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荡气回肠

25.先生,请等一等

文/枫叶如丹(安徽)

先生,请等一等

撵不上你的影子,陪伴不了你的孤独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窘步逐皇舆,橘柚生南国

深固不徙唯壹志,苏世独立不逐流

五月的汨罗翻起浊浪

艾草诉说着绿的语言

过重的悲愤压痛了绿的呼吸

先生,请等一等

疼痛只是暂时的,这岸边的芦苇

年年被收割,芦茬

比山河坚硬,比芳草浓烈

先生,请等一等

我温一碗雄黄,饮醉风骨

眼中便多些斑斓

汨罗也是我心中的远方

思念已涌动成潮水

我化作一尾鱼,守护你的铮骨

26.端午

文/梁德育(甘肃)

江水依然微波,涤荡着

千年月色,为一粒米松绑

挂在龙舟的路程太远了

怎么也赶不上屈子纵身一跃

石头啊!你喊冤沉底,击起

三尺浪花,一朵朵开在记忆里

端午的阳光刺眼,江水情绪难平

赛舟的号子声,承前启后

江山落泪,挂在草间的

是每一个早晨远去的晶莹

27.端午怀想

文/兰兰(女,蒙古族,内蒙古)

粽情粽意三千里

顺心顺意,愿岁月吉祥

红尘里,一路悠悠行

端午节渲染思念的氛围

传承着古老千年文化

光阴荏苒的悲伤感怀

端午节的米香

是我的河流,我的酒

大街小巷流淌着

粽子的故事源源悠长

红红的丝线

根根都是江湖豪客

彩线缠绕着是深浅的琴韵

端午感怀多

但见那江水溶溶

咏一首惆怅的情韵

灵魂中,永远吉祥安康

28.端午感怀

文/王立娟(女,河北)

演出的节目需要反复练习

写诗的人需要暗自斟酌

第一次出演站得直  行得端

面对观众心怀旷野推开记忆的摇篮

干脆的说词  灵动舞姿  翩翩放飞

彬彬有礼的行为

从骨头里散发出诗一样的文明

爱  随着舞动的河流淌出炫美涟漪

欣赏者从河水里捞起霞光

在心田种出朝阳

诞出的新生儿披着彩霞破云川朵而来

在端午到来之际

以诗为花  洒满华夏

慰籍屈大夫忧国忧民的胸怀

呈出

悠久历史血的惨痛

后人感恩戴德的怀念与借鉴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奔流不止的华章

29.汨罗江

文/贾新利(山西)

流淌进我的梦乡

一块石头

青苔裹着的记忆

在汨罗江中

读一段《楚辞》

读不懂岁月的流殇

《九歌》《离骚》

是诗人的浅吟低唱

浪花,眼泪的泛滥

端午情丝

爱国的悲情

溢满汨罗江

在波浪里飘浮

一江诗情,染绿汨罗江岸

两千多年了

汨罗江,煮沸了

粽子的清香

掩盖的暗流

将蓄谋已久的悲怆

抛向忧民的深处

我们把楚辞的韵

系在龙舟

30.端午

文/尹洪宽(河北)

遗恨几时休,汨罗翻滚流。

今朝何处是,风雨送龙舟。

31.儿时的端午节

文/任国璠(甘肃)

又是一年端午节

在快手  抖音  朋友圈里

看到了很多

有关端午节的话题

儿时的端午节历历在目

勾起了许多童年回忆

过去的那个年代

几个月吃不到新鲜蔬菜

只有等到端午节

才能吃上一次韭菜馅的

味道鲜美的三角落包子

再用韭菜拌上一面盆凉面

蒸上一盘子透明的凉粉

还是用韭菜清油拌的

那时候很少吃到其他菜蔬

丫头们盼的端午

儿娃子们盼的年

这是儿时的一句顺口溜

端午节的头一天晚上

孩子们迫不及待

在大门和院内各个房檐上

插满了杨柳

在杨柳梢挂上端午节的荷包

端午节这天早早起来

穿上妈妈亲手缝的新衣服

手腕上  脚腕上  脖子上

都戴上妈妈用五色线

编织好的花花绳子

胸前戴上十二生肖的荷包

催着妈妈赶紧带上我们姊妹们

一起去姥姥家里走亲戚

父辈们三五成群结队

在离家不远的小山沟

去喝端午节的雄黄酒

喝高兴了唱着当地酒曲

吃着从家里带来的美食

谈论着家乡过去的历史

共同期盼着下一场雄黄雨

32.归兮,屈子

文/刘平昌(广东)

美人不解兮,

报国无门!

不忍苟且兮,

携宝物潜入江。

汨罗江兮泪落江!

汤汤之江水兮,

神州儿女之泪!

念你江底守宝兮,

乃今赛龙舟打捞;

忧汝之饥饿兮,

包粽子投入江;

怕汝为毒蛇所伤兮,

倒入浓浓之雄黄酒;

惟江水之寒兮,

将菖蒲艾叶熬成汤……

今神州共筑国梦兮,

乃展雄才之时。

归兮,屈子!

携汝之宝藏,

携汝之丹心!

33.屈子·端午

文/甘树林(江西)

“饮露”“餐英”的你,常常自比美人

画两弯高高的峨眉

佩戴木兰、蕙芷、杜蘅等香草

却只能随同落日一起迟暮

“众女“嫉妒你的贞洁之心,以“善淫”的罪名

把你的赤诚放逐到偏僻的一隅

你却在楚国的那些穷乡僻壤

种植出一些千古不凋萎的诗句

灵修遭难之际,郢都攻破之日

恰是你的痴心寂灭之时

行吟汨罗江边,渔父劝你饮酒

反而清醒了你的绝世忧伤

举世皆浊哦!你只能从江畔

挑选出一块洁净的石头,紧抱怀里

让自己,同着一生的追求、执着和悲痛

慢慢沉入汨罗江一汪清流

你以察察之身和一世忠贞

喂食汶汶之江中的鱼儿

江上浪花,开成朵朵辞采绚烂的诗情

澎湃汹涌出一部丰盈绝代的楚辞

而一片片薄薄的箬叶,包裹着你的故事

浓缩成一个民族两千年的节日

楚风浩荡的汨罗江龙舟竞发,只为

招回失落飘荡在江面的国魂……

34.我敬岁月一杯酒——致端午节

文/路漫漫(女,河北)

春风一来,庭院就绿了

夏雨苍翠了四周

苔藓试图掩盖主人留下的痕迹

庭院里的摆设依然古朴

侧耳倾听,格子窗里传来吟哦声

声声悲怆

带着对楚国的一片深情

还有被抛弃的孤独

唯恐时间溜走

将转角的椅子挪了又挪,擦了又擦

擎一杯雄黄酒

敬于先生

让悲壮止于夕阳落幕

摆上五谷粽子

邀庭院里的所有过往,重回故里

一起煮岁月

一同沐黄昏

让拥抱浪涛的人也拥抱大地蓝天

35.江水的骨骼

文/凉子(女,陕西)

1

从历史的夹缝中汹涌而来

怀抱蓝天,青山

也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离骚》

《天问》

2

踏歌而来的浪花,在江岸晕开

一波波涟漪

一场场龙舟竞技,唤醒屈子

远去的灵魂

3

剥开粽叶

一粒粒糯米就是一份份

碎裂的念想

让人咀嚼,吞咽

4

香草美人,一个浪漫的标签

从《楚辞》里萌芽

随柔软的江水一同挺立。溅起

千年浪花

36.端午贴

文/吴先和(湖北)

一条名不经传的小江

却因一位诗人之死

名声大噪,二千多年

它的名声超过长江

中国美食有千万种

却因这道美食与他有关

吃了二千多年

人们还是那么酷爱

端午、仲秋、春节

纪念人的只有端午这个节

历史上这么多英雄豪杰

人们却只为他立节呢

哦!因为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其吟唱的诗歌永垂在史册上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颗灿烂之星

他的诗歌淋浴了多少中国人

端午节,是诗人屈原投江之日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为了怕忘却,我们为此记念

为了记念,我们永远不要忘却

37.粽叶悠悠

文/尹瑞飞(女,蒙古族,新疆)

喜欢在笔下释放自己

就像六月在知了声中越来越热

还有夜深人静时的思念

那个被孤独高挂在天空的月亮

冷冷地变换着它的异彩

我裹着哈达

端着马奶酒

立在蒙古包的右侧

望着远处的篝火

默默地拨动着心里的那根琴弦

枣红马驮着你矫健的身影

消失在碎碎的紫色花草中

风来过,雨来过

看远处粽叶悠悠

我醉倒在芨芨草中

38.屈子

文/胡有琪(四川)

一个不改初衷的教师

把汨罗江变成一根教鞭

《天问》一课

一教就是千年

其实  屈子最好的一课

就是用血写红了简简单单三个字

端午节

让后人可以击鼓  可能呐喊

龙舟竞渡

让后人知道一杯雄黄酒可以照鬼

门窗悬挂的艾草就是须发怒生的钟馗

让后人有一个可以缅怀的对象

而不是崇拜阴谋的权杖

屈子的课深入浅出

教的全是喜闻乐见的大实话  大白话

每临端午  上课的铃声还未响

密密麻麻的学生就把江河当课堂

变成  一枚枚虔诚投江的粽子

洗耳  等待聆听先生震撼灵魂的教诲

39.颂屈原

文/刀人(四川)

古韵悠长,承载千年文化底蕴

民族忠魂怀揣忧国忧民

汨罗江水浑浊了又清澈

记忆和思念的名片年年翻新

岁月苍桑撰写天籁笙歌

栀子花开了,点缀五月情愫

粽叶折叠的棱角

是《离骚》经典的段落

艾叶菖蒲的香溢

演绎《九歌》气壮山河

龙舟竞渡的场景

彰显无畏前行的《九章》

雄酒驱邪的传统

寓意《天问》永无止静的求索

40.端午节随想

文/郭佩峰(内蒙古)

1

从厚厚的积蕴中走来

带着黏黏的甜香

沁心

却也扰心

总有一种惆怅堵人抒怀

这一日

许是那汨罗江的水

浇入愁肠

今人不识《离骚》

后人不问《国殇》

诗中只见风月

世间任浮云蔽日

有多少条汨罗江啊

沉得下多少“屈子”魂

有多少先贤泪

寄托了多少楚汉情

2

拾一枝

春深处遗落的杜鹃红

插上浅夏的发髻

任五月的轻愁

挂在眼角,蹙在眉心

五色线牵不起屈子魂

门神符挡不住楚汉争

那汨罗江的水

淘得尽岁月

淘不尽悠悠赤子情

问世间多少英烈的胆

只拼得怒发冲冠

洒尽一腔血

无奈何沉浮自古由天定

为谁舍命,为谁争输赢

台上雄赳赳慷慨陈词

台下敛声息奴颜婢膝

老百姓想说帝王话

才有了那千古一腔

唱戏的人

西风烈东风劲

无非是争得一朝一个君

败者为寇胜者王

正邪咋分明?

竟将这一首《离骚》吟

从古唱至今!

41.端午帖

文/飘零岁月(河南)

1

一曲南风

在五月响彻神州

一列编钟被木槌触碰

呼唤凤凰落入王城

铜草花还在款款深情

诉说着八百年尚武不屈的峥嵘

可惜星坠云落

一朵浪花一个传说

一个人

却被铭记

历史不忘的泰山石刻

一颗心

情怀家国又哀民生多苦厄

借百舸争渡

寻找一缕魂魄

告以昭昭日月

湘水二千年的问答与求索

2

跪马谏王

王执意那六百里山河

自此越鸟难归杜鹃啼血

凤凰在云中蹉跎

归罪于谎言

偏信于虎狼惯用的诡谲

一场战争

王城陷落

子民在湘水痛别

一个不肯走的人

奋身一跃

江亦有泪

天地悲歌

3

艾香落入心窝

蒿苦化做灵苻

福是“团聚”祸避“五毒”

五锁囚禁的龙

昨夜逃脱

吸干江河人间炙热

可否借湘神一滴泪

救赎这世间悲切

大夫的委屈

传阅千年

唯有龙舟可托

寻找那浩然之志

追寻那昭昭星河

42.擎起春天的人

文/山丹(女,山西)

春秋了草

天空像揉碎的纸挂满苍白

有人手拈兰花

堆积的思想在月夜,发酵

沸腾

他解下佩带的陆离之剑

用自己肉体当导线

引出乌云裂缝里的雷电

叫出春天的名字


组织架构

首席顾问:谭五昌

顾      问:祁人  大  卫  唐成茂

            夏敏  毕福堂  灵岩放歌

            霍莹  张火炎  曾春根



主   办:作家 · 新视野杂志社

协   办:山西创奇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长:吴光德

副社长:吴  莉  孟宪梅

新媒体网络运营部:孟新龙

新闻中心:杜兰特

记者部:石秀萍  高雄健

市场部部长:

傑森(美国) 盧俊(香港)

广告发行部部长:翟換靈(香港)

宣传部部长:

(国际)鐘佩敏(美国)

(国内)马玉涛

新加坡发行组稿站站长:舒然(新加坡)



编辑出版: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辑:山雨歇

        编:陈勇

副  主  编:杨俊

编       辑:孟宪梅 吴莉 孟新龙

海外编辑部:

主编:韩舸友(美国洛杉矶)

连续性出版期刊号:ISSN 2709-8087

准印许可证号:京新印外准(2021)第0199号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996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