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以后最正确的活法(深度好文)

 12345csdms 2024-06-19 发布于北京


原创 诺希 希思诺 2024-06-01 20:49 浙江

人到中年是个分水岭,前半生闲庭信步,后半生如履薄冰。
家庭压力、社会压力接踵而至,让人喘不过气,想要浮生偷得一刻闲都是奢望。
可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对自己好一点,学会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因为只有自己的身体好了,才会更有能力去兼顾家庭,甚至提升生活质量。
懂得休息,就是下半生最正确的活法。
01.
会休息是一种能力
36岁的张斌,在凌晨一点发完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后,对同事说:“我有点不舒服,先回去休息下。”

那个时候,张斌已经满脸煞白,汗如雨下。

回到酒店以后,得知项目报告未获审批,张斌只好又爬起来协调工作,中途去上厕所,结果坐在马桶上的时候,突发心肌梗塞,不到一分钟便脑死亡。

医学上的说法是:猝死,而猝死的原因正是熬夜加班。

2015年,34岁的歌手姚贝娜,身患乳腺癌永远地离开了她热爱的世界,而熬夜排练正是诱发乳腺癌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从乡村到大城市闯荡的30岁快递员小武,为了多赚钱贴补贫困的家庭,夜以继日地长期日夜连轴转工作,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最终在送餐电梯上猝死。

一个个令人惊心的例子,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让人惋惜。

更让人痛心的是,他们原本如此努力,只是想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结果却由于没有足够重视自己的健康,提前倒下给家人带来更多的痛苦。
不可否认,他们的初心是好的,却忽略了休息的重要性。
没有了身体健康,再多的努力都没有了意义。
就像亨利·福特所说的:


“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犹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
人到中年,要拼搏是一种责任,而会休息则是一种能力。
只有休息到位,身体才能继续负重前行。
02.
真正的休息,不是为了放纵

而是为了更好的蓄力
自媒体作者@梁爽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有段时间,她出新书,忙得不可开交。

但只要一想到新书出版带来的效益,就算再累她也要强撑。

于是她减少休息时间,每次困得睁不开眼的时候,她就会拿罗曼·罗兰的名言给自己打气: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

不敢好好地放松,偶尔忙里偷闲也满怀愧疚,她的身体很快吃不消了。

有一天她实在难受的不行,就把待办事项全部取消,闷头睡了一觉。

醒来后也没有强迫自己继续工作,而是看了部喜剧电影,然后出门爬山。

神奇的是,她的状态好了很多,写作灵感也来了。

身体也逐渐恢复到可以继续运动的状态。

经过这件事,她说自己明白了一件事:
你想持续性自律,必须先学会休息。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而休息,绝非躺平放纵,就此不再努力,而是为了调整身心,以期更好的前行。
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
“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休息,休息不仅为工作蓄力,而且有时工作必须在休息中酝酿成熟。”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越是火急火燎地努力,越是容易被身体重负牵绊;越是放平心态徐徐图之,越会更容易达成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