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茶饼需要透气醒茶吗?4个方面揭开真相,看完下次别这么干了!

 小陈茶事 2024-06-19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随着时间的流逝,泡茶技巧也在更新换代。

近日,一位茶友向我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他的朋友送给他一饼老茶饼,并告诉他喝之前要先放在紫砂罐里透气醒茶。

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惑,于是向我们提问:白茶饼真的需要醒茶吗?

白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清新的口感,被誉为茶中的“隐士”。

而白茶饼,更是将这份隐逸之美,浓缩成一片圆润的茶饼。

但是,关于白茶饼的储存,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有人说,白茶饼需要透气,才能唤醒沉睡的茶香。

也有人说,密封保存,才能锁住茶的精华。

这些说法,让我手里捧着的这块白茶饼,仿佛变得更加神秘和难以捉摸。

那么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2》

什么是醒茶?

醒茶,一个在茶艺中颇具有争议的话题。

根据网上的普遍说法,就是唤醒沉睡的茶叶,让它们焕发出原有的风味。

然而,关于醒茶的目的,茶友们众说纷纭。

一些人认为,醒茶可以去除茶叶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仓味和闷味。

特别是那些重度发酵的茶饼,经过多年的仓储后,往往会有股沉闷、不爽利的味道,即所谓的陈仓味。

为了去除这个味道,茶友们会让茶叶在茶罐中静置一段时间,让仓味得以挥发。

另一些人则认为,醒茶可以加速茶饼内部的陈化速度。

由于茶饼、茶砖的压制较为紧密,空气很难渗透到茶饼内部,导致内外陈化速度不一致。

醒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转化速度较慢的茶叶接触到空气,从而陈化出正常的风味。

还有一些人提出,醒茶能够让茶叶从沉睡状态中苏醒,展现出更加醇厚的滋味。

他们认为,老茶在长时间的陈化过程中,是处于一种沉睡的状态,如果直接冲泡,茶叶还没有完全苏醒,因此喝起来可能会觉得滋味较淡。

醒茶,就是给予茶叶一个苏醒和适应时间,让它们从沉睡中醒来,从而释放出茶香和茶味。

但个人认为,好茶本身不存在杂味、仓味、怪味等问题,因此无需醒茶,直接冲泡也能品味到茶的美味。

《3》

优质白茶饼,无需透气醒茶。

对于好的白茶饼来说,透气醒茶并非必要的步骤。

所谓的陈仓味和闷味,实际上是茶叶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气味,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去除。

白茶的储存环境至关重要,要求避光、密封,并且温度和湿度都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优质白茶饼含水量极低,只要在良好的储存条件下,就不容易产生仓味、闷味。

相反,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陈化出馥郁的香气和绵柔的口感。

与个别黑茶相比,如沱茶和千两茶,它们的压制状态非常紧密,内部难以接触到空气,导致陈化速度迟缓。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醒茶成为一种促进茶叶陈化的方法,使茶的风味更加一致。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优质白茶饼。

优质白茶饼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压制的松紧度适宜,使芽叶间保留了大量的细微缝隙。

这些缝隙不仅保留了空气,还确保了茶饼各个部位的茶叶和养分结合,从而实现内外一致的陈化过程。

这样一来,优质白茶饼无需额外加速陈化,自然也就不需要醒茶这一步骤。

《4》

醒茶,并不能增加茶香茶味。

一些茶掌柜大力推崇醒茶,宣称陈化的茶叶处于“睡眠”状态。

需要通过醒茶来唤醒白茶,增加其香气和滋味,使茶汤口感更为醇和。

然而,这种说法在村姑陈看来,太过离奇。

白茶饼并非有生命的生物,它们不会进入睡眠状态,更谈不上被唤醒。

植物确实有休眠的现象,那是在严寒条件下,细胞活性降低,新陈代谢放缓。

但白茶的存放并不需要低温环境。

相反,为了促进良好的陈化,白茶饼应该存放在常温、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这样的条件可以确保茶叶中的内质保持活性,积极与氧气结合,进行自然的转化。

因此,一款存放得当的优质白茶饼,在长年的储存过程中,它的细胞物质是一直在活动的,不存在休眠一说。

优质白茶饼产区优良、工艺精湛、储存得当,内质充沛,冲泡后,能释放足够的营养物质,茶香茶味自然浓郁,无需醒茶。

相反,产区差、工艺差、储存差的白茶饼,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本身就少,喝起来自然味道平平。

即使醒茶再久,也无法改变茶叶本身的品质,使其产生丰富的香气和滋味。

《5》

醒茶,还会导致跑气跑味。

白茶作为一种极喜干燥的茶叶,其储存原则至关重要,主要包括防潮、防水和避光。

为了确保白茶饼的品质不受损害,存放时应遵循离墙离地、避光密封以及不频繁开箱等要点。

然而,醒茶这一行为却可能与白茶的储存原则产生冲突。

醒茶通常需要将撬下的茶饼放置在茶罐中一段时间。

然而,市面上大多数茶罐无法实现完全密封,尽管罐体看似封闭,但在盖子与罐口的连接处,实际上存在着无数微小的缝隙。

特别是无釉面的陶罐和紫砂罐,由于其材质特性,透气性极强,存在大量极细微的气孔。

在这样的存储环境中,茶叶长时间与大量空气接触,与白茶的储存要求背道而驰。

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会通过这些孔洞和缝隙不断挥发,导致茶香和茶味迅速消散。

与此同时,水汽、光线和异味也会趁机侵入罐体,对茶叶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可能会出现跑气跑味现象,严重时甚至受潮变质。

《6》

茶圈中醒茶之风盛行,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并非如表面那般简单。

醒茶,这一概念在白茶并不适用,但为何会在茶圈中流行起来呢?

这背后,很可能是某些茶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刻意宣传和推广醒茶的效果。

在一些情况下,茶商可能手头上囤积了一批储存不当的茶饼,这些茶饼可能已经变质,带有一些不愉快的气味。

对于有经验的茶友来说,这些异味一闻便知,自然不会轻易购买。

然而,醒茶的过程却能暂时掩盖这些异味,让原本品质有问题的茶饼变得无香也无臭,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掩盖了其真正的问题。

通过醒茶,这些原本可能无人问津的劣质茶饼,摇身一变,成了看似普通的茶。

再加上茶商的一番夸大其词的描述,一些不太了解茶的茶友,很容易被误导,将这些经过醒茶处理的问题茶买回家。

《7》

醒茶,或许在某些情况下,被用作一种掩饰茶品质的手段。

我们应该学会辨别,不被表面的宣传所迷惑,而是要深入了解茶叶的本质。

优质的白茶饼是不需要透气醒茶,其储存应遵循干燥、防潮、避光原则。

醒茶,可能导致香气和滋味流失,甚至引发茶叶变质。

大家应提高鉴别力,选购优质白茶,避免被误导。

正确储存,才能品味白茶的真香真味,感受其独特魅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