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新阅读运动

 暮雨晨钟 2024-06-19 发布于天津

马克思新阅读(Neue Marx-Lektüre,也译为新马克思阅读)运动是发端于1960年代末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一场思想运动。该运动主张通过对马克思以《资本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重建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从而为批判理论奠定政治经济学基础,进一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及其阶级关系。马克思新阅读运动的开创者是有着法兰克福学派背景的汉斯-格奥尔格·巴克豪斯(Hans-Georg Backhaus)和赫尔穆特·莱希尔特(Helmut Reichelt),二人都受业于该学派巨擘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因此有学者将这一运动视为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认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法兰克福学派《资本论》研究传统的传承和延续。

关于马克思新阅读的诞生,则有一个颇具偶然性和故事性的开端。1963年,巴克豪斯在法兰克福一个学生公寓的图书馆里无意间发现了一份《资本论》第一版的复印件。他注意到,在概念的建构和价值论的问题设定上,第一版与第二版之间存在范畴上的差别。于是他开始在一个私人研究小组里与赖希尔特等人一道仔细研究这一文本。马克思新阅读主张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从马克思的晚期著作来理解其早期著作,通过逻辑体系的表现方式来区分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形式,它的理论核心是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支撑性文献以马克思的晚期著作为主,包括《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一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剩余价值学说史》,以及《资本论》的其他各卷手稿。

马克思新阅读的奠基人以及参与讨论的许多学者都有着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背景,由此逐渐形成了以法兰克福大学为核心、由巴克豪斯等人编辑的《社会:马克思理论研究》为理论阵地的研究组织。可以说,马克思新阅读运动就是在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研究和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

实际上,直到1997年,巴克豪斯才在其《价值形式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马克思新阅读的概念。在此之前,马克思新阅读以资本逻辑学派而为人所知。有学者提出,马克思新阅读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196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开始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掀起了一股阅读马克思的热潮;第二,1950年代,英美学界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再次进入高潮,从哲学角度回应价值问题的争论成为当时的理论诉求;第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资源在1960年代后期被重新激活,学者们从对马克思的直接阅读出发,探寻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深层次联系。

图片

汉斯-格奥尔格·巴克豪斯:《价值形式的辩证法》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自1960年代之后,马克思新阅读学派一共传承了三代学人,但仍是一个松散的学术共同体。维系这个共同体的是共同的理论关注点和理论范式,即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和国家形式问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批判理论关系问题。

1990年代末以来,马克思新阅读在德国复兴,并日益受到英美学界的重视。在德国,马克思新阅读已成为马克思思想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08,新一代马克思新阅读的代表人物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教授英格·埃尔贝(Ingo Elbe)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著作——《西方的马克思:联邦德国1965年以来的马克思新阅读》,进一步推动了德国乃至整个西方学界对这一思想潮流的关注。埃尔贝还提出,马克思新阅读是与正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并列的第三个理论范式。

图片

英格·埃尔贝:《西方的马克思:联邦德国1965年以来的马克思新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新阅读进入我国学术界的视野。近年来,我国学者陆续译介了关于马克思新阅读的代表性著作,对马克思新阅读的历史脉络、思想源流、理论主题、理论成就等内容展开了初步研究,并逐渐深入。

马克思新阅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马克思研究路径,尽管对此不乏争论和批评的声音,其在多大程度上结出新的理论硕果也还有待观察,但对马克思新阅读的跟踪研究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方面,这一跟踪研究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而为马克思思想解读提供理论借鉴;另一方面,对马克思新阅读运动思想史的梳理,可以丰富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理解。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 柳宁/编写]

END





刊热忱欢迎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跟踪、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海外中国研究等领域的专家赐稿。我们期待与作者、译者和读者共同努力,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