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泽随村的古往今来

 风行阁影像 2024-06-19 发布于浙江

 

龙游县塔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工作。2019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对泽随古村落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提升集镇风貌,古老的村落重新焕发青春。

在龙游县繁星点点的古建筑中,泽随村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其布局犹如八卦卦象,更显神秘色彩。

泽随村离县城约18公里,汽车穿过龙游大桥,十几分钟便可到达。该村系原泽随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006年乡镇撤扩并后隶属塔石镇管辖,总人口3000余人。在2008年的龙游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前,该村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号称“龙游第一村”。

据有关史料记载:“文宁,字孔安,本居西安之峡山,性嗜山水,元大德间,曾游龙游诸山,至两县交界处,相阴阳,观流泉,而宅居焉,占之得'泽雷随’,因以泽随名其村。”2012年,泽随村被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该村又被列为国家传统古村落;2018年,泽随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塔石镇党委政府及泽随村历届班子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很强。由于古村落建筑密度高,村庄道路狭窄,所以在近十几年的村庄建设中,规划了农民建房一条街。去年以来,投入2000万元进行集镇整治,对整条街又进行了仿徽派建筑装修。在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投入300万元,对700米商业街铺设了沥青路面,使得新街与古建筑有机连接,使古村落比较完整地保护下来,又促进了全村商业的繁荣。

星罗棋布古民居

有关专家考证认为,泽随村明清年代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大多保存完好,且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在全省尚属少见。

根据调查统计,泽随村现有明清徽派建筑146幢,可谓古民居星罗棋布,弄堂纵横交错,犹如迷宫一般。走过长长的三华里农民商业街,便到了泽随古村落。一个清水塘分成了上下两部分,故称上下湖,长年碧波荡漾,水塘四周,白墙、黛瓦、马头檐的古民居倒影在水塘之中,仿佛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卷。由于上下两湖酷似鱼的形状,有人就把它当成八卦中的阴阳鱼,整个村与兰溪市诸葛八卦村相似。而实际上泽随村的形状是以“珠峰”为中心,向四周展开,当地百姓称蜂窝形。而上下湖水塘并不是处在村子的中心位置。那么,泽随村古人在建制时,是把它看成一个什么形状的呢?村民徐开华老人介绍,它叫做蜂窝形。为什么叫蜂窝形呢?他的房子后面有个“珠山”,村里的房屋围着这座山而四面环建。

如果把泽随村的形状比作是一个蜂窝,那么“珠峰”正好是蜂窝的中心点,从天飞山东西两侧的来水,把整个村子包围成一个准圆形。

四周的溪水又通过许许多多细小的沟沟渠渠,流到村中十多个水塘中,塘水清澈而不枯竭,它既是村里人的一部分生活用水,又是重要的消防用水,还能调节气候。这种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建村方法,不得不让现代人佩服古人的高明睿智。

水系弄堂显神秘

泽随村的神秘体现在水系上,除了上面介绍的环村地表的水系外,村里还有九口古井,除二口已堵塞外,其余仍在使用,井水冬暖夏凉,目前主要用于村民洗衣。位于上下湖旁的这口古井,当地群众称之为“大井”,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井沿石圈依旧完好无损,没有在岁月中被井绳磨成道一道槽痕,这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人在吊水的时候有个讲究,双脚要踏在井沿的上面,绳子在井的中心位置竖直向下,不会接触到井沿上的石圈。

大井很神秘,小井很神奇。有一口名叫“小井”的井水至今十分清澈。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村民制作“凉粉”一定要用“小井”的水才能做成功。如今,虽然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但还是有人喜欢饮用这口井里的水。

还有一对“双井”也很有特色,两井大小相仿,间距十余米,离井不远处,还有一颗七百余年的古樟树。

泽随的神秘还体现在弄堂上。一讲起泽随,人们就会说,噢!泽随“大弄堂”,不知是反说,还是别有寓意。泽随的小弄堂,两人通行要侧肩才能通过。因此,最引人入胜的要算这里的弄堂了。由于整个村子是蜂窝形,八条大弄堂以珠峰为中心向外延伸,而后派生出许许多多的小弄堂,纵横相连,大小错落,犹如八卦的卦象,神秘莫测。最窄的弄堂要算这条“牵牛巷”了,因为这条小巷窄得只能通过一人,如果牵着牛就无法走过去,因此而得名。有一些弄堂口还被设计成一个个小圆门,既有庭院深深的诗意,又有似通非通的神秘感。泽随到底有多少条弄堂?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

泽随的“古”体现在大厅上,有“九井十三厅”之说。惋惜的是由于年代悠久,13个厅目前仅存前些年刚修缮的“塘沿厅”。2008年至2009年,泽随村“两委”在塔石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县文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筹钱重修“塘沿厅”,这一文化遗产才得以完好保存。

祖先视若为宝地

泽随村大多数人家都姓徐,称徐偃王为他们的第一始祖。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位叫徐绅九的祖先从上方迁到泽随,至今已繁衍30多代了。徐绅九之所以看重这里,其中一个原因是,这里是临安通往衢州的交通要道。

据说,岳飞抗金的时候曾经过泽随村古道,所以村子附近建有一条岳飞路,古时路面全由青砖按人字形铺成。

泽随村曾经拥有的辉煌,会不会和这条交通要道有关系——由于交通便利,大多数人从商发了财,才造起了这一幢幢深宅大院的呢?

据徐开华老人介绍,泽随村大多数人是种田的,很富的不太多,暴富的更没有。

看来,泽随是一个忠厚为本,耕读传家的地方,靠勤劳的双手使得家家户户走上致富路,这一点和其它通过经商发财的徽派古村落有着明显的区别。泽随既没有出过大富豪,也没有出过名声显赫的大人物。但按中国的传统观念来说,也有它值得自豪的地方,就像徐氏祖先把村子定为蜂窝型一样,村里人不仅像蜜蜂一样勤劳,而且像蜜蜂一样家族团结,人丁兴旺。

风俗传统代代传

泽随村民风淳朴,勤劳善良,逢年过节村民们都要做馒头、裹粽子、蒸发糕,并按照传统的祭祀活动,贴春联、包红包,欢天喜地闹节庆。村民在忙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充分地享受扎根在农村传统中的草根文化。逢年过节举行舞龙灯、舞狮子等传统灯会,以示丰年喜庆,祈求来年平安大吉。

在这古老的村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交融,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怡然。

泽随商业十分繁荣,每年农历十月廿日在此举办物资交流大会,尤以山杂货更具特色,人山人海的场面要延续两三天。泽随每旬的农历一、四、七定期集市日,方圆十几里的百姓都来集市购物,市场相当繁荣。

泽随,不仅古村落神秘,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秀美。村庄西北面有4000余亩原始生态林,植被茂盛,水库水塘星罗棋布,形成了一道道自然景观。

泽随的昨天是辉煌的,泽随的今天是甜蜜的,泽随的未来将是美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