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普通人吃得比周天子还好吗?

 激扬文字 2024-06-19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448808708/answer/1786930940


01

“用狗油煎的羊肉,配以蚂蚁卵酱。”
——周朝宴会菜单

周天子并不是个很开心的位子,传到周康王的时候还称“成康之治”,到了周昭王南征的时候就淹死在了汉水。
然后就赶上了崛起的犬戎,军队越来越弱,权力越来越小。
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是个被欺负来欺负去的摆设了。
虽然每餐据称有一百二十种酱,但参考慈禧的一些记载,这东西就是祖宗之法,摆在那里的给人看的,菜式还是固定的。
慈禧吃最多的其实是粳米粥配各种咸菜。
即使到了清末,宫里吃的也不太好,毕竟从食材到厨师都属于...
想象一下,如果有个两百年历史的国营饭店的味道吧...
所以溥仪一天到晚叫外卖,八大居还有各种西餐社日料店每日轮着给宫里送菜。
后来大清亡了,宫里的御厨们出宫讨生活,一开始北京各菜馆还会请御厨当个噱头,奈何技术水平实在是太差,没多久就被雇了仿膳饭庄了。
没处讨生计的御厨们聚在一起开了仿膳饭庄,但从外面请了很多人来做培训指导,毕竟御厨水平实在是不行。
现在还能吃,国营老口味,实在没事干可以去体验。。。
何况周朝这种弱势朝代,周天子餐饮质量肯定得排在各牛逼诸侯的后面。


02

只有皇权强盛的时候,各地贡品才会认真给好东西。
举个贡品人参的例子就懂了:
人参作为一个五加科的草本植物寿命最多几十年了再久就烂了。
现在新鲜人参挺便宜的,但是古代东北一带往往没有纳入统治范围,外国进口货还好,人参产地属于连年征战的冲突地区。
于是——
唐朝太监:“皇上,这是将军托我带给您的长白山的千年人参,那边连战连捷,陛下不必担心,更不必率军亲征。”
明朝太监:“皇上,这是高丽国进贡的千年人参,高丽国王想求您赐年号这事。”
那至于周天子能得到的贡品礼物之类的就更少了。
周景王因为晋国连礼物都不送而生气过,“数典忘祖”这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周烈王死的时候,齐国奔丧都不去,即位的周显王派使者去骂齐王,结果被齐王骂了回去,再过几年所有的诸侯国都自称为王。
后来周王就剩下一座宫殿和几户人家这么点家底了。
各位周天子的生平,能正常病亡就算是不错的了。


03

古代菜谱能传下来的都已经是帝王巨贾之家,但明清以前大多过于粗糙而难登如今台面。
毕竟那时候还没有开辟新航路,辣椒土豆都还没有。
汉唐对西域的扩张,给我们带来了葱蒜茄子香菜芝麻等好东西,在那之前的周朝嘛,热衷于研究各种动物油脂配各种酱。
基本上长了脂肪的动物(人也是动物),周朝人都用来炼过油。
他们经常A肉配B油煎配C酱这样一个吃法,毕竟实在是玩不出什么花头了。
直到汉末,中餐之魂——原始酱油,才开始出现。
周朝其实已经很接近能出产酱油了,他们研究出了豆豉,但可能做法不是那么好,《楚辞.招魂》称豆豉为“大苦”。
孔子在《论语》里说这个肉配的酱不对就不吃了,真遗憾他没能尝到可搭配一切的酱油。
如同开罐器的发明比罐头晚了一百多年,周天子没能等到后来百花齐放的调味品。
各种奇怪的酱到了今天基本已经见不到了,不是失传,而是被淘汰了,其实到了秦汉就已经淘汰了很多不太安全的吃法。


04

公元533年的《齐民要术》已经比周朝晚了一千多年,生产力极大提高,其中记载了几种肉酱的做法
1、是传统的肉酱法,将牛、羊、獐、鹿、兔新鲜肉去肥切丁加辅料装瓮,泥封,发酵。
应该会得到酸味浓郁的酱。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依然有一种“肉酸”的制作,被各种纪录片拍过,据说气味刺鼻而浓郁。
2、是快速成酱的卒成肉酱法,将肉及辅料入瓶,放坑,覆土,土上烧粪。
当然烧粪应该不是那么恶心的做法。
比如最近B站的纪录片《奇食记》里面就有一种用牛粪封装于酒缸的“牛屎酒”,烤过的牛屎用于密封窖藏,经年累月后便便会变成白色(如同地上白色的狗屎),但是牛粪和酒体是不会直接接触的。
据说味道不错。
3、是将肉放入豆酱清中进行腌渍。
这种类似于酱油肉,但酱肉是风干的,如果肉和酱油放在一起时间久了以后。
4、是用鲜鱼去鳞,去骨加辅料入瓮泥封。
这个参考臭鳜鱼,相当好吃。
5.是鱼内脏清洗加盐封装、日晒。
脑补一下,大致相当于臭鳜鱼肚子里的那些东西,我确实是没敢用过。。。
周朝据记载还会使用蚂蚁卵做酱,相当名贵:

图片

至今墨西哥人还会把蚂蚁卵卷在玉米饼里吃,据说是酸味的,极其鲜美。
不过那时候钟鸣鼎食,还是挺有乐趣的。
再者说,从人对好吃的认知来说,那时候幸福感也很高,如同老一辈爱吃高糖高油的零食一般。
纵观春秋战国时各种青铜食器和酒器,小国往往极其精美繁复,而秦国是七国里面青铜器长得最糙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