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养生693品典缉

 接缘堂_廣和 2024-06-19 发布于四川

夏至养生693品典缉

作者北京齐结存

夏至至,正式进入盛夏时节。夏至养生应遵循“三避”“九忌”“六宜”,使身体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

悉六宜。即是:

一一宜晚睡早起:《黄帝内经》这么言:“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夏至时节,昼最长而夜最短,阳气极盛而阴气极衰。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入睡,以弥补阴气的不足;宜早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

一一宜多食酸咸:《黄帝内经》有言之:“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至为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制肺金。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饮食宜多食酸味。如小豆、桃李,又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同时夏季饮食多食些咸味,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

一一宜吃面条:夏至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而关于夏至吃面的民间谚语,最出名的当数那句,“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就在北半球,这也意味着,夏至过后,白昼的长度将一天天缩短。老祖宗认为,夏至这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而传统食物里,面条属于比较长的食物,因此,在夏至吃面,有将白天吃“短”的寓意,也象征着一个自然转换的节点。夏至过后,马上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因此,夏至吃面,又叫“入伏面”。不同地方,吃的面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像北方人比较偏爱炸酱面、打卤面等口味较重的面条,南方则更偏爱三鲜面、阳春面带面汤的、口味轻的面条。

一一宜吃馄饨:馄饨一吃,不长痱子 。 民间谚语述之。其实,除了吃面外,夏至这天,在江南一带,人们还有吃馄饨的习俗。馄饨是咱们中国的民间传统美食,清水和面做成薄面皮,再放入不同的馅料,下锅煮熟,再辅以汤共食,可以说是开胃又饱腹。老祖宗认为,夏至到了,天气将越来越热,人容易没胃口。馄饨的口味偏清淡,喝一口汤,吃一口馄饨,可以消暑解腻,还能帮助开开胃。此外,馄饨音似“混沌”,因此,吃馄饨还有打破混沌之意,寓意吃了会变聪明。炎炎夏日,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果子熟了,江河满了,动植物都活跃起来,炙热的阳光散发着充满生命力的气息。同时,炎热的天气也在考验着我们的身体,出汗多,精神乏,懒洋洋的不想动,为了身体的健康,饮食上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应季而食才能更健康。

一一宜选食六宝:老话说“天热吃6宝,一夏无烦恼。”那么夏天吃的这“6宝”是什么?她们是苦瓜,西瓜,冬瓜,丝瓜,鸭肉及西红柿。其特性如一,且适应伏暑食用,且大有卑益。

一一宜情志疏泄:夏至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节气。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心静则身安,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一定要把自己的郁滞散发出去,让情志得到疏泄。只有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如果在夏天疏泄得不够,到秋冬季节想进补也无计可施。

悉九忌。即是:

一一食忌大热,诱发心病:《黄帝内经》里有云:凡是心脏有病,愈于长夏。如果不注意饮食养生,就很容易诱发心病旧疾。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夏季“防火”尤为重要。古人云:“火曰炎上”。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食物,五行都属火。夏至时节,尤其要注意家中。应禁忌热性的食物,日常穿着也不要太厚。

一一动忌大汗,徒耗阴气:中医历来是这么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夏季运动过量、出汗过多,就会损伤人体。过度出汗还会造成脱水、中暑等症状。严重者,病邪透过出汗扩张的毛孔趁虚而入,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一卧忌贪凉,百病损伤:人体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寒气侵袭。《琐碎录》中说:“卧不可当风。背受风则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夏不当风及坐卧露下。”炎热的季节,最忌讳睡觉时贪凉。睡梦中受寒,结果就是腹痛便稀,或者是浑身骨节、肌肉酸楚。对身体损伤是严重的,故避风而睡。

一一行忌同房:有句老话叫做“到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说的就是到了夏至节气这天,老祖宗认为不要进行房事。夏至这天,阳气达到顶点,人体的阳气也比较旺盛,同房会导致身体过度消耗阳气,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礼记·月令》记载:“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戒斋,处必掩身,毋噪,止声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说的就是夏至日阴阳相争,万物消长之势已定,我们不要裸露,不要沉溺于声色,饮食要清淡,保持平和的心态,尽量保持清心寡欲。今年夏至不一般,夏至后紧邻端午节,端午节这天是“恶月恶日”,在古代有不搬家、不建房、不嫁娶的说法,为了图个平安,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老传统我们不妨遵守一下。

一一冠忌理发:在《清嘉录》中有记载:“夏至日,慎起居,淡饮食,忌剃头”,说的就是夏至这天要晚睡早起,宜清淡饮食,忌讳理发。古人认为,人体的阳气在夏至达到顶峰,头发被视为人体的一部分,同时头发也被视为人体与外界能量的连接点,这天忌讳理发的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身体气场的稳定。这虽然看起来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夏至这天磁场不稳定,为了顺应自然界阳盛阴的变化,这天忌讳理发,如果想要理发,那么我们也可以选择在其它时间

一一身忌坐门槛:民间有句老话:“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因为古人看来,五月为恶月,气候炎热,湿气浊重。 且以前门槛多为木制,露打雨淋,气温一高,潮气散发。 夏至这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让坐门槛”的忌讳。 以防其中的暑气和湿气侵入体内,诱发关节炎、风湿等疾病。

一一天忌不下雨

老话这么说“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说的就是夏至这天如果不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生产经验,则预示着往后一段时间的雨水都会非常少,很容易引发干旱。夏至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间段,如果夏至期间干旱少雨,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正如农谚说“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这句农谚形象的说明夏至这天下雨比黄金还珍贵。夏至节气农作物生长速度很快,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大,稻谷需要足水抽穗,下雨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一一侯忌打雷:俗话说:“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对流强盛,容易形成雷阵雨。 而在旧时,人们最期盼的就是夏至时不打雷、下雨。 因为如果打雷下雨,引起干旱和伏热,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即便人们不再完全依靠天时吃饭,但风调雨顺仍是所有人期盼。

一一植忌割草动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到了夏至,天气炎热,阳气最盛,地表热量渐达高峰。 不割草不动土,是为了避免因土地散发的积热而中暑高烧。 同时,无论过度劳动还是运动,出汗太多,都会损伤津液,危害健康。 烈日当空,应尽减少外出和地面直接接触,谨防中暑伤身体。

悉 三避。即是:

一一避 暑 :《黄帝内经》有言:“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夏至时节,天地之气化而为,对人体损伤极大。应当采取一定的避暑措施:首先,不能长期在露天地曝晒;不能过度地劳动,应适当地纳凉。纳凉之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纳凉时间不宜过长。其次,因火暑之性开泄,人体出汗较多,体液损失严重。故应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经常服用防暑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绿茶等等。应注意,冷饮不宜过度,否则宜患肠胃病变。

一一避 湿 :《黄帝内经》有言之:“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夏至时节,也是湿土当令之时。天气多阴雨绵绵,应保持室内干燥,降低室内的湿度;饮食上可多食一些辛辣之品,如大葱、辣椒、绿豆、黄黍、鸡肉、桃等等。此外,湿气通于脾,此时易脾虚。用白术、山药、薏苡仁熬粥,或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炖肉服有健脾开胃功效。

一一避 寒:《黄帝内经》有言:“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反而更容易受寒气侵袭,损伤心脏。饮食方面不可贪凉,睡觉时空调别开太低。天气炎热时,不要人为打破自然规律是养生之道。

人夏,夏至,伏暑生活养生是益中之益,弄的好通过夏日生活养生可医病。否则,则不堪想象。由此说来,夏生活要应夏适之,生活养生能益大宜,能忌大忌,能避大避,在守宜避忌中好好生活好养好生,以吻健康长寿,拥抱寿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