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全诗赏析

 新用户2830kzGu 2024-06-19 发布于湖南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出自唐代李适之的《罢相作

译文辞去相位,让给有才能的贤士,爱酒如命正好开怀畅饮。

注释避贤:避位让贤,辞去相位给贤者担任。罢相:罢免宰相官职。乐圣:指爱好喝酒。且:尚且,还。衔杯:口含酒杯,指饮酒。

赏析诗人设遁辞,用隐喻,曲折表达,“乐圣”是双关语,“圣”即圣人,这里兼用两个代称,一是唐人称皇帝为“圣人”,二是沿用曹操的臣僚的隐语,称清酒为“圣人”,诗人把惧奸说成“避贤”,误国说成“乐圣”,反话正说,曲折双关,可见诗人有难言的苦衷。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李适之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辞去相位,让给有才能的贤士,爱酒如命正好开怀畅饮。
试问过去常来我家做客的人,今天会有几个还肯前来?

注释
罢相:罢免宰相官职。
避贤:避位让贤,辞去相位给贤者担任。李适之天宝元年任左相,后遭李林甫算计,失去相位。
乐圣:指爱

创作背景

  李适之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至公元746年(五载)担任左相。当他的友好韦坚等先后被李林甫诬陷构罪,他就“俱自不安,求为散职”。而在天宝五载,当他获准免去左相职务,改任清要的太子少保时,写下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反语、俚语和双关语,描写了自己罢相之后的感受,深刻地讽刺了奸臣弄权和小人谄媚的官场状况。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两句是说自己的相职一罢免,皇帝乐意我给贤者让了路,我也乐意自己尽可喝酒了,公私两便,君臣皆乐,值得庆贺,那就举杯吧。“避贤”是成语,意思是给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