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肢麻木怎么半?一个方子从根治愈!

 音圆 2024-06-20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图片

文/杏林明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我们当地有位老中医,行医数十载,大半辈子都在为乡亲们解除病痛。

有位老爷子,手指麻木已经有五六年之久了,起初一直不为所动,最近一段时间越发觉得这手指像木头一样厚重,又好似有万千蚂蚁游行其上,拿筷子筷子会掉落,拿杯子杯子会掉落。不得已在家人的陪同下敲开了老中医的门。

老中医把完脉,问,四肢麻木怎么治?

小药工一边抄方子,一边说,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是张仲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思路。

老中医摇摇头,你只说对了一半,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寻常麻木可以,治疗起陈年老病必须要用到十味药,你且记下来,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桂枝、白芍、乌梢蛇、鸡血藤、甘草。

这就是中医界鼎鼎有名的血痹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乌梢蛇10克,鸡血藤15克,甘草6克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方子呢?

第一梯队:黄芪、党参、白术、甘草。

这四味药是李东垣常用的大补脾胃的一个常用组合,你看《脾胃论》里面就有很多这个配伍,可以看做是四君子汤的变方。

我们常说:“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其实临床上我们是很难把“麻”和“木”完全区分开的,往往麻木并存。所以,不管是“麻”还是“木”,根本上还是一个气虚不足的问题。

气血不足的时候,人体首先要保护重要的脏器的生存,比如心、脑、肾,而肢体末端在得不到气血濡养的前提下,出现麻木、发凉感觉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就选择了大队的补气健脾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来健脾补气,因为脾胃虚弱,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本源啊。

第二梯队:当归、白芍、川芎

这个梯队就是四物汤少了熟地,来补血养虚、化瘀。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素有“科养血第一方”、“调理一切血证”之称。

这两个梯队便帮你把气补足了,把血补足了,把气血生化之源也养起来了,气血足,百病除,气血不足的人呢,就像摇摇欲坠的茅草屋,那窗户的风都来欺负你,让你直打哆嗦。

气血不足就是本病的病根,所谓打蛇打七寸,大补气血,直达病根。

第三梯队:鸡血藤、乌梢蛇、桂枝

这三味药是通经络的,为什么酸麻疼痛要通经络,这就好比一个地方爆发了泥石流,想要把物资送达,必须得先恢复交通。也就是说除了补的思路要用上,还要想办法让它流通起来。

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藤类药最善于向四周攀爬,攻城掠地,迅猛无比,所以它有通经络的作用,而且它疏通血脉之中还带补血。《饮片新参》记载鸡血藤:“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风血痹症。”

总之一句话,鸡血藤能通能补,很难找到比这个药还好的。 

乌梢蛇,凡蛇虫类,上蹿下达,无所不能,普通的草木它只长在表皮,蛇虫呢,可以钻到土壤里去,钻到草丛里去,钻到石头缝里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这样的气势,什么样的阻滞破不开?

因此乌梢蛇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常用于风湿痹证及中风半身不遂,麻木拘挛等症。《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再有就是桂枝,《素问·调经论》载:“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桂枝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温,能够温通经脉,促进气血周流。

血痹汤是中医祛除麻木的“杀手锏”,当然,如果你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建议先试试黄芪桂枝五物汤,养其真,顺其性,身体自会慢慢协调起来。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人看到图片图片



RECOMM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